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嘎拉哈”释名东北的满族人,在春节期间有玩“嘎拉哈”的风俗。“嘎拉哈”又称“噶什哈”、“喀赤哈”,源于满语“嘎出哈”。《五体清文鉴》将“嘎拉哈”称作“背式骨”,列入“戏具类”中,《清文汇书》则称“嘎拉哈”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嘎拉哈”的学名称作“距骨”(Astragalus),是连接胫骨与蹠骨、即踝关节上的一块骨骼。“嘎拉哈”略呈长方形,有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三年在绥滨县黑龙江畔的中兴金墓中,出土了一件精致的飞天玉雕,系用寿山石透刻而成,呈长方形,高六点六厘米。玉雅中间有断裂痕迹,在断裂处用金丝加以固定,表明当时这是一件十分受人喜爱的珍贵艺术品。飞天玉雕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梵语称长生不死为仙。据《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经》)记载,仙有十种,即地行仙、  相似文献   

3.
金代象棋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内金代遗址中,出土和发现了铜象棋子。已见的金代棋子有大小二种,大的直径三点一公分,小的一点五五公分,恰是大的一半,比古代铜钱略厚。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棋子正面有楷书的汉字,背面又雕刻有图象。如绥滨县金代遗址中出土的“将”棋子,背面就有突起的武将形象。但见他身着战袍,威风凛凛,犹如在调兵遣将,颇有大将风度。阿城县金上京出土的“马”字棋,背面则雕有“马”的形象。还有的两面皆为楷书汉字或均为图象。如  相似文献   

4.
天长纪庄十九号汉墓,由于未出土印章等实物,无法明确墓主人的姓名与身份.《发掘简报》推测墓主人为出土书牍中大量出现的收信人谢孟,是东阳县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吏.然而,纪庄出土的书信牍有多个收信人,这些收信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同收信人的信会同时出现在此墓中,书牍中均无明确信息.本文对书牍中的收、发信人及其称谓进行考察,认为谢孟的“孟”为表字.“卿”、“卿主”均为尊称.写信人称收信人为“卿”者,地位较之称字者要低,或为晚辈;称字者,或地位较高,或年龄为长,或为平辈.结合26号和27号木牍的内容,笔者认为谢孟名高子,曾为东阳尉,其弟名谢贶.另对谢孟与墓主人的关系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0,(4)
最近,作者在集安市郊上活龙村进行文物遗迹踏查时,新发现一处古墓群。该墓群分为东西两个墓区,共有古墓葬23座,年代为高句丽时期。墓葬皆属于积石墓类。在23座墓葬中,有坛积石石圹墓20座,其中串墓6座;阶坛积石石圹墓2座;阶坛积石圹室墓1座。这次新发现的墓群与1982年5月发掘的上、下活龙墓群的48座墓相比,类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郊区发现的‘使司’款金代银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银锭在我省发现不多,阿城县曾出土过四枚。一九七八年春,于哈尔滨市西南郊约四十里处的正红四屯又发现一枚银锭,形制同于前者,外观呈砝码形,束腰,边缘四周为水波纹。银锭长十四厘米,锭首宽八点五厘米,腰宽五点五厘米,厚二点五厘米。银锭上刻有“伍拾两”“行人唐公原”“□□称”的錾文,并加盖上“使司”“赵思义”及“?、?、?”等戳记符号。带有“使司”款的银锭,一九七四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三十一枚金代银锭中,计有九枚,其中二枚也带“行人唐公原”、“唐公原”的錾文。可见,哈尔滨市郊区出土的这枚“使司”银锭,当为金代无疑。金代官署在铸造银锭时,为确保铸造质量、重量、成色等、在银锭上还錾出有关行人、称子的姓名和金银铺行的名称,这枚“使司”银锭上刻的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绥滨县先后清理了几批金代墓群,出土了一些精美的小型玉雕饰件。这些作品系用岫岩玉、墨玉以及其它软石类材料雕刻成的。从雕琢技术上看,古代巧匠既继承了唐、宋以来玉雕的工艺传统,又柔和了北方女真民族的工艺特点和民族风格,把二者结合起来,浑然成一体,十分新颖别致,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武威汉简本《仪礼》与“十三经”本《仪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汉简本《仪礼》与“十三经”本《仪礼》比较研究王锷1959年7月,甘肃省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出土了比较完整的9篇《仪礼》竹木简,共计有469枚,27298字,经整理,分为甲、乙、丙三本。这是自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魏冢出土竹书以后,我国历史上第二...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中东铁路沿线就有大批俄国工人及布尔什维克在活动,因此,这里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黑龙江人民的觉醒,首先是较早地受到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黑龙江活动的影响。当时的《滨江日报》记载:“莫斯科共产党宣传学校女子部毕业生22人经赤塔来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又如1905年12月8日,中东铁路工人在哈埠俄国布尔什维克秘密组织领导下,实行了全线大罢工,从而激发了中国工人的革命热情,提高了阶级觉悟。从《远东报》记载中也反映出俄国布尔什维克(被称为多数党)在黑龙江的活动是很频繁的。该报说:“拉哈苏消息:自8月1日起多数党在黑龙江异常活动,3号由布埠派往什洛嘎轮船3只,满载红旗队防守拉哈苏与阿穆尔防军对峙”。中东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在伊春市大丰区横山屯发现一块金牌,出土时完好无缺并包以丝绸和金箔,后被人切成三块,其中二块已收存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从现存残牌及发现者提供的情况看,金牌长方形,四角抹圆,长13.9厘米,重百余克,刻有契丹文“  ”二字(见照片)。  关于此牌断代,1979年出版的《黑龙江古代文物》说:“它和河北承德发现的金、银契丹文符牌是完全一致的”,“初步判定它是辽代符牌”。《奋斗》杂志1979年第11期《辽金元对黑龙江的统治》一文,说它是“契丹使臣(银牌天使)往来于鹰路上所携带的凭证”。《中国通史》(1979年版)第六册第二十九页标注承德…  相似文献   

