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每一时代,爱国都有它特殊的具体内容,同样,每一个爱国者哪怕他们同处于一个时代,其爱国的方式和追求的内容也显示着不同的个性特质。作为现代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闻一多曾被朱自清先生誉为“唯一的爱国诗人”,现代史上和闻一多同样具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成千上万,爱国作家也很多,那么究竟是何种意义上闻一多受到如此推崇呢?这不能不归究于其爱国诗歌独树一帜的特质。闻一多曾经这样剖析他与郭沫若的不同:“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态度不同之处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之作者…  相似文献   

2.
在《女神》研究中,泛神论问题一直为人们所注意。目前,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郭沫若的泛神论是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温床,是革命力量的一股源泉,《女神》中处处跳动着泛神论的脉搏,“‘女神’其实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经学阐释在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囿于学科界限,其背后的整体精神内涵鲜有人探索。朱熹偏重义理实际与其天道性命心心相传的生命美学追求密不可分。朱熹以心统性情的哲学框架重新结构《诗经》阐释,辨析诗的抒情本质,突显"性情之正"的理想境界,表现出对和谐、审美的存在体验的重视和追求。除此之外,朱熹在《大学》修身工夫上追求"至善",在《中庸》阐释中强调以心传道、"至诚无息",其实也是诉诸生命之美,表达在天地人心的相通中传承生命之存在体验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李贺以其仙鬼题材的诗作闻名于世,并被认为是有唐一代最得屈原之风的诗人之一,原因在于他的诗在屈原浪漫想象的基础上增添了恢诡谲怪的色彩,从而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李贺仙鬼诗中的"女神"形象,与屈原辞中的"女神"形象亦存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并且反映两人生命意识的联系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宓妃是中国文学史上光彩照人的女神系列形象之一,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离骚》,在两汉辞赋中逐渐丰富,至中古时期发展成为极具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中古时期宓妃形象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神恋曲中风姿绰约的女神形象、世人钦慕的神仙形象、现实世界的美人形象。宓妃形象由神话趋于世俗,由单一趋于复杂的发展变化,与中古时期文人普遍对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的追求、对得道成仙的精神渴求和世俗享乐之风的盛行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以《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为代表的新诗集《女神》,在1921年带着宏伟的气魄、灿烂的形象、奔放的诗体独树在中国现代诗坛上,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新纪元。《女神》不仅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五四”新文学广泛吸收外国文学营养的洪流中,受到了惠特曼《草叶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将《女神》和《草叶集》这两部伟大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其中某些共同的与不同的特点,进而在新诗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上,总结一点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爱国诗人在《马关条约》割台以后以台湾沦亡为母题的诗歌创作,是一群中华赤子用血泪和生命谱写的民族正气之歌。它不仅表现了两岸诗人共具的深深的中华情结,强烈的祖国意识和悲壮的救亡情怀,记录了特定时期中华民族的一页痛史和两岸人民的心灵史,而且拉开了日据时期台湾文学悲壮的历史大幕,将中国近代爱国诗歌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并以其文学意义上的革新品格,有力推动了当时的诗界革命。发掘这一迄今鲜有所论的文学遗产,有着多方面的强烈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是"道"内化于万物之自然生命力.赤子即这一自然、原始生命力的形象体现.庄子进一步把生命划分为"形"与"神"两部分,属神于心,赋予心"虚通"、开放、灵动之性.藐姑射神人,既保有赤子般的生命活力,又体现出精神的灵动性,生动体现了老庄生命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孙伟民 《中文信息》2013,(8):160-160
卡夫卡的作品中存在着普遍的父亲形象,最能体现的是创作成熟的“三部曲”《司炉》《变形记》例决》,其中都赋予了“父亲即上帝”的内涵。随着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走向社会,相应的父亲的形象就演化为各种各样的绝对权威事物,这些作品中无不凝聚着卡夫卡对这个荒谬世界的深刻认识和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开一代诗风的《女神》,它的艺术成就是和它的思想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譬如,丰富奇妙的想象,豪迈奔放的风格,积极的浪漫气息,不拘一格的自由形式,特别是诗中所显示出来的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等等,都充分表现了《女神》的艺术特色。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文只准备就《女神》的浪漫主义方法,艺术风格,节奏韵律,谈一点粗浅看法,以请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死水》是中国新诗史上继《女神》之后的又一座丰碑。他一生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读诗,写诗,论诗,译诗,选诗;他擎着要“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的《红烛》登上中国现代文学的舞台,进而饱蘸自己生命的热血,燃亮了争民主、争自由的熊熊火炬,照亮了千百万人民——尤其是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前进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中国人民引为骄傲的爱国主义诗人,长期以来,头上却戴着一顶资产阶  相似文献   

