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地级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的单元划分、限制开发区两难、多规冲突等问题,通过"多规融合"构建了主体功能区三级分区框架,一级分区对接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二级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划分市级主体功能区划,三级分区将国土的自然状态划分为四类空间单元,应用于丽水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使主体功能区的框架性、基础性、约束性和政策性落实到基层行政单元和国土空间层面上。  相似文献   

2.
日前,新疆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3类,着力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农业战略格局、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疆主体功能区布局. 《规划》明确,重点开发区包括天山北坡、南坡城市或城区及县市城关镇和重要工业园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限制开发区指不应或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指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及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是实施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国土空间的"区域"和"要素"特征认知,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理念认知和规划实践发展进行梳理,认为主体功能区无论是思想理念、划分对象还是实施手段都紧密围绕"区域"型国土空间的定位来展开。以"区域—要素"统筹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规划实施过程存在"区域—区域"衔接不足、"区域—要素"传导不畅等问题。未来其制度的完善重点应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现有区划、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对外全文发布。这个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了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大格局”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开发模式。《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山地空间"平原化"建设现象,选取延安南部新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格局下城市空间构成模式的思路。在对区域山脉、水体、淤地坝等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区域生态格局保护与山地城市空间的适应性营建需求,提出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格局保护的分析方法、保护策略和利用措施,以此尝试构建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山地生态格局特征的山地城市空间构成模式,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向山地空间拓展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以四川省181个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2004年数据为依据,运用统计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分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由此可见,主体功能区有4种基本类型: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周玉玉  马晓冬 《城市》2013,(3):57-61
一、引言"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实质是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需求旺盛的区域承担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规划》指出,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它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相似文献   

10.
毛锐 《现代妇女》2014,(12):240-240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现阶段主体功能区开发存在的主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发区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就财税政策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多规合一"经历了自发探索的初级阶段、全国响应的中级阶段、机构改革的高级阶段后,当前处于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已经成为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过程的框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必须发挥"多规合一"的规划整合机制,依托"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促进规划审批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建立整体与分步有机结合的"多规合一"实施体系,最终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时动态更新的目标。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多规合一"将以全局性的战略眼光统筹规划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注重多学科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王印传  曲占波 《城市》2011,(11):10-13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可见,主体功能区有4种基本类型,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相似文献   

13.
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新 《城市》2011,(8):3-5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质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它构建了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了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构建了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4.
适宜地貌是山地城乡聚落生态建设的首要条件,而当前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所沿用的区域地貌学方法,其视角为"从空中俯瞰大地",其结果不仅与人的实际感受存在较大差别,更缺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性,难以有效地指导山地聚落生态建设。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基于地貌基本形态分类视角向"站在山下观山势(更符合人的实际感受)"的人居视角的转变,通过分析相对高度和坡度两大地貌基本形态分类因子与生态环境及城乡聚落建设条件的相关性,在寻找地貌基本形态分类与山地聚落建设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关系中,构建出:以相对高度为一级分类因子,以坡度为二级分类因子的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方法,有效地引导城乡聚落的选址和聚落建设用地的选择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张红喜 《城市》2016,(1):76-7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理念与精神, 2014年浙江省开化县启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 增强区域整体生态功能, 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以开化县为例, 在全面考虑开化县生态优势、 顺应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 确定开化县主导产业发展重点, 以期达到生态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最终实现生态功能区经济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这对探索生态功能区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协调融合, 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为支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国土空间高品质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为研究对象,立足现状—战略—空间—布局的技术逻辑方法,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探索生态型小城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通过分析隆安县作为国家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意义,识别隆安发展现阶段发展的背景与优势,提出从构筑生态本底保护、区域协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及空间格局优化角度为隆安县筑牢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支撑,实现国土空间保值增值。本文探讨生态格局引领小城镇高品质发展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绿色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日前,《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问:《办法》印发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答: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等划转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震重灾区涉及到四川嘉陵江、岷江、沱江之发源地的多个生态亚区,一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包括水源涌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农、林产品提供和人居保障功能.而作为蕈要水源涌养地和水土保持区的四川地震重灾区的这些生态亚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该区域的环保设施、生态系统和环境监管能力造成了极大损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分类(搬迁撤并、城郊融合、集聚提升和特色保护)的要求,以典型的山地县域重庆市巫溪县为例,从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和历史人文等指标体系中筛选12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快速精准识别村分类.以通过评审的村布局方案中随机选取170个村作为实验样本,以特色保护类为参照组,回归模...  相似文献   

20.
黄光宇先生是我国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研究的开拓者,在山地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有着极深造诣,其学术思想对现实山地城乡规划具有极高的借鉴与指导价值。山地城市生态系统较平原城市具有更高的环境多样性、系统敏感性与功能复合性。文章从回顾黄光宇先生对山地城市环境问题及生态特征的基础认知与研究入手,尝试从自然资源综合评定与生态环境保护、山地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塑造,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管治三个方面,解读黄先生针对山地生态特征的城乡适应性规划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案例,文章进一步阐释了相关规划规划思想的落地应用:地方营建与适应性规划、整体格局导引局域规划、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共轭规划控制。通过黄先生相关学术思想回顾,希冀同行展开更多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