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八世纪,相当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兴起了一个雄据一方的政权,有的称之为“南诏国”,有的称之为“南诏政权”.这个南诏,以云南西部的洱海区域为中心,历时达164年之久.(公元738—902年)那么,南诏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呢?就我目前看到的材料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南诏是奴隶制社会.如有的说:“南诏国家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奴隶所有制,它是南诏国内各种生产关系的主流.”有的说,南诏是“唐代我国西南地区继吐蕃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奴隶主政权”.有的也说:“南诏是公元七至九世纪在云南出现的一个奴隶主地方政权”.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南诏的社会性质“是还带有原始社会成分的早期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
一、说“诏”公元七至九世纪,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兴起了一个雄踞一方的政权.有人把它称为“南诏国”,有人则称之为“南诏政权”.关于南诏这个称谓的由来,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其后,见于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现把两书所载,转引于下:《蛮书》卷三说:“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姓蒙”.(向达:《蛮书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第67页)《新唐书·南蛮传》说:“夷语王为诏……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新唐书》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0册第6267  相似文献   

3.
《南诏德化碑》与先秦经典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德化碑》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从文学角度对《南诏德化碑》作者的创作动机,碑文与《左传》、《诗经》等先秦经典文学的对照,论述其受先秦文学影响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诏社会性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史料及前人已有研究 ,认为对南诏社会性质的认识 ,很难就所谓“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片面阐释就得以完整说明。指出其社会性质函盖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准军事制度的主导地位、城市封建领主制出现、奴隶制的发展、封建等级制的兴起等五个特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周社会性质,目前史学界争论的问题,主要是西周是封建社会、或者是奴隶社会的问题.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有理论问题,有史实问题,有方法问题,似乎一时尚难遽下结论.现在我阐述个人的看法,主要是从这几年对少数民族社会考察和研究中涉及的资料来进行讨论.我们有了这些资料,也就可以不“言必称希腊”了.现分几个问题,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卖淫”这项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有人说是“社会的祸害”,因此必须予以禁止;有人则说是“社会的慈善”,因此必须使之合法。究竟孰是孰非,请看此文。  相似文献   

7.
军事是南诏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深入分析南诏时期的军事风尚、军事职官体系及军队组成,以揭示南诏军事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南诏的社会与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确判断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就其为整个社会服务,为全民所享用来说,国有经济具有公有制的性质。”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国营企业,从所有制关系上考察,是半公有制的新型所有制。”以上两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一种转化形式,没有丝毫公有制的性质,下面就此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严打”的进一步深入,“黑道”(黑社会性质和黑社会组织)泛起。如何看待社会生活中的涉“黑”案件,现在理论界、实务部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只存在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不存在黑社会组织犯罪;有人认为黑社会组织犯罪漫画赤社会组织犯罪等,真可谓仁智各见。作者的观点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是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组织成立需具备根本属性和其他属性;黑社会性质组织除了具备定性因素外,还需同时具备定量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上计制度在我国实施很早,秦汉时期已形成较完备的制度.汉代并颁布有专门的法规<上计律>,直到明清期还在实行.关于战国秦汉时期上计制度性质的问题,到目前史学界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问题不少,有人认为上计制度是一种会计制度,有人认为上计制度是一种审计制度,还有财政管理说,等等.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出土资料证明, 上计是述职报告,上计制度是考核制度.上计文书具有注重修饰和内容全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试析南诏的语言段伶南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权。它在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土语的地区得以巩固和发展,其语言观及语言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问题。以史为鉴,或许对我们认识当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益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南...  相似文献   