11.
公元十世纪初,唐王朝在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下崩溃后,整个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争斗,最后宋朝起而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北方则先后为辽、金两朝所统治。贝加尔湖的大部分地区和黑龙江流域于是先后成为我国辽、金两朝的辖域。辽王朝是以我国契丹族为统治民族的王朝,因而又号“契丹王朝”。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对于我国北方进一步的开发,有较大的贡献。它把长城以北各族更紧密地同华北和中原联成一体。史载“契丹本东胡种”,“与库莫奚异种而同类”,“至元魏自号契丹”,原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流域。南北朝时,各部即以  相似文献   

12.
本篇是作者继“说龍”(刊美国纽约《中报》1985年5月)、“再说龍觚”(刊美国纽约《中报》1985年10月)之后的第三篇考证文字。它是以马列主义“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为指导,不是从古之“定义”出发,不是以《易经·(?)辞》以伏犠氏为“三皇”之一的“定义”出发,而是从梁武帝的伏犧氏与女娲两人首龍尾相交的石雕图像的“实际”出发,以晋《帝王世纪》所载夏禹“纳塗山女,曰女娲”为论证,提出伏犠氏即周室为了颂祖而神化了的夏禹的论断,并引“龍觚”一字标氏金文的考证及战国墓出土的漆盘上绘的龍型(“足”非爪而为“两匕首”)为证,也说明龍族(足)源于夏禹、后稷。并分析了七十年代殷墟“司母辛”(旧称“妇好”)基出土、注有“阜子(夷)”氏的“比”(两吏女跪侍形)字图铭,并以《颜氏家训》所记古汉碑之“伏”、“虙”两声相通为印证,作出了在古史学领域里一种科学的创新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0,(5)
1971年西夏王陵101号墓出土的鎏金铜牛和石马,是西夏文物最突出的代表。根据墓葬形制,可以确定是党项族传统的墓葬方式。通过与汉代、唐代墓葬中铜牛、铁牛的比较发现,铜牛石马采取的是屈肢葬,也就是跪态,规格很高,但与礼制没有关系,实属罕见,表明生者对死者的态度非常恶劣,具有明显的厌胜功能。青牛白马是契丹人的标志和祖先神相,文物体现了党项人和契丹人的交恶情绪。辽代有三位公主嫁给党项,只有李元昊时代关系敌对,公主亦遭迫害致死,因此,101号陪葬墓主人就是此时的契丹兴平公主。  相似文献   

