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抗战时期诸种民族精神诉求中,新儒家无疑是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这与中华民族当时面临的危局有关,也与新儒家为这种精神诉求提供了相对严谨的哲学论述有关.现代新儒家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形成重要影响.探讨这一哲学思潮对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贡献,对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首先向参加陈来学术论著及出版座谈会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我觉得大家来参加这个会也反映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是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代表清华大学感谢大家.下面我讲三点意思: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于幼军同志的新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 ,是一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际 ,具有宏阔的理论视野 ,富于创新意义的文化专著。这部著作的优点甚多 ,学术界已经作了相当的分析和高度的肯定。我这里要指出的是该书的两个显著长处 :一是科学地提出了关于选择判断文化价值的六条标准 ,二是阐发了我国现阶段需要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作者在贯穿全书的研究中 ,始终坚持把历史观与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 ,并且将其化为易于把握和操作的具体标准 ,从而提出了关于文化选择和取舍的六条标准 ,即 :第一 ,是…  相似文献   

5.
略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秀军 《河北学刊》2005,25(5):74-79
传统儒学理论、礼法制度与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影响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重要因子。近代以来,儒学理论的衰落、礼法制度的崩溃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解体,分别从理论、制度与日常生活实践三个层面预示着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现代转型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结合古今历史事实尤其是当代老舍、陈祖芬等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论述了屈原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密切关系,说明屈原在继承刚健自强这一源于孔子的核心民族精神的同时,又着重在爱国与重德这两个层面上的有所补充和发展。因此,屈原及其作品,不仅对中国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而且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发展的基本过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号召。从此,中国的历史出现了一个伟大的转折,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的这十多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  相似文献   

8.
从“中华世纪坛”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清华大学校训 ,深入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哲学意义 ,对进一步明确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及其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必要性很有帮助。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大学生如何做人 ,其次是解决如何治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崇仁重义的仁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的精神体系,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异质性的冲突,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精神.历史经验表明,抛弃传统精神等于割断了历史的"脉搏",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下降、民族凝聚力减弱,引起社会的信仰危机.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扎根于民族传统精神,实现传统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和转型的枢纽,奠定了今天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精神既是贯穿于民族发展中的一种带持久性、长期性的精神,有较稳固的内容和结构;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形态。空前规模、空前惨烈、空前胜利的抗日战争,必然呼唤、孕育和提升着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创造性转化的枢纽;而空前复苏和觉醒的民族精神,又成为抗日战争中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文章分两部分:一、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地位,决定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的历史契机和枢纽;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民族精神的论述,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今天党对中华民族精神概括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马胜凯  陈阳春 《理论界》2010,(1):175-176
中国古代士人是当时的社会知识群体,士人精神对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青年是现代社会的青春力量,其人格特质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甚至会左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趋向,因此,现代青年的人格构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正是试图从中国古代士人精神中找寻对现代青年人格构建有益的因素,搭建二者的联系,更好地构建青年人格,使现代青年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形成自己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全国各族人民决心振兴中华的历史新时期内,我们应当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教育,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感,将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一民族精神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它既是一个历史传统的沉积,也是优秀文化的精华,又通过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可以概括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植根于中国这一片桑麻热土和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具有经久不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纵观世界各个文化系统的发展道路,有的民族文化,古代辉煌灿烂,后来消沉;有的民族近代显赫飞扬,古代则渺茫无考;也有的民族虽曾经建立起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相似文献   

13.
所谓精神,属意识范畴,与形体和物质相对而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一个民族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内在的、独到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的脊梁,正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我们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就是考察这个群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凝聚而成的民族信仰、意识、心理机制以及性格特质,涵摄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以此来发扬光大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使其以崭新的姿态巍然矗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抓住契机,迎接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审美现代性的建构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他们不再是政治的依附体,而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和阐释者。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这种重新定位,正是融合中国传统社会君子人格的社会政治责任感与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独立批判双重品性的中国现代市民精神。对于仍处于现代社会建构中的当代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君子人格的现代转型仍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社会学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6.
论井冈山精神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井冈山精神6句话24个字的科学内涵里尽管没有“自强不息”这四个字,但每句话都包含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井冈山精神与中国优秀人文精神有着深厚的人文渊源关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继承性特点,还具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们都会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得以发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又赋予其崭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的文明,原因之一是维系中华文明的中华民族精神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其价值始终坚持两个向度的统一,即坚持有利于整体的生存发展与有利于个体的发展的统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继续坚持中华民族精神整体性和个体性价值两个向度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需要继续坚持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两个向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嬗变开始于 1 9世纪中叶。在中西文化大规模的接触中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的文化选择 ,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题 ,并把爱国主义传统提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正是这种民族精神所迸发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动能 ,推动了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也在抗战的烈火中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建构的雄厚的人文基础上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明确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新启蒙运动 ,促成了全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 ;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因其融入了人民性的内容而以社会主义为前途和发展目标。八年抗战开辟了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和丰厚的理论内涵。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是构建民族新精神、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品格和时代风貌的需要。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整体利益,齐心合力地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现代人格铸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起步不久,但与此相联的人的现代化问题愈益突出。而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格现代化,则直接表征着现代化的特点与进程。尤其在新世纪行将到来之际,摒弃或扬弃旧人格,建构或铸塑新人格,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性。      一什么是人格?尽管不同的学科对此有不同的界说,但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概括,人格就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和品格。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