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中文大学的原任校长高锟,和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高锟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这个43年前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越洋通信、互联网技术基础,并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坚守     
崔鹤同 《公关世界》2009,(10):48-48
10月6日,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的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3.
惊鸿 《老人世界》2010,(3):16-18
当你在互联网上欣赏电视转播节日、与千里之外的朋友视频通话,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时,你可曾想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正是它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让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路。  相似文献   

4.
莞尔 《当代老年》2010,(1):26-27
当你在互联网上遨游、欣赏高清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朋友视频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时,你可曾想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正是它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让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路。  相似文献   

5.
鲁礼敏 《老年人》2009,(12):20-21
在互联网上遨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节目,与万里之外的友人通话,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种种现代生活方式,均离不开一种名为“光导纤维”的物质。而发明“光导纤维”的,就是华裔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2009年10月6日,他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他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评价:“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他在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l生成就……”  相似文献   

6.
尘缘 《女性天地》2010,(3):14-16
私奔:只因被高锟废寝忘食的科研精神感动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金山,父亲高君湘是留美法律博士,母亲金静芳秀外慧中,数学极好。1944年,高锟随父母移居香港,入读香港大学,1954年赴英国攻读伦敦大学电机工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工作,担任实验室研究员,同时攻读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麦子 《炎黄世界》2009,(6):42-43
高锟是继李政道、杨振宁等人之后的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这又一次雄辩地证明炎黄子孙是聪明智慧的。  相似文献   

8.
镜像人物     
1.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图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宣布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得主。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11,(22):42-42
古人的谦称与尊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  相似文献   

10.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谁£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一些相关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常常有意无意地将“社区化”与“机构化”对立起来,甚至还出现了将“社区化”与“去专业化”等同起来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其实已经隐含着价值判断:“社区化”或“去专业化”是“好的”,而“机构化”或“专业化”是“不好的”。但是,在坊间,人们的看法似乎并不买上述“研究成果”的账。  相似文献   

12.
谈笑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交际》2002,(12):30-31
如果你够时尚,那就不要说“酷”了,因为“酷”早已经过时,“蔻”已成了取代“酷”的流行词。“蔻”源于日本的“CUTE”,原意是“可爱”,但经过我们的翻译和引申,它已经成了“扮嫩”的同义词。“扮嫩”表现在天真的口袋裤上,也表现在烂漫的束绳裙上;表现在孩子气的带风帽T恤衫上,也表现在天使般的糖果色娃娃鞋上;表现在有童话味道的渔夫帽上,也表“装嫩。  相似文献   

14.
十字育人法     
胡传坤 《职业》2011,(30):83-83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笔者探索出了一套十字育人法,即“摸”、“信”、“放”、“勤”、“爱”、“实”、“严”、“公”、“思”“率”。  相似文献   

15.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赶街     
《中外书摘》2011,(5):81-82
“值一头猪钱。” “值一升米钱。” “还值不得一个犁头钱。” 这些在云南街子上经常听到的话语,反映出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把“猪”和“米”作为当地交易的等价物,同时也说明“猪”或者“米”在当地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改造汉字     
菁菁 《职业》2010,(3):70-70
一篇题为《16汉字之错: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的文章出现于多家网站的讨论区,作者叶满天提出,有16个汉字:“娱”、“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均具有一定的贬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普通人在书写或阅读的过程中,从视觉上觉得这16个字与女性性别有根本的联系,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对女性的评价。”此言引起网友争议。  相似文献   

18.
吟风 《老年世界》2009,(1):25-25
贵州省玉青县达隆村有位名叫杨再高的村民家养着一头年龄达28岁的水牛——“牛王”。 28年来,“牛王”一直生活在杨家。在“牛王”7岁那年,杨再高动了卖掉“牛王”的心。杨再高的心思被“牛王”看穿了。就在杨再高牵着“牛王”离开家门的时候,“牛王”突然曲着前腿给杨再高跪下了。“牛王”眼里的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还不住地冲着杨再高点头,似乎在哀求。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中国只有两座城市可以称为“大”,一是大上海,另外就是“大武汉”。近年来,“大武汉”优越感已不在,“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中国最大的县城”等语句频现于媒体及人们口中,似乎“大县城”已成武汉的一道另类“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继“韩流”、“日流”以后,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国风”潮流。目前,中国的影视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在青年中流行开来,大有压倒“韩流”、“日流”的气势。本文从概述“中国风”的现象开始,分析“中国风”在青年群体中“劲吹”的原因,并以此为视角作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