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策略型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定价和库存决策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假设残值固定不变,且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不同的是,本文考虑了顾客的异质性以及残值由清仓期库存决定这一特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且清楚零售商将采取残值定价策略的情况下,零售商可以通过数量保证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期望利润,降低库存订货量。在考虑顾客异质性的条件下,当零售商采取估值定价策略时,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成正相关。并且,存在一个唯一的阈值点,当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高于这一阈值点时,估值定价策略优于保留价格定价策略,反之,则保留价格定价策略更优。  相似文献   

2.
考虑由两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且两个供应商以一定概率发生供货中断,基于供应商供货发生中断的四种情形,分别对零售商实施相互转运策略、单向转运策略和不转运策略下建立最优订货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比较了三种策略下零售商期望利润和订货量高低,并分析相互转运和单向转运策略下零售商期望利润和订货量与转运价格、转运成本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算例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三种策略下,供应中断概率和其它主要参数的变化对零售商期望利润和最优订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易逝品零售商缺货时顾客不愿等待会造成缺货损失的问题,建立了两零售商的多销售阶段预防性横向调拨和订货模型。首先,通过该模型得到了构成预防性横向调拨策略的调入与调出阈值函数,并用以刻画一个零售商库存状态与该零售商剩余销售阶段及对方库存状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阈值函数的结构和性质,并证明了两零售商的订货纳什均衡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每个零售商无需考虑对方的预防性调拨策略就可以通过事先制定的调入与调出阈值来控制自身库存。当调拨价格变动不大时,预防性横向调拨的存在使得两零售商可a以不对订货量进行调整。另外,订货与预防性横向调拨之间的策略性替代关系使得当调拨价格较低时,零售商倾向于增加订货量来控制库存;当调拨价格较高时,零售商倾向于使用预防性横向调拨控制库存。  相似文献   

4.
丁松  但斌 《管理学报》2012,9(9):1382-1387
针对生鲜农产品销售期内存在的期初期末销售量大而期中销售量小的现象,将零售商单销售期划分为三阶段;考虑顾客到达服从强度随机的非齐次Poisson过程,单位顾客购买量受产品价格和新鲜度影响;引入风险偏爱系数表征零售商的风险偏爱程度,着重分析产品新鲜度衰变系数和零售商风险偏爱系数对订货决策的影响,给出不同风险偏爱系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结论表明,考虑零售商风险偏好和新鲜度衰变速率影响的订货策略,更能体现生鲜农产品的特性.最后用数值算例描述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为零售商私有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问题,其中零售商进行信息披露和战略库存决策,而制造商则决定合适的批发价格承诺契约或动态契约。通过对比分析信息披露与不披露两种情形下不同定价契约的博弈均衡决策及供应链各方利润,发现:零售商在实际市场规模小于其均值时披露需求信息、大于其均值时不披露需求信息;无论零售商是否披露信息,制造商通过使期望利润最大化,始终会选择动态定价契约;信息不披露条件下,若单位库存持有成本大于某一阈值或实际市场规模小于某一阈值,零售商则不会持有战略库存。最终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的披露决策总能使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增加;且信息不披露条件下零售商第一阶段的订货量以及战略库存持有量都要高于信息披露情形,而制造商两阶段的定价始终小于信息披露情形。  相似文献   

6.
