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战国策>所录十余篇苏秦、张仪的纵横说辞,乃后学者的拟作,具有鲜明的创作色彩和文学特征,实为精心构制的"纵横家言".它们既是纵横说辞的典型样板,也是供后学者研习纵横术的出色范本,还可看做支撑各<策>的主干.细加探究,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2.
一 2000年5月,徐庆全先生在<纵横>杂志发表<丁玲历史问题何以反复>(以下简称<反复>),对1999年8月<纵横>发表的拙作<文艺界改正冤假错案的我经我见>(以下简称<拙作>)作"辨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论诗术>晦涩难读,全文开头一段就是道难题.解读这一段不仅得将其放到全文脉络中,还得参照亚里士多德其余作品,甚至柏拉图的作品,如此获得较完整的视野,从而能从这一段初步理解<论诗术>的修辞、论证及意图:<论诗术>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编织的一个故事,即作诗;并以此教热爱智慧的人如何作诗.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组成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理事会主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于2008年10月11-12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会议专门组织了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座谈会,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柳欣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30余所院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西北大学学报>、<经济纵横)、<财经科学>等10余家杂志社的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诗学"与"国学"——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名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诗学>一书的书名译法晚近十年出现争议.文章通过辨析认为,<诗学>的书名不应改译为<创作学>,而应改译为<论诗术>,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诗论不是如今所谓"文艺创作谈",而是其城邦学的一部分,恰如我国古代的<诗>学,并非"文艺创作"学,而是"国学"(政制学)的源头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睡虎地汉简<算术>和<九章算术>、<张丘建算经>中的委输算题的特点,利用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岳麓书院秦简<数>、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等材料提出推导其术文的复原方案.并用睡虎地秦律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探讨了这类算题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律令中的程.  相似文献   

7.
<颜氏家训>是我国家训里程碑式的著作.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此书当作是一部传授望子成龙术的家庭教育的开山之作.本文主要从书中所体现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颜氏家训>积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里有计算矩形、箕形、圆形三种平面图形土地面积的算题,涉及大广术、启从(纵)术、里田术、少广术、圆面积割补术等计算方法,其中大多数算题亦见于<九章算术>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也有些算题仅见于书院秦简.这些关于面积的算题反映了秦代土地面积计算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高津孝先生在<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对文化多样性的规制>一文中指出:"研究过往的社会和文化时,一旦失去面向现代的视野,研究本身就往往容易沦为研究者的自我陶醉."(<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页96)20世纪以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各种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文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乃至心理学纵横交叉,恰是古代文学研究引入现代视野的最好说明.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太平经》的“解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方术,在民间社会中十分流行.汉代典籍<太平经>对此多有载录.本文诠释了"解除"概念的基本内涵,指出<太平经>中"解除"所指之对象大抵可分为四种性质--解除疾病,解除灾厄或愁苦,解除生人之承负或过错,解除"重复"之厄、断绝注连死亡等;结合汉代的有关考古材料,侧重论述了<太平经>中第四种含义之语境下"解除"术的施用情况.最后,鉴于"解除"术与"建除"学说具有密切联系,本文简要介绍了<太平经>所载"建除"学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不能正确说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法律与政策混同,这种现象在法学领域是"泛法律化",在政治学领域是"泛政策化",两者具有相同的问题属性。产生泛法律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错误的政策观念,对我国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之间的现实关系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并且习惯于把政策策略化;一方面是不能从功能价值、工具属性和主体分析上将法律与政策区别开来,导致法律的矮化。法律规范在一定意义上构成政策空间的制度约束,政策空间即政策主体进行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在严格的法理逻辑上,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该属于政策的范畴。"行政法治"是指合法的行政,而不能解释成用行政法去行政。  相似文献   

