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度以进化论、工具主义、权威主义体认解读西方宪政文化,进而构建起其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参与了近代中国宪政文化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中 ,伴随全球化、全球问题而日益尖锐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界定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分别考察了全球主义、国家主义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分析了全球主义凸显的历史必然性和国家主义主导的现实合理性 ,最后提出了把握两者关系的探索性意见 ,即坚持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 ,认为这是人类可能做出的最适宜的理性选择与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杨度(1874~1931)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性的政治人物,他年轻时曾满怀爱国热情投身政治运动,他是君主立宪制的坚定拥护者,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筹安会的重要组织者,但是在晚年,他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与转变一定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杨度的一生思想转变如此巨大,但这种转变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和思想根源的。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发展 ,对传统的国家主义提出了挑战 ,但区域化和全球化仍然是国家主权选择的结果 ,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决不能排斥国家主权的中心作用。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是相互兼容的 ,又是不可替代的。区域主义是对全球主义的补充 ,是当代世界的现实选择 ,区域主义的实践活动为全球主义提供宝贵经验 ,区域主义是通向全球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国家认同事关“个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确认或者感受。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社会形态,不仅国家认同的依据发生变化,而且国家认同的逻辑也发生变化,这种状况容易带来国家认同危机。国家主义和共同体主义是回应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策略,而政府在回应网络社会国家认同的危机时需要做出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义——国际私法的实用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私法中法律适用、管辖权以及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三位一体,国家民族利益既是国际私法解决法律冲突、决定法律适用的核心问题,也是其实用化倾向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区域化与国家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安  杨丽华 《文史哲》2002,1(1):156-161
虽然人们对全球化、区域化和国家主义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之定义还不尽一致,但从表面上看来,这三者似乎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此长彼消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全球化、区域化和国家主义不仅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这三者还常常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共同演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8.
家族主义学说是晚清修律中礼教派代表人物劳乃宣为反驳杨度的国家主义观念提出的。家族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劳乃宣认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的途径是从家族主义渐进到国家主义。家族主义理论应该得到今天法理学的重视,它不仅对当代中国私法体制的构建和改革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能够为我们当代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后国家主义"时代的社会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义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成长起来的,整个近代社会在社会治理体系的设计和行为选择上,都是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的。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虽然国家的衰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国家主义的观念却不断地受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市民社会的复兴意味着人类将进入一个后国家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非政府组织将承担起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治理结构,从而用一种合作主义的治理模式取代“政府垄断”的单一治理。  相似文献   

10.
江轶 《船山学刊》2010,(1):180-184
早年杨度研习传统的帝王之学,后力主君主立宪,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实行帝制,失败后又一度热心张勋复辟,随后又毅然追随孙中山,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而奔走,而晚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杨度一生中的政治思想变化是较大的.但这也是那个时代众多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不能简单地以投机论之。本文拟对扬度政治思想做一简单评析,并试图揭示其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社区矫正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矫正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从试点省(市)的情况看,社区矫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本文从我国社区矫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着手分析,对社区矫正的意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阐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民族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方法,目前学界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民族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类型和特征、个案研究三个方面对民族主义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晋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汉唐制度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时政制、律令多有革故,亦不乏鼎新,并以法律儒家化为其标榜,发展为隋唐制度之渊,是隋唐达到中华法制高峰的基石。魏晋法律文化有着传承、解放、独立三个特质,正是受当时学术分野所影响,也是魏晋文化的风度与风流所造就。将魏晋法律文化置于其时文化大环境,特若学术环境而言,更能考察在整个社会巨变背景下,魏晋法律文化作为魏晋文化的一个因子,是如何与其时历史发展密切关联并交互影响,又如何丰富魏晋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法律冲突问题的法理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法律冲突是一种重要的法现象,也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法律冲突不仅表现为规范冲突,还表现为权利(权力)冲突;法律冲突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法律冲突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并认为过于强调法律冲突的负面作用是片面的,在一定意义上法律冲突实际上已成为法律变迁的动力,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调整法律冲突的灵活运作机制,以发挥法律制度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5.
王王夫之通过对历代有关法制的评判以及吸收时代新的法制元素,形成了他既传承传统又突破传统、具有近代因素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了“环相为治”(的政治改革构想和建立一个“自天子始而天下成受裁”的法治社会理想,从制度层面对如何有效监督君主权力的进行探索:在对待严刑峻法、肉刑等问题上,王夫之的态度与正统的儒家别然有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现的是一种轻刑化的刑法思想:提出了“严以治吏”和“刑尤详于贵”思想主张,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宗教民族主义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民族主义是指在宗教信仰十分普遍的地区所产生的一种后发型民族主义,它以宗教教义为行为准则,以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忠诚为基础,是宗教信仰与民族情感交相融合的产物。宗教民族主义的产生,首先,要归因于宗教的民族性与民族的宗教性;其次,它是特定背景下构建“民族”认同的结果;最后,宗教民族主义的产生还与宗教组织对社会政治权力的干预密切相关。在表现形态上,宗教民族主义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在价值指向上,宗教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在发展趋向上,宗教民族主义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民族法制建设中仍然存在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有“法”难依等问题。因此,必须加紧制定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加快民族立法的步伐和采取加强执法、完善监督机制的各种措施,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好民族工作;才能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8.
变法与革理──20世纪中国法学发展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20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与否和政治变革对法学的宽容与否紧密相关:清末变法与修律,是中国传统法学与现代法学的最后对垒;从预备立宪到“五四”运动,法学的独立品格开始显现;救亡与内战时期,法学重新政治化;新中国的革命与改革时代,法学又经历了从依附政治到再次相对独立的过程。回首20世纪,政治化法学而不是法学化政治,是中国法学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9.
杨维桢戏剧序跋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杨维桢的戏剧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元曲源流论、戏剧本体论和元剧时代特征论.其中,以<诗经>、<离骚>为元曲之源,认为戏剧便是借助"声文"表现"典故"以"警人视听",否认元剧是"治世之音"等观点,皆有其现实针对性或理论深刻性.然因其是以"复古"为理论号召、以古乐府为创作专攻的文学家,故而使之戏剧研究时常处于一种低调论说、保守评价的状态中,这似乎可成为评价杨氏戏剧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