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勇 《东岳论丛》2024,(1):143-154+19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有“资本制”“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诸说。“资本制”说与托派观点雷同,未能久立;“殖民地化”说是通用说法;“半殖民地”说是次通用提法;“半殖民地”“半封建”组合顺序不同代表着人们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地位、影响之大小强弱的不同认识。共产国际内部意见不一,造成中共意见的模糊和分歧,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异说纷呈。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说。有鉴于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抗战时期,特别是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渐渐趋同“半殖民地半封建”说。然而,仍有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说者,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反帝反封建”主张前提下和而不同的学术气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继续。作者认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一种低级的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正> 分析青海牧区主要是青南地区解放前的社会性质,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的一个难点。由于其情况较为复杂,又具有许多特殊性,过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少,分歧颇大。有人认为是带有浓厚的原始部落制、奴隶制残余的社会;有人认为是封建农奴社会;也有人认为是尚处于封建领主阶段的社会;还有人认为是处于前封建社会,等等。  相似文献   

4.
方小年 《文史哲》2002,1(4):131-135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李亚农同志最近发表了新著《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一书,內容是和他过去四部著作——《中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殷代社会生活》、《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氏的前封建制》、《西周与东周》连贯的。有许多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他自已的看法,同时重点的探讨了中国历史上领主制转变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社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中要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首先要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因此,变革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中心内容及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他的正确领导,加速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经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毛泽东同志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上着手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当时的社会性质,作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过去三千年来的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存在着四个主要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第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的土地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第三,地主贵族和皇帝不仅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和从事无偿劳役,用以养活国家官吏和镇压农民的军队;第四,保护封建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太平天国革命太平天国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侵入我国,我国已由封建社会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十九世纪中叶。它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一次农民大革命,而且较之历次农民革命带有崭新的性质——不仅仅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事变中,常有某些偶然而特殊的因素介入并起作用,由此引起一个原本稳定发育的社会系统发生骤变,有时造成一个社会长时期非规则运动甚而震荡,使它呈现具有独特性质的历史时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这样的情况。半殖民地,是近代中国社会第一特征涵义的问题,提出并重新加以讨论,目的是试着换一个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某些历史的同时也是现实的观念现象。一、半殖民地是半封建的先导,对半殖民地地位实质的科学认识,是中国革命自觉的标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外力的强作用下,急剧地沉向半殖民半封建化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甘肃近代工业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封建经济迅速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都有着各别的自然环境和其它特殊条件,封建经济的瓦解和近代工业产生、发展的步伐不尽一致。我们甘肃,总的情况虽然同其它地区一样,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的制约,但因僻处西陲,交通梗塞,文化落后等因素,又产生了不同于其它地区的  相似文献   

11.
旧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仍然是一个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新中国的成立,表明旧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但是,旧中国国情"半封建半殖民地"基本特点的历史沉淀性与遗传性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其中的不少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处置,仍然关系着对旧中国国情基本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封建国度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反封建的任务自然是沉重的,万万忽略不得.这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之间的演变问题,史学界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应分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从秦代到隋统一以前,以按人丁强制征收定额课租和存在着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农奴劳动为特征的农奴制阶段;一个是从隋唐至鸦片战争前,以按田亩征收租税和解除了严格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劳动为特征的地主制(狭义的地主制)阶段。前一个是封建社会的低级阶段,后一个是高级阶段。从北魏至唐初,是从农奴制阶段向自由租佃的地主制阶段过渡的时期。本文拟就秦至隋以前的封建农奴制经济的表现及其特征,论证这一阶段属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并以此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从宋代以后,以祠堂、家谱和族田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封建家族制度,成了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牢固基础之一。从封建家族制度方面来探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缓的原因,无疑是史学研究中非常必需而又比较薄弱的课题。早在六十年初期,傅衣凌先生就曾经提出,有必要从乡族势力的作用方面来究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滞的问题,并且写了《论乡族势力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干涉》一文作为示范。本文想依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史实,对封建家族势力如何直接阻滞、束缚、破坏社会生产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作为对傅先生上述论文的补充和诠释,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分期是从总体上把握历史体系的有效方法,近代以来史学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作过长期探讨,而至今仍聚讼纷纭。当下流行的历史分期,将以君主集权为特征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有悖“封建”本义,且与社会性状全然不同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日本中世及近世幕藩制混为一谈。而在此种泛化封建观出现以前及之后,曾有中国学人将这一历史阶段称“君主专制全盛之时代”、“霸朝”、“统一的郡县帝国时期”等等;欧美日本学者也多将先秦称“封建社会”,将秦至清称“家产官僚制”社会、“官僚主义”社会等,均不赞成以“封建社会”指称秦至清两千多年。其实,秦汉至明清去封建渐远,称“封建社会”名不副实。这两千年间贯穿性三制度是: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故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称之。  相似文献   

15.
地理史观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史学氤氲生成和新陈代谢的根本特征是:移植性、不成熟性和发展的不充分性。也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史学深受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尤其是地理史观的影响,很有考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 北宋初,特别是(口角)厮啰政权时期,青海境的吐蕃人中,封建领主制已取代奴隶制居于主导地位。北宋末年,宋王朝对河湟地区实施了近30年的统治,并向这一地区迁来了一批汉族农民。北宋的封建地主制经济制度对河湟吐蕃人产生了强烈影响,以至数万户吐蕃人“愿比内地”,即情愿接受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期间,青海东部租佃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弱化,但尽管如此,与中原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距离。金和西夏统治河湟时,生产方式大体保持了北宋末的水平。至于河湟农业区以外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以游牧为生,受汉族地区经济制度的影响相对微弱,其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仍盛行部落领主制,部落属民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论礼     
“四人帮”假批孔,借批孔来攻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们歪曲了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来搞影射史学。对于孔子讲的礼究竟指什么,值得作一些探索,或许有助于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污蔑。这里试对孔子的论礼作一些不成熟的说明,请同志们指正。孔子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推崇为圣人。他生活在春秋时代,不论把春秋时代说成由领主封建转变为地主封建也好,说成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也好,总之是落后子地主封建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又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在春秋时代已经是保守落后的思想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何以被推崇为圣人,这恐怕不好用奴隶社会或领主封建跟地主封建都是剥削阶级统治来解释吧?孔子的思想要是在春秋时代就是保守落后的,那就不可能适应于比春秋时代更进步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里何以不能产生足以代表封建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史学界近年来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问题的重新讨论中,如何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成为一个焦点。除个别同志外,大家认为仍然可以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来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或形态,下同),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是在进行充分的学术探讨和科学论证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同观点的热烈争鸣,使笔者受益良多,并引发了对一些分歧之点的重新思考。现不揣浅陋,以求教于师友。  相似文献   

19.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此同时,封建法制也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证据制度亦如此。清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曾制定和颁布过刑事,民事诉讼法典或草案。其中有关证据的规定,主要是搬用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内容,但也保留了我国封建证据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它们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新中国的证据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和证据制度在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20.
近代诗坛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诗歌,产生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民族灾难空前深重的时期。它带着这一历史时期所特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七十多年,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期。鸦片战争前夜,清王朝已经日益腐朽、没落;鸦片战争后,西方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