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出发,唯物主义地说明了异化或私有制的起源问题,因而,分工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分工理论中隐含着两条使人的生存状况异化的理论线索,一是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另一则是生产的技术方式层面上的.这两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未被清楚地分开,但却是以后马克思这方面思想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基础,因而值得给予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依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否存在着异化理论长时间以来在学界多有争论,有主张“无异化论”者,这一主张极易造成马克思思想之自我分裂,造成本不应有的“马克思反对马克思”的理论混乱;有主张“有异化”论者,但也鲜有提出令人信服之理论根据。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思想的存在进行肯定,并通过分工与个性角度提出“马克思异化总体根源理论”,从而力图说明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之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思想是连续的还是断裂的,一直存有争议。广松涉指出唯物史观真正建立的标志是,在如何解释私有财产的问题上,马克思放弃异化理论转向了分工理论。广松涉从异化劳动无法合理、自洽地推论出私有财产、异化劳动主体的抽象性、非历史性等角度批评异化论,并认为分工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广松涉论述失之简略,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的重构,论证马克思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从异化到分工的转变。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只有完成这一转变,我们才能合理说明马克思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近代人本主义的超越,并科学地说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现实的运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分工是一个概括了社会广泛现象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探索起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成熟于《资本论》,逐步从异化角度抽象逻辑过渡到基于社会关系的现实逻辑。本文基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研究,阐述文本中对分工的阐述以及所彰显的逻辑思路,探寻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消灭分工条件尚未成熟时,尝试通过业余时间的增加实现人的最大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异化的实践和革命的实践两个方面考察历史,并把异化的历史和扬弃异化的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阶级斗争理论、政治经济学成果和晚年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工理论一直是马克思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到《资本论》的完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经历了由人本学视域到资本视域、由自然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过渡,同时这种过渡也蕴含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以及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过程。分工理论本身在这种过程中经由最初的与"异化"概念的置换到区分开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的不同,从而为科学地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奠定了基础。厘清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不仅为研究其自身的哲学和经济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感性活动"的新视角,将人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深入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中去考察人的异化,从而揭示人的异化产生的根源,即强制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即物质交往中的异化和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并最终指出人类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即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超越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隐性逻辑和内在旨趣。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继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哲学层面批判了意识形态的唯心特性,以唯物史观的确立超越一般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学层面,马克思在诸多文本中分析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超越的思想。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从生产方式演进和主体依赖关系发展两个层面论证意识形态被超越的历史必然性,标志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超越思想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注的问题,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注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试图说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工与私有制所体现的是不同质的关系,因此在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后者与前者之间不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发分工的"三重逻辑":生产分工逻辑、社会分工逻辑、意识分工逻辑。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消灭自发分工的根本任务,即消灭导致三重分工逻辑彼此发生矛盾的条件性(异化劳动条件)与关系性(资本关系),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与分工总的承担者(无产阶级),最后确定的是自由分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不能不借助于“分工”这个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这个范畴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乃至于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可惜是,在我们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这个范畴却被遗漏了。我认为,分工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不  相似文献   

12.
李新灵 《理论界》2010,(9):17-19
"分工"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文本分工理论的系统性解读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分工问题的根本动因是为了夯实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基础,他们对分工理论的阐发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这条单一的内在逻辑线索展开的,从抽象的分工理论到具体的分工历史和所有制历史,与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线索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追问劳动异化的根源开始,逐步走上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解构道路。本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解读出了两重逻辑:一是经济学的实证的非历史的线索与哲学外在性批判的组合,即用分工-交换这一经济学思路来展开哲学批判的逻辑方法;二是历史性的实证逻辑,即以对象化劳动、实践、生产方式等概念建构出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一逻辑缺乏内在的批判性因素。这一缺陷导致马克思不得不从第一重逻辑中来寻找批判动力,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文本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理论结构。成熟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扬弃了这两重逻辑方法,走向一种以客观内在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科学的批判逻辑,这是马克思哲学路径中的第三重逻辑。  相似文献   

14.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哲学的贫困》以后,分工已不再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了。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以分工为轴心而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相对应,在《哲学的贫困》以后,马克思只是在相...  相似文献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家及其理论的虚幻性和颠倒性进行批判,指出意识形态家倒置一切的原因有二:其一,意识形态家的思维方式是唯心主义的观念论,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被颠倒。其二,意识形态家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意识形态家所造就的意识形态幻象只有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才能被认识,只有在消灭分工的社会革命下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6.
申庚科 《理论界》2010,(3):22-23
在马克思的早期哲学著作中,马克思多次使用"实践"概念。《博士论文》中的实践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主义实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是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异化的工业实践,在《论费尔巴哈提纲》中才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实践具体化。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费尔巴哈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实践的态度以及实践概念的侧重发生了转移:从异化的实践到科学的实践,从物质生产实践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日本马克思主义者广松涉编著的《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及相关著作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内在包含了两个充满张力的逻辑向度.第一种逻辑建立在“异化劳动”理论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用私有制来阐释社会分工,从而在道义上批判分工;第二种逻辑则立足于现实社会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以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为主线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使用和把握“意识形态”概念。其一是指意识形态的现实的具体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就是指“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这里的“意识形态”是指抽象的、思辨的、虚假的思想体系;其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也就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探析意识形态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郑悦 《理论界》2010,(7):28-29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与三本著作有密切的关系,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在理论界一般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但从整体上来讲,三本著作标志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贯穿于三本著作的异化理论由于其不成熟性,与马克思确定的唯物史观有很多的不一致之处,但异化理论作为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从这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多对于唯物史观形成有阶段意义的成果。分析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对认识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本文欲从哲学史及文本角度对异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5,(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武器展开了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却放弃了异化论的逻辑构制,转而运用"物象化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地平。〔1〕据此,广松涉先生在《唯物史观的原像》和《物象化论的构图》等著作中有着透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见解。他赞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重大转折的判断,认为"从异化论的逻辑到物象化论的逻辑"这一熟语科学的回答了马克思哲学史上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