考虑退货价格的易逝品供应链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以批发价格为零售商提供一种易逝品,零售商再以零售价格将产品销售给顾客;零售商以一定的退货价格回收顾客的退货产品,制造商对零售商的顾客退货产品及销售季节结束后的剩余产品进行回收,零售商的退货价格不仅对产品的需求有影响,而且对顾客的退货率也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了需求不确定环境下顾客退货及制造商回收的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简单回收顾客的退货产品和销售季节结束后的剩余产品并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而基于回馈与惩罚策略的制造商回收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后,给出了供应链协调下的模型优化方法,并以数值实例计算了易逝品供应链协调下的最优退货价格和最优订货量,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变动对最优退货价格、最优订货量和集中式供应链最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单个供应商和同一连锁企业的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无缺陷退货问题。在随机需求下,假设零售商努力水平与无缺陷退货率成反比,以及两个零售商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库存转运,建立了期望收益决策模型。通过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零售商订货量及各方期望利润,确定了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和最优努力水平,并提出了改进的差异化回购契约,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差异化回购契约能够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
考虑期权合同供应链的零售商订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旭 《管理科学》2006,9(3):17-23
文章讨论了面向随机需求的两个独立的零售商.由于生产提前期长而销售期短,零售商通过期权合同从供应商订货.在销售期初,零售商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与另外一个零售商进行期权交易来调整自己的库存.讨论了期权交易对零售商最优订货和最大利润的影响,得到考虑期权合同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是期权交易价格的增函数.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高于不进行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当零售商面临相同的市场结构时,存在唯一的最优期权交易价格,并且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高于没有期权交易的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当零售商面临相同的正态需求分布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和最大期望利润是需求相关系数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一个基于短周期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两个销售周期内,市场容量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了在承诺定价合同和动态定价合同下,零售商使用战略库存策略和战略缺货策略的条件,以及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研究发现,战略库存策略和战略缺货策略在两种定价合同下都可能存在,产品所处生命周期和持有(缺货)成本的大小对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利润起着决定性作用。战略库存策略在产品处于发展期时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第二期批发价格,但战略缺货策略却不具备议价效果。同时,当第二周期产品市场容量变化不剧烈,且持有成本较小时,零售商在动态定价合同下使用战略库存策略可以同时提高供应商和零售商利润,进而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零售商在动态定价合同下使用战略缺货策略同样可以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但当供应商决定供应链成员间的定价方式时,战略缺货策略始终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及一组顾客组成的单周期供应链系统。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两次订 货机会,零售商根据第一阶段的订货情况及市场信号,对需求信息进行更新预测,确定第二阶段是否需要补货。首先,通过分析顾客购买与退货决策,确定产品的最优零售价格与退货价格。其次,对零售商的订 货策略进行研究,以两阶段利润之和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引入服务水平约束,确定了零售商第一阶段和第 二阶段的最优订货量,并探讨了市场信号和服务水平约束对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及期望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目标服务水平设定较低时,零售商的订货策略与不设定服务水平约束时的情形相同;但是无论是高目标服务水平还是低目标服务水平,若二次订货时点上的市场信号为低值时,零售商无需二次订货,而若此时点的市场信号为高值时,零售商需要进行二次订货,目标服务水平的高低将对第二次的订货量产生影响。最后,证明了基于差别定价的回购契约能够实现上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需双方将物流服务联合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共同承担运费的情形,探究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寄售库存两类库存管理模式的引入对供应链运作及合同设计的影响。分别在传统的零售商管理库存、仅引入寄售库存的零售商管理寄售库存以及同时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寄售库存的供应商管理寄售库存三种模式下,构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主导、供应商和零售商跟随的序贯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所有模式下均衡的订购量/寄售量均存在且唯一,并探讨了均衡结果随零售商运费分摊比例、转移支付价格两个关键参数的变化。横向对比三种模式下的均衡结果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结果,发现: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下的均衡订购量总是低于零售商管理寄售库存模式以及集中决策下的结果,而其他库存管理模式下的订购量并非一定低于集中决策下的结果;不同库存管理模式下,均衡状态下的订购量/寄售量及供应链总的期望收益大小关系取决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类边际(毛利)贡献率,从而表明,供应链环境下,上下游成员企业的收益结构、盈利水平等对于库存决策及库存模式的选取有重要影响。此外,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不同库存管理模式下的均衡订购量与集中决...  相似文献   

12.
We consider a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multiple retailers who receive replenishment inventory to satisfy customer demand of the local markets. The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of the network is defined as the opportunity that one retailer's excess inventory can be transferred to satisfy other retailers’ unmet customer demand due to stock-outs. A general modeling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optimize retailers’ order quantities under any possible flexibility level of a stylized two-s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We apply the framework to formulate and solve the transshipment problem of a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hree retailers. Six typical flexibility levels are investigated to make the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firm's profit performance under three ordering quantity policies: average demand, newsvendor order quantity, and optimal order quantity. We find that the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are complements to the firm's performance. The ordering policy with newsvendor ordering quantity can perform fairly well with moderate flexibility leve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ptimized ordering policy with full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13.
