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提出“今年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他同时表示,有很多事需要人管,可政府管不过来,管不过来就让民间组织管,同时把资金给过来。“这是政府对民间组织最实际的支持。”但是,政府购买服务如何才能落到实处?国内社会组织是否有能力承接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服务把握什么原则?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何莉君博士。  相似文献   

2.
刘军 《现代交际》2011,(12):14+13-14,13
民间组织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或者互益性事业,以其自身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组织性等特点,对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本身的缺陷与制度设计等原因,导致效果失灵。从政府、社会公众、民间组织自身以及志愿者队伍四个角度论述了民间组织引入评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美丽基金会是由韩国著名学者、人权律师、公民运动领袖朴元淳先生于2000年创建的社区慈善组织。朴元淳先生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创造一种市民文化,激发市民自觉.自愿地支持市民社会和市民运动,因而美丽基金会定位在专为民间组织筹款,扶持民间组织成长,促进地方社区的复兴。经过几年的运作,美丽基金会现在成为韩国影响最大的慈善组织,同时,也是公信力最高的非营利组织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资源分配需求从以政府或市场为主体的初、再次分配需求转向具备社会自主性的分配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第三次分配便进入了国家治理体系的视野中。但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即慈善活动还并不成熟,存在着公众参与不足、民间组织资源统筹能力较弱、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社区慈善驱动力的缺乏。本文以多元协同为视角提出社区慈善驱动力构建的逻辑,并借鉴广州市L社区社工站推动当地慈善的经验,提出社会工作应围绕着教育转化、增能、建立网络、政策影响等方式展开第三次分配的驱动力构建,实现多元主体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对捐款不放心所占比例高达九成以上,实在让人唏嘘。显然,要保证社会慈善理念的整体提升,一方面要大力培植慈善文化,另一方面要保持善款善用。最蹩脚的下下策就是用权力去逼捐,这只会激起民众的逆反之心,即便被强行捐出去了,也涵养不了慈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构建适应现代慈善事业发展需要的慈善文化,而慈善文化的培育与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具有培育与传播慈善文化的责任,面对我国高校慈善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困境,比如,重视慈善文化建设的高校数量较少、高校慈善教育缺乏协调机制、高校慈善文化教育体系缺失等,因此,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慈善课程、增加慈善实践有利于来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73亿元!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受捐赠额再创新高,增幅接近15%. 这家"中字头"的基金会,早在2000年就主动放弃了事业编制,取消了行政级别,实现了人事权、财务权与政府的脱钩.随着竞争机制、考核机制的引入,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运营绩效大幅提高,从过去的官办非营利组织转变成了民间组织. 在经历了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之后,2012年,我国慈善行业依然麻烦不断,从金华市慈善总会分支机构社工募捐可以提成,到成都市红十字会善款未取发霉长毛,再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账目出错引发质疑……这些事件不仅挫伤了公众的热情,更损害了慈善业的形象和公信力.尤其受到关注的是,这些事件大多与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今年年初推出破解社会组织登记难的新办法: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等4类组织可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但至今,民间组织仍在登记的门槛前止步徘徊,虽然有“4类组织直接登记”在内的种种利好政策,但找“婆家”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张玉枝 《社会学》2005,(4):52-56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大力推进民间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曾到美国对美国民间组织进行了短期考察。在美国,民间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凝聚和发挥民智民力、应对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考察其组织运作的具体过程,一个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些社会组织之所以得以生存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组织在活动领域、支撑保障、决策治理、价值理念当中无不折射出强烈的公共性特点,而公共性恰恰是现代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特征。研究和借鉴美国民间组织运作经验,对于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经历了从探索期、发展期到兴盛期的演进过程,并以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为具体依据。其中,参与主体呈现出从官方背景慈善组织主导,到官方背景慈善组织为主与民间慈善组织为辅以及官民慈善组织并举演进;参与形式表现出从募集款物、招募志愿者以及少量开展慈善服务等逐渐丰富的过程;参与程度则体现出从少量参与、有限参与到规模参与的特征演变。慈善组织通过募集款物等方式发挥积极功能的同时,亦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参与形式单一,缺乏慈善应急机制、资源配置低效以及枢纽型慈善组织发展滞后等问题,从而需要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慈善应急机制、提升慈善组织自身应急能力以及加强枢纽型慈善组织培育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