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凡 《经营与管理》2014,(10):29-32
正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进展如何?未来企业国际化的趋势如何?企业跨国经营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国际化也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主题。中国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扩大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1999年初,中央适时地提出了"走出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正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研究中心、采购中心,外国企业在中国的采购额已占其全球采购额的50%,实施全球采购已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3.
资讯     
经济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遭剽窃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正成为商标侵权行为的受害者。相对于外国企业在中国经常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一动态令人意外。准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世界越变越小,市场越来越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加速发展,全球的贸易、金融、投资等经济要素日益融合,面对新的竞争条件,中国企业必须重新定位,分析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结合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更具潜力的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那么跨国经营都有哪些成功的模式呢?  相似文献   

5.
用制度管人     
<正>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国际化接轨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需要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中国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运作水平的企业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摆在中国企业各个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依据中国成功企业的经验不难发现,管理者只有摒弃人治思想,把规范化的制度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依靠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使企业与国际接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转向欧洲,从"蛇吞象"转向"吃小鱼"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有许多方面需要辩证思考。面对更加竞争激烈的开放的市场,品牌制胜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市场打拼中不断接受、形成和实践的发展理念。但放眼更为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纵观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许多方面需要辩证思考。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措施变通,但更要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 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时间不长的中国企业来说,实施品牌战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实现一些变通,象贴牌互置,品牌打工,收购品牌、借牌等,均无可厚非,象格兰  相似文献   

8.
经济     
《领导文萃》2009,(12):6-7
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遭剽窃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正成为商标侵权行为的受害者。相对于外国企业在中国经常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一动态令人意外。准备向海外扩张的每一家大型或知名中国企业都面对这样的风险.即自己的商标在海外市场被人抢注。一名欧洲商标专家在北京表示,这种侵权行为以往大多局限于针对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中国政府正鼓励企业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在海外保护商标,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网络经济时代已经走近我们的企业,运用Internet进行的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是新千年的新经济方式,正在引发全球经济的一次革命。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当前,我国企业加入网络经济,进行电子商务经营活动已成时尚,势头迅猛。据国际数据公司预计,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今年将达4200万美元,到2003年将高达40亿美元。然而,加快企业发展网络经济,尽快融入国际化经营,还存在许多亟待重视的问题,需要企业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1日,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经济也正式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中国企业从此也面临了各国企业强而有力的竞争冲击。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而有效地提高竞争力而屹立于全球市场中呢?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应具备哪些条件呢?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中国“入世”的步伐逐步加快,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员,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但国内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国际经营人才的匮乏。 一、国际经营人员的选择标准。 由于国际经营在环境、对象、技术复杂程度等各方面与国内市场有很大差异,又由于各类国际经营存在规模大小不一样,经营专业不一样,东道国家不尽相同等因素,选择国际经营人员的标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共计1063亿美元,年均增长44%。普华永道披露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知识资产将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产,企业经营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现代企业只有实施知识管理,进行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才能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传播、共享与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自身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4.
刘巳洋 《经理人》2012,(4):60-60
自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并购欧洲中小企业成为了一股潮流;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也逐渐转移到“拓展全球市场”当中来。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目的多为“规避市场进入壁垒”、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区域市场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运作经验等方面的迅速提升,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放弃了“蛇吞象”式的高风险并购,逐渐转为“吃小鱼”,将并购目标转换为中小型的专业化并运营良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王东波 《经营管理者》2012,(9X):342-342
<正>创新民族的灵魂,建设企业创新文化是时代精神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在市场经济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生中国特色主义经济,还需要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盈利。盈利是企业发展的目的,也是企业经营的经济支柱,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企业的盈利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企业的发展在艰难的困境中缓慢的进行,尤其是油田企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都在不断的加剧,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有效的实施盈利性增长战略,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工业企业营利性增长战略的有效实施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民营经济已达20万亿左右的规模,并开始进入能源、矿产、公用事业等一些以往的民营经济“禁地”。对于市场,它们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产权天然明晰的它们,也没有国有企业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问题,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 WTO,民营企业的市场将更加广阔,它们成为了普遍被看好的经济力量。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企业内  相似文献   

18.
<正>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政治由二极向多极发展。与此相适应,在经济领域里也是群雄并起。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竞争的排头兵。随着亚洲“四小龙”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崛起,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开始问鼎国际市场。传统的垄断企业集团受到这股新兴力量的强有力挑战,再加上来自他们国内中小企业的冲击。已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对手蚕食。 随着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已不能满足需要,而是向纵深发展,从服务,顾客享受等各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较量。到下世纪初,这些软件方面的竞争将成为企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平安、IBM、诺基亚、惠普、招商银行、万科等13家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中外知名企业郑重承诺:以企业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经济结构中,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责任的失落已成为社会惯性:有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疯狂压榨劳动力成本,用最低工资水平对员工薪酬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济理念、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企业如果想要在经济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且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就必须依赖先进的经济管理。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成为国内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现有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