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覃小雪 《女性天地》2005,(10):55-55
这是一个病难女孩的来信,来信之前她在电话里说她与病魔反复搏斗,几乎支撑不下去了,想了却痛苦的人生,同时又渴望获得救助。她的家庭苦难重重,她想卖肾自救,更危及生命,万般无奈之中,看着病榻前的一本《女性天地》,她想到了给我们打电话,给我们的编辑写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努力帮助她,鼓励她,希望她能好好活着,可我们的能力有限,把这封信登出来,希望她能得到更多好心人的救助。  相似文献   

2.
做好父母     
<正>女儿追随贫穷男友背井离乡我38岁才生下女儿,当时她父亲已经43岁。女儿是我们的全部,她上初中我就辞职陪读。我和她父亲都想她一辈子能待在我们身边,我们为此在重庆买了大房子,替她找好了工作,并对女儿男友承诺,只要他来重庆,工作、房子和车子我们都解决。但  相似文献   

3.
萧渐 《现代交际》2006,(6):29-29
她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时刻关注着她,当她已经成为我们记忆里深重的一分子时,我们对着相册说“青春不会变”。今天,我们对着镜子历数热爱校花的理由时,就像数着自己手心上奔突的线条, 双眼迷乱……  相似文献   

4.
<正>女儿出生3个月,我就和老公出门打工了,所以女儿一直跟我们不亲。但她9岁时却哭着说,她不要那么多零花钱和新衣服,就想爸妈陪在她身边。可气的是,我们辞职回家不到一个月,女儿却开始赶我们了,理由是我们在家就逼她学习,而她的理想是混完初中就去打  相似文献   

5.
搁浅的星鱼     
她曾是一家大企业的驻京办事处主任。那时她出则 车马纷喧,入而灯红酒绿,风光得很。而今,我见她时,她正提菜篮与一小贩侃价,美丽的双眸依旧精明而挠人,惹得小贩一面和她东拉西扯,一面给自己见惯青菜萝卜的双眼补充营养。 在职校我们念的都是旅游专业,那时她就比我们成熟得多,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她的身材颇具侵略性,最厚道的酷哥儿也会在她魔鬼的“三围”和时尚的衣衫面前大失其态。她的思想也极前卫,常找一些激进的话题来和我们争论,我们便在她周围呈众星捧月之势,近距离地欣赏她神采飞扬的百变娇容。不过也仅仅如此而已。诚…  相似文献   

6.
曹浩 《伴侣(A版)》2014,(12):7-7
曹浩老师,您好!我跟老婆认识不到5个月就结婚了,刚认识2个多月,我们就开始单独交往并发生了性关系,3个月后她怀孕了,我要求她去做无痛人流,她不愿意。因为深爱着对方,我们举行了婚礼。但在婚后的4个月里,我们会因为一点很小的事反复争吵。我只是好好地跟她说,开导她,她却不愿意接受,还生闷气。  相似文献   

7.
忘不了的     
正我到老人院去看她,她独自坐在一张四方桌旁,下午茶时间快到了,桌上整整齐齐放着西式餐具。她看见我们倒还认得,叫我们坐下。问她是不是在等下午茶,她说午餐还没有吃呢!像她这样中过风的病人,吃过饭说没吃很常见,但她继续说,她坐在这里很久了,一直没有人拿午餐给她,一定是漏了她那份。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世界上,最冷暖自知的就是婚姻,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告诉你到底怎样才是幸福的婚姻,每个人的婚姻都不尽相同,只有围城内的人才确知婚姻的悲喜。我的朋友是2002年年底结的婚,在外人看来,那应该是很幸福的婚姻,她和男友相恋三载,冲破了家人的重重阻挡,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样多磨的好事应该有一个圆满的未来吧?我们都这样想。2003年,我的朋友到了北京,开始了她的艰难创业,我们都非常佩服她的闯劲,她的爱人也非常支持她。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她的种种不易,租房、找工作、结识新的朋友、挣钱。其间,她的爱人来看过她几次,她约我们这些朋友一起去她租住的小屋吃饭,看到他们夫妻恩爱的样子,真是感叹,相  相似文献   

9.
<正>司老师: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一家银行支行的副行长。我在农村时爱上一个邻居家的漂亮姑娘,后来我们结婚了。我们的感情非常好,她对我的家人也非常好,她对待我的父母胜过对她自己的父母,这一点我非常感激她。当然,我对她的家人也非常好。我们有一  相似文献   