12.
舒婷的诗朦胧而不晦涩,深刻却不消极,擅于采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诠释复杂情感,揭示生命真谛。同是表达奉献,《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充满了浓郁的基督情结,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饱含着醇厚的赤子之情。文章抽丝剥茧解读了诗人的宗教情怀和祖国之爱,追本溯源剖析了两种情结背后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等要素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的文化选择呈现出不中不西的混合状态。他以动的文化精神为统摄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幅度的重组。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与他通过吸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而形成的“生命底文学”的诗学观念有着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决定着《女神》的风采与格调。  相似文献   

14.
《三叶集》蕴含丰富的诗学信息。郭沫若等在《三叶集》中有关"人格忏悔"的探讨,突破了传统的文化"场",一个反思性"内面"得以登场。在诗学意义上,这标示着现代抒情主体的裂变与生成。《三叶集》建构的诗学观念在诗集《女神》中得到具体显现,二者构成互文性文本。《女神》显著的艺术特质是以抒情为本,确立了抒情的诗学本体地位。《三叶集》与《女神》共同推进了抒情主义诗学的建构,在早期新诗观念的建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女神》中,郭沫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大我”。这个“大我”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反对封建的束缚与压制,追求立人这一时代主题,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的启蒙与改造,追求民族的新生,参与到立国的时代浪潮中去,实现了立人与立国的完美结合。“大我”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九歌》的山鬼是一个相当古怪而独特的形象。这个含睇微笑、窈窕多情、妩媚动人的小女神竟自夔枭阳、山魈、旱魃之类变化而来。她被兰带葛,乘豹从狸,似人非人,似鬼非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女神》的创作方法,历来意见不一,各有所据。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一、有的同志提出《女神》“在本质上应该仍是现实主义之作”,因为“《女神》中那种狂暴地咀咒黑暗社会,猛烈地反抗传统思想的革命精神,是不可能不根源于现实的”。二、认为《女神》基本上是革命浪漫主义,具体论述又有差别。有的说“是革命浪漫主义”,有的说“是植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泥土之中,和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但又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理想的革命浪漫主义”,有的则说“就《女神》而言,不但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的成分”。三、认为《女神》基本上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但具体论述又是各有  相似文献   

18.
在郭沫若研究与当代学术界接轨的过程中 ,与《女神》相关话题的新诗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如何理解《女神》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也是解决新诗现代性乃至五四新文学现代性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中国现代新诗从其产生之始就呈现出鲜明的平民化特征 ,《女神》以及现代诗直露的抒情方式及其相应的平民意识成为现代诗人情感爆发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期以来,许多现代文学史论和研究《女神》专著极力强调《女神》的历史意义,为加强其倾向性而论断说,“《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奠定了我国新诗的基础,开了一代诗风”等。此种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有助于正确评价《女神》,我认为尚有待于探讨。现代文学史实表明,我国第一部新诗集不是《女神》,而是《尝试集》。《尝试集》出版于一九二○年三月,《女神》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出版,这是有目共睹的史实。就是主张《女  相似文献   

20.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其名著《金锁记》中 ,以独特的视角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一个因失落了爱而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人性的女性形象曹七巧。作家以一个女性真实的体验和人生感悟 ,展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辛酸而又不无美感地反映着生命的本来面目。《金锁记》警示人们 :人性的自私与丑恶才是毁灭一切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