12.
印度政府与纳萨尔派之间的冲突已长达近半个世纪,它涉及革命与发展、反叛与镇压、变革与维稳等对立命题,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红”与“绿”的矛盾。印度政府主要采取军事手段遏制纳萨尔运动,不断加大军事财政投入、强化国家安全部队并利用私人武装等。地方政府在反纳萨尔实践中采用的军事组织和策略主要有“灰狗”组织、“和平行动”、“特殊警察”以及伪遭遇战等。军事遏制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它未能彻底根除纳萨尔暴力。纳萨尔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它在本质上是一场基于意识形态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3.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蕴涵的理论主题是对空间生产政治现象形态的批判.他考察了空间生产与政治的关系,认为空间生产与政治是互动机制:政治影响空间生产,空间生产执行政治功能;其理论方法是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阐释空间生产政治化的悖论及其克服路径;其功能特质在列斐伏尔看来,要拒斥空间政治霸权,就要凭借总体人和身体革命实现空间政治权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能够展现政治意识形态和空间生产的互动效果,其中蕴涵着对日常生活微观领域的考察,从而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今世界的许多人来说,用“民主”一词冠名现代西方政治体系,已经成为某种日常言语习惯。但这种用法并不恰当。严格地讲,现代西方国家的治理结构,既混杂了若干“非民主”的成分,更安装了一些“防民主”甚至“反民主”的部件。因此,出具一个简单的“民主”标签,不仅会误读现代西方政制模式,而且会淤塞思考大国善治问题的理论通路。事实上,今天被一并归于“民主”名下的文明政治成就,有许多来自别的政治传统,譬如“共和”。所以,应正本清源,在逻辑意涵和实践效能两方面给“民主”减负,重申“民主—共和”的互补型关系,而不能听任政治言说变成“民主”的单声道。  相似文献   

15.
论"三君"     
东汉桓灵之际 ,窦武、刘淑和陈蕃被天下士人尊称为“三君”。在三君中 ,“不畏强御”的陈蕃是清流派士大夫官僚的代表 ,是党人集团的政治领袖 ;窦武则以外戚的身份成为政治权力的靠山 ;宗室刘淑则为党人集团精神信仰的依托。以“三君”为领袖的党人集团的形成 ,是延熹二年以后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在皇权已经异化 ,不能代表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情况下 ,以“三君”为代表的党人集团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建构自己的政治权威和道德权威 ,以维护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如果说党人集团的政治权威在皇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话 ,那么他们所建构的道德权威却远远地超过了皇权 ,并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西周的"德治"思想是在周人天命观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一套针对以周王为首的高级贵族的政治统治思想,它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政治概念,反映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早期国家政治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合作化小说作为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小说,存在着多种话语形态。为了突出和强调政治话语的权威地位,遮蔽、压抑和扭曲历史话语与人性话语,采用的话语策略之一就是对人物话语的去势与整容。所谓“去势”是指有目的地压抑、删改那些符合人物性格却不符合政治话语或叙述需要的话语,主要方法有通过外力使人物适当沉默和让人物自我去势、自我否定。“整容”也可叫做“包装”,具体又可以分为大手术与小手术、浓妆与淡妆两类。小手术或淡妆是指离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算太远的包装,大致合乎情理;而大手术或浓妆则完全不顾人物思想性格的逻辑而让人物说一些他不会说或不愿说的话,结果使人物面目全非。常见的办法包括阐释型整容,即人物说出一段话之后,叙述者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作出一种歪曲性的阐释;以及在直接引语中偷梁换柱,对所谓正面人物进行拔高、对所谓反面人物则极力丑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当时《客观》和《观察》杂志主笔储安平的论政时文,展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对1947年前后国、共、自由主义阵营三方和美国政府的观感与析评,以及藉此透递出的政局变迁信息。储安平的观察表明:作为社会政治变迁动力的边缘势力逐渐走向中心和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实际政治运作,也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政治走向;既是正统衰落、边缘上升的表像,也是这一表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新的党章提出"两个先锋队"思想不是要把党改造成为"全民党",而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20.
"失海"渔民是伴随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和海洋战略转变所出现的新弱势群体。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失海"渔民的经济收入下降、政治权利缺失以及文化资本不足,其社会地位处于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