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2):15-18
从宣传教育语境下,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有利于国家健康全面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宣传教育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要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教育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教育方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构建工作的组织体系、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①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②.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  相似文献   

3.
朱嘉欣  张伟 《社科纵横》2011,(8):26-27,5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为当前我国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必要举措,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在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探索有效的途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陆海霞 《创新》2012,6(5):21-23,41,126
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继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增长的大众理论需求和日渐多元化的宣传途径,使得构建适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言语的诉求显得日益迫切。从宣传队伍、表述形式和宣传言语等方面着手的言语构建,将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四个维度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是大众化的根基,思维品格是大众化的原则,普及形态是大众化的途径,实践运用是大众化的目的.这四个维度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取向体系.缺少哪一维都不能构成大众化的整体,失去哪一环都不会使大众化贯彻到底.我们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整体性,大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现实性、丰富性和时代性,强化科学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增强走进大众、深入大众、掌握大众的力量,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大众化,通俗的来说,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由从抽象的理论的形式转化为具体的、通俗易懂的,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的实践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从宣传教育、政策、文化以及实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立场.哲学大众化的真正意蕴是让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思想武器,通过群众的行动实现哲学的理想.哲学要走向大众,就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引导社会进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取向的基本内容和引领社会生活的基本路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对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对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和积极利用,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只有坚持开放态度、批判精神、实践本性、科学理想,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朱哲恒 《创新》2011,5(3):18-22,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应更具辩证性,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有所为,才有所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应准确把握世界的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准确把握中国的时代方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与指向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要求是将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转变到关注理论本身的大众诉求,进而满足大众诉求,获得社会主体的认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为"大众诉求-主体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三者涵义以及相互关系出发,论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在于实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大众实际相结合。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而且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思想在表述时非常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表达方式丰富多彩, 富有内涵,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6):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媒介各不相同。改革开放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新问题实质上是传播运行模式的合理运用问题。为此,需要采取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介,打造线上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介"统一战线";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与传播媒介队伍的对话与合作;加强传播媒介的监督和管理;协同发挥新媒介与多媒体优势等举措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玲 《创新》2010,4(6):39-41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建设中绝不能忽视的维度与主题。追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向度,有助于深刻展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及内涵的主体向度必然是从单级走向多级,呈现主体—客体、主体—主体的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14.
管仕廷 《社科纵横》2011,(10):10-11,14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达;红色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桥梁与媒介;红色文化具有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普及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改进学风,采取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属性和固有理论品格。建党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历史任务,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系统回顾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对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胜利推进下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理论根基能否在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和传播。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读和思考是一个既有迫切理论需要,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李燕  刘瑞 《社科纵横》2013,(5):16-20
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较其它地区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引入SWOT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内容相匹配,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提出在西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从传播手段和载体的完善与创新、大众化主体与主导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途径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话语体系,其现实起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入视野、进程把握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起点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科学阐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人民群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