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文学倾向性的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关于文学倾向性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和玛·哈克纳斯的信中曾指出:“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塌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地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对于恩格斯这些为人们所熟知并经常引用的观点,应如何正确理解?周忠厚、蒋荫安同志在《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文学倾向性的论述》(以下简称《论述》)一文中,就其“是否揭示了文艺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恩格斯的观点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见解固然不乏精到之处,但有些似还可商榷。现略陈管  相似文献   

2.
王路的《“辩证逻辑”的历史与未来》一文有种种不妥之处 :“一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是 :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辩证法。”为了使之与辩证 (思惟 )数理逻辑相区别 ,可称之为“普通 (思惟 )数理逻辑” ;恩格斯所谓的“辩证逻辑”只是“对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讲述的东西的一种称谓 ,而不是恩格斯对逻辑这门科学本身的看法” ;恩格斯所谓的“辩证逻辑”“只是一种随机性的表述方式” ,“是恩格斯在写札记和笔记时一个即兴的、临时性的用语 ,因此并不是他的一个正式的学术用语。”我们对这一质问的回答是 :认真地读一下恩格斯的这段话就会知道 ,恩格斯在这段话中所以使用“辩证法”而未能使用“辩证逻辑” ,乃是由于在这里只能使用“辩证法” ,不能使用“辩证逻辑” ,如果使用“辩证逻辑” ,就会形成显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六册《太阳的光辉》一文引《论语·子张》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亻币)之.”江苏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学习手册》解释:“过,名词,过错.”这是可研究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比喻词“如”把本体“君子之过”和喻体“日月之食”联系起来,这就决定了“君子之过”与“日月之食”之间存在着可比性,喻体“日月之食”意即“日月被蚀”,陈述的是事;本体“君子之过”陈述的也应是事,意应为:“君子错”,或“君子有错误”,“君子犯错误”等.不难看出,这里的“过”具有“动词”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夫子何命焉为这句出自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上的《公输》。课本是这样注的:(有)什么见教呢?“何……焉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焉”和“为”合用,表示疑为语气。按照这个注释看来,“焉”和“为”都是疑问语气词。我们知道古书上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不少,但“焉为”合用确实难见。愚意认为这里的“焉”不是疑问语气词,而是代词。杨树达《词诠》“焉”字下第一条解释说:“指示代名词,用与‘之’同。”。《辞海》“焉”的第二个意义也说“犹言‘之’”。“何命焉为”的“焉”正  相似文献   

5.
(一)古神话里描写的“共工” 古神话描写“共工”故事的主要有下列两条:《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以东南倾?”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颂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二)史书记载的“共工” 史载“共工”的事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帝曰:畴咨若于采。騹兜曰:  相似文献   

6.
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第838页释“昭然若揭”如下: 昭然:明白的样子;揭:担。《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挐,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揭焉”。(辨误)“揭”不能解作“揭开”。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十分重视马克思制定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他在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指出:“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这个辩证的逻辑方法,马克思本人称之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同上书第103页),有时又称为: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415页)。这种逻辑方法是以宏大的历史观为基础、为“着手之点”的,恩格思说:“实际上,这个方法无非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人民教育版《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教师用书》)提点不同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1、学习与思考 上册第8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则,选自《论语·为政篇》第15则.《教师用书》译为“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杨伯峻《论语译注》也以“读书”来解释“学”。这似乎不够周全。“学”的本义是“效仿”、“效法”,所以宋人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毛晃父子也说“传教受业曰学”。《论语》中的子张“学干禄”(《为政篇》),樊迟“学禄”、“学为圃”(《子路篇》),俱属这一类用法。勇毅粗豪的子路甚至断然宣称:“有民人焉,有礼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先进篇》)大致说来,全书60多处“学”字,不管带不带宾语,都不单单专指“读书”。《教师用书》说这一则语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概括确当。不思之学,往往停留在技能的层面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必陷于迷茫,不学之思,脱离了具体的学习和操作,徒然苦思冥想,即使疲倦至极也不得有豁然开朗之境界。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称文学是“人学”,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文学反映的对象主要是人以及人的生活和斗争。所以,努力塑造深刻动人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就成为文学创作(主要指小说、戏剧等再现生活的艺术)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典型?恩格斯在一八八五年《致敏·考茨基》的一封信中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53页)这里,恩格斯借用黑格尔关于“这个”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地指明了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它是典型化了的个性,又是个性化了的典型,是典型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特别是在马克思逝世后,他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说过:“要了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有什么贡献,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活动对现代工人运动发展的意义”。(《列宁全集》第2卷,第1页)恩格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应当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同马克思一起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后,他又在不同的革命发展阶段中,捍卫和发展了这个理论,并且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指出了根本道路,明确了必要的胜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李秀成曾经作出种种评论。有人说《李秀成自述》“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焉!”(梁启超:《中国四十年大事记》)有人为他的牺牲发出了“英雄碧血洒黄沙”(郭沫若:《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序》)的慨叹。有人肯定他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和高度的勇敢”(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150页)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和玛·哈克纳斯的信里,对文学创作的倾向性问题发表了这样的意见:“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恩格斯的观点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否揭示了文艺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恩格斯的观点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武侠小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这就是“侠”。侠多凭武技主持公道,故《韩非子·五巍》云:“侠以武犯禁”。“小说”一词按《汉书·艺文志》所云,即“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合而言之: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即为“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1859年5月18日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您的《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人们对以上用分号分开的这句话的理解,往往大不相同。有的同志认为,“所谓在正路上”,是恩格斯“委婉客气的外交词令”,并不是恩格斯对悲剧《济金根》的正式评价;有的同志根据“完全是在正路上”这一句话,便断言恩格斯对悲剧《济金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持赞赏的态度。我觉得,这些理解都不符合实际。 不错,恩格斯的信写得比较委婉,当他看到拉萨尔的创作有可取之点时,就予以誉扬,  相似文献   

15.
《关雎》: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说:“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册,第229页)打开《诗经》,第一首诗就是爱情诗歌《关睢》,它以明朗、清新的格调,显示了特有的艺术风采。然而,关于诗的主旨,历来却解说纷纭。《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后妃之德"。《鲁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大段地摘引了黑格尔关于事物“自己运动”的论述。黑格尔指出:“……矛盾却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哲学笔记》第145页)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做到了这一点。”((列宁:《哲学笔记》第147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1页说:“火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解放的一个巨大推动力,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思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26页。)《中国原始社会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说:“火的使用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用火一事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112页。)《简明中国历史图册》(1)《原始社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27页说:“火的应用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恩格斯指出:用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恩格斯:《反杜林论》)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致敏·考茨基》)在这里,他揭示了文学作品创造典型人物的一条根本规律,即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人物的共性是通过活生生的“这一个”来反映出来的。作家创造人物形象,往往是先选取一个性格特征比较突出的真人作为“模特儿”,然后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出关>的关》)。通讯不是文学作品,它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在人物描写上没有文学作品那样“自由”,但也必须写出“这一个”来。因为只有写出“这一个”,才能使通讯入耳入目入脑入心,通过“这一个”活生生的事迹来感染读者和听众,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或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早在1844年《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时,就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著名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群众创造力和群众主动性、是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重视的。列宁也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全集》第26卷第269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系统而灵活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之中,从而  相似文献   

20.
提起细节描写,自然会想起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62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