12.
从"西南夷"叟(嶲)、昆明、部落到南诏,作为"族群记忆"的一些"口头传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从父系氏族时期至奴隶制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现象,具有揭示文学发展规律的价值.南诏统一以前,南诏统治者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援引族群原有的九隆神话标明自己的神圣出身,并为了证明自己是得神意、得天意,出现了"祭铁柱显异"的故事.佛教传入并逐渐代替原始宗教以后,南诏又把阿育王子嗣与九隆神话联姻,"祭铁柱显异"的故事便增加了"观音三化"的情节.进入奴隶主制社会以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意志感情逐渐出现部分分裂,族群记忆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南诏,是以村寨保护神"本主崇拜"的对象扩展到平民阶层的形式以及相关的传说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3.
阿嵯耶最先见于云南地方史料《南诏图传》,但从史源、史料真实性、南诏佛教具体内容等方面来看,不能认为《南诏图传》所说是真实的历史.从南诏历史来看,南诏具备强大国力和独立政治后,欲与唐约为兄弟或舅甥,却被唐中央根据《春秋》大义,要求像以前一样向唐奉表、称臣、贡方物.南诏为了使自己较以前有更高的地位,一方面淡化其受唐朝支持和受汉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表达南诏与印度文化有密切关系,以便抗衡汉文化.阿嵯耶是南诏在试图建构足以抗衡汉文化的文化体系时创造的“梵名”,是南诏处理其与唐关系时,力图争得与其国力相当的政治地位而创造出来的洋标签.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台湾和香港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大陆少数民族的专著,如台湾出的《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么些研究论文集》,香港出的《昆明东郊的撒梅族》、《南诏大理国史》(上、下册)等,有十几部之多,对研究白、彝、纳西、回等民族的历史、语言、民俗、宗教、文化变迁等各方面都颇有价值。其中,谢剑博士著的《昆明东郊的撒梅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一书别具一格,令人注目。此书是近四十年以来国外及港台地区人类学家第一  相似文献   

15.
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有了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经济实惠。1988年,中央决策部门作出了“闯价格关”的决定和行动,以“承受力”最强的广东为“闯关”的先行兵,但却出现了抢购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抢购现象呢?有人说是物价双轨制的必然产物,有人说是基本建设投资过热,消费膨胀的结果,亦有人认为是群众的“不健康心理”,不理解改革,把改革与涨价看成一码事;也有人认为是钞票印多了,发多了,等等。据不同看法,提出不同治理处方。我认为,必须对机体作全面检查,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治理。  相似文献   

16.
唐初忙于统一全国,无暇顾及西南的经营,与南诏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进入武则天时期,吐蕃对中国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抵抗吐蕃的侵扰,唐朝不得不联合南诏的势力,因而采取支持南诏统一的战略方针。当南诏强大以后,围绕着争夺爨部的问题,唐与南诏引发了冲突,使得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逐渐复杂化,最终影响了唐朝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南诏建立后,结束了西南地区长期纷争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与唐中央王朝的联系,经济文化繁荣,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由于长期坚持不断地学习汉文化,到唐朝后期南诏已经是"礼乐具修,车书必会",由原来落后的蛮荒之地,变成了"馨香礼乐之域"。南诏的书面文学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多具有唐代文学的风采,不少作品流传内地,深受好评。南诏大理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南诏、大理国史研究尚缺乏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仅以掌握的文献史料开展零星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应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要搭建两个研究整理平台:第一为南诏大理国史料平台,第二为南诏大理国史学术研究平台;其次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南诏史论纲、大理国史论纲;最后撰写出系统完整的南诏史、大理国史,将其研究成果提高到新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知道世界上最威猛的摩托车吗?有人说是哈雷·戴维森的巡航摩托车,有人说是川崎的"火神2000",有人说是本田的"Valkyrie Rune",也有人说是凯旋的"火箭Ⅲ"。这些都是摩托车界赫赫有名的车型,其制造商绝对具备设计和制造超级摩托车的雄厚实力。然而,  相似文献   

20.
《南诏德化杯》立碑目的是南诏史研究尤其是南诏与吐蕃关系研究中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讨论南诏人当时为何要立此碑,应重视此碑所记内容。分析碑文,可以看出所谓南诏立此碑是为了向唐表明背唐投蕃是迫不得已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从碑文所记来看,立碑是在为阁罗凤歌功颂德的同时,向吐蕃示好,表明其继续维持与吐蕃结盟而与唐保持对立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