14.
谷雨 《今日辽宁》2006,(4):42-49
在中国,只要提到玛瑙和玛瑙雕刻,人们总会将其与一座城市相联系,那就是阜新。阜新素有“玛瑙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玛瑙原料产地和加工基地,深藏地下8000年之久的“世界第一玉”在这里发掘出土。阜新先民在这片高天厚土上写下了辉煌的历史,还为开采加工大自然恩赐的地下宝藏——玛瑙,留下了精深久远的中华古玉文明。  相似文献   

15.
巴彦县出土锯齿形骨器刘展,阎志林1994年春,黑龙江省巴彦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在巴彦县松花江乡“王八脖子山”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枚锯齿形骨器。这枚骨器长6.3厘米、宽2.2厘米、厚1.5厘米,其中柄长3厘米、宽1.7厘米,双面呈锯齿形...  相似文献   

16.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青铜剑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全长55.6厘米,身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格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有美丽的花纹。剑身中脊起棱,饰有黑色的菱形花纹,锋锷弧线内收,呈两度弧曲。近格处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2日为浙南金钱会起义130周年。1861年8月,金钱会在赵起领导下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次年2月起义失败,余部与进入浙南的太平军并肩作战。图一为金钱会起义遗址平阳钱仓龙虎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二“义记金钱”,为金钱会的信钱。图三为金钱会起义的支持者、太平天国通天福白承恩墓和天福亭,  相似文献   

18.
印度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音乐。在哈拉帕和莫亨焦·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青铜舞女雕像,她的舞姿正表现了某种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一个男舞者石雕像,专家们认为这是舞圣湿婆的最早形象。在乐器方面,有一个脖子上挂着鼓的红陶塑像,还有两枚刻有鼓的图案的印章,还在壁画上发现了原始形态的维那和响板。此外,还有哨子、笛子等实物出土。吠陀时代,印度音乐有了明显的发展。《梨俱吠陀》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诗歌集,其中有些诗歌是印度上古居民的民歌。《梨俱吠陀》中还提到了一种娱乐性的集会叫“萨马那”  相似文献   

19.
解放以后,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不断发现金代的窖藏铜钱,仅见于报导的就有二十余处。这些窖藏分布范围广、出土铜钱数量多,是两个突出的特点。窖藏分布的范围,南起黄河两岸,北到黑龙江滨,在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均有所发现。窖藏铜钱的数量相当可观,一般都在三、五百斤以上,多者达数千斤,例如河南渑池县兰沟村一次出土窖藏铜钱两千余斤,河南邓县王砦村、陕西耀县城北两个地方,都一次出土窖藏铜钱三千余斤。(见表一) 这些窖藏铜钱的发现地点,南不过淮河,西不达宁夏,北至黑龙江流域,均在史书所记金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20.
今春以来,国内新闻界刮起了一股铜奔马的旋风。说是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一件稀世珍宝——铜奔马,不知它为何人所造?也不知墓主人是谁?这一困扰了历史、考古学界20多年的老问题,由董红、白明“两位年轻学者”找到了答案:铜奔马的设计师和监造者、雷台墓主人是东汉明帝水平九年(公元66年)任武威太守的张江。这条“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