10.
珠珠 《女性大世界》2006,(11):14-17
大S徐熙媛现在被尊崇为美容大王,众多的FANS对她无限痴迷,而她也喜欢与喜欢她的人分享生活的体验。人们觉得她美丽,不是因为她天生丽质得沉鱼落雁,而是因为她使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如果关爱自己,热爱生活,也可以在后天变得闭月羞花,于是,她的美更有真实性,更具亲切感,她的美容心得也显得更加贴近生活、值得信服。所以,当大S为潘婷作贷方的时候,我们也特别地邀请到她,请她在这一期杂志里与我们的读者好好地分享一下她的美丽心经。  相似文献   

11.
来信     
一直以来.《中外书摘》就是我家的案头读物,我的很多朋友也越来越喜爱她。她为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可以观望那么多的美丽景色;她为我们开了一扇门,引我们走在快乐阅读的路上。  相似文献   

12.
正女儿最好的朋友出国留学了,她倒没嚷嚷着也让我们送她出国留学。但是从那以后,她对学习完全没有了兴趣,不是讥讽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说老师如何如何不入流。我们没条件送她出国,只希望正在上高三的她摆正心态迎接高考。但因为高三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又不好教训她。怎么做才能让她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13.
Q:女儿出生后,我们就带她进城了。我们夫妻都做快递,辛辛苦苦在城里买房、买车。女儿一直很开朗,成绩也很好。但前不久,10岁女儿突然责怪我们不该来城里。她觉得我们太辛苦,也为我们是快递员而感到自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A:你让我想起了一则小新闻。一个孩子的妈妈是环卫工人,一天,她和同学一起经过妈妈扫大街的地方,同学嘲笑说她妈妈是扫垃圾的,她却义正言辞地说:"如果没有我妈妈扫垃圾,你们怎么能走在这么干净的大街上?"  相似文献   

14.
古保祥 《职业》2012,(25):43
在我们这个小单位里,涨薪比登天还难。许多人选择了跳槽,但总有些老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留下来,每天苦捱着日子,收入捉襟见肘。后来公司招聘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漂亮大方,是学英文的,由于专业特殊,她的工资自然比我们高出一块,但她的工资仍然低于社会同类级别员工的工资,我们本以为她又是匆匆过客,可没有成想,她居然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一双棉袜子     
记得我中学的班主任说,希望我们在考上大学那天送她一朵花,其他什么都不要。那时我想,对我的老师而言,她的心愿应该是尽全力教好我们,不因为她断送任何一个孩子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16.
正读者来信我今年46岁,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因为工作,我与妻子两地分居,她在老家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我在外面挣钱养家。去年,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31岁,单身,有才有貌,经济条件也不错。一开始我就告诉她我已婚,我们都犹豫过,但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我们相爱了,在一起很幸福。她是真的爱我,不图钱财,因为我也不算富裕。现在也有一些条件不错的男人追求她,但她都不喜欢,她说一定要嫁给爱情。我很心疼她一个人在外打拼,给她尽可能多的宠爱。可慢慢地,她开  相似文献   

17.
荀凤元 《职业》2016,(18):6-7
10年,整整3650天。
  10年,10年很短,10年很长。邢台技师学院的10年是我们一起陪伴着她走过的。有人说10年在光阴荏苒中是短暂的一瞬,也有人说10年是人生涯中一个巨大的数字。这10年,我们日日夜夜哺育了她,她也用成就反哺了我们,使我们与她一起在风风雨雨中成长了10年。  相似文献   

18.
保持着平常的本色席慕蓉,以她至情至美的诗和散文在台湾独树一帜,然后一阵清风似地吹过海峡,征服彼岸万千读者。作家席慕蓉也是画家席慕蓉,她的油画创作很出色。不过她很个情愿接受采访,她更习惯用她喜爱的笔谈方式。对我们是个例外,就因为我们之中年龄最长的老记者拉白是她的蒙古族同乡,打电话的正宗蒙语使她改变了初衷。在我们下榻的宾馆聊到近午,席慕蓉说,我领你们去一个地方吃饭,很安静。我们便跟着她,沿着台北临街的骑楼下的过道走。她穿着素色裙服,右肩挎一个随意的月牙包,眉眼开朗,脚步匆匆,和擦身而过的其他都市中年…  相似文献   

19.
朋友禾曾是我们读书时公认的最幸福的公主。当年我们还在读研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出50万在北京给她买了一个小房子。禾是好客的女子,周末  相似文献   

20.
张淑香是打工妹之家比较早的会员。2005年5月底,记者将询问访谈意愿的信寄给了她,她于6月初即和我们联系,并留下她在京的电话。7月初,当我们约访她时,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