在零售商存在资金不足和顾客需求随机情况下,以报童模型为基础,针对变质品构建了供应链金融问题和ACC支付模式(提前支付Advance、现金支付Cash和信用支付Credit)相结合的零售商订货模型,即零售商与供应商、融资机构合作条件下的模型。研究表明,零售商会随着最优订货批量和最低期望成本的增加和降低趋势,进而调整订货量,从而规避供大于求的风险,最终降低总的期望成本。同时供应商可以适当调整支付比例,让零售商来分担坏账和商品变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制造商的资金收益率大于零售商资金收益率的情况下,以报童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资金收益对回购契约的影响.系统预期利润变为与批发价相关,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了满足零售商参与约束、同时使系统和制造商预期利润取得最大值的契约参数.与不考虑资金收益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不同的是:订货批量大于相应批发价下不考虑零售商参与约束的最优订货批量;若零售商的保留利润一定,则回购价增大;回购价可以大于批发价,批发价可以小于制造商的边际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具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建立了权衡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CVaR)的均值-风险库存优化模型,给出了离散需求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高保守性和非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低保守性的两种鲁棒对应。针对不确定需求分布,在仅知历史需求样本数据情况下,应用统计推断理论构建了满足一定置信水平的基于似然估计的需求概率分布不确定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上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凹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其与原问题的等价性。最后,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和样本规模对零售商最优库存决策及其运作绩效的影响,并给出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两个目标权衡的帕累托有效前沿。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似然估计的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零售商库存策略具有良好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需求分布不确定性对零售商库存绩效的影响。而且,历史需求样本规模越大,鲁棒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运作绩效越接近最优情况。进一步,通过对比发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虽然保守性不同,但在最终库存策略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时变供需环境下,即市场需求为斜坡式时间函数及补货率依赖于市场需求情境下,探讨了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中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首先,根据商业信用期和零售商补货周期的关系,分两种情形构建了零售商库存模型;其次,根据零售商的库存模型,证明了其最优解的存在,并给出相关的命题和算法来求解零售商的最优库存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来论证文中的有关结论。研究发现: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短时,此时市场需求仍处于增长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减小,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减小;当供应商给予零售商的商业信用期较长时,此时市场需求已趋于稳定期,随着市场需求稳定时间点的增大,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和年费用也逐渐增大;当供应商生产与市场需求依赖性逐渐增大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逐渐增大,最优订货量及年费用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单个制造商和零售商所组成的广义按订单装配式供应链,在上游多个供应商不确定的零部件(或商品)供应以及下游客户不确定的需求的环境下,首先分析基本模型中团购前后的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润变化,然后提出了团购的标准模型和协调模型,并比较三种不同的团购模型对各成员以及全局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和仿真数据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自发的团购基本模型总是对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的好处是有限的;由制造商主导的团购标准模型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优于团购基本模型的,但有使得零售商甚至制造商自身受到损失的可能;而集中决策下的团购协调模型能够提升全局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实现渠道的帕累托改善,但协调的效果会受到团购客户组成结构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在需求随机且允许延迟支付的情况下,如果零售商的销售款不足以清偿应支付给制造商的货款,制造商将承担一定的回款风险。对此,以报童模型为基础,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建立了延迟支付下的批发价契约模型。分析表明,如果需求分布是IGFR,那么对于一定的批发价,零售商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制造商的预期利润是批发价的递增函数。制造商根据零售商至少应获得的预期利润来确定批发价。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但这是一种系统利润分配缺乏柔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入供应链融资结构因素,在传统库存管理模型基础上,研究零售商在面临随机市场需求情形下考虑股权和债权等融资方式的订购策略,建立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的最优订购模型,利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解,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分析了债权融资比例、价格成本比例系数、销售价格、订货周期、回购价格、进货价格、缺货成本、库存成本、以及融资利率等因素对最优解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数值示例深入探讨具体市场环境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债权融资比例、价格成本比例系数、进货价格、订购周期、库存成本与零售商订购量存在负相关关系;缺货成本、回购价格、销售价格与零售商订购量正相关。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零售商订购行为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其库存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易变质产品在带运输时间的二级供应链中的订购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在有限计划期内,为补充下游分销商发出的订单,上游制造商以一定的生产速率进行生产。由于产品运输给分销商时需要花费时间与成本,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分销商的订单得不到及时补充,只有当制造商的库存量达到最大时,才将产品运输给分销商。目标就是确定最优订购策略使得整个系统的总成本最小。通过分析成本函数的特点,证明了2种特殊情形下最优解的存在及唯一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最优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