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琰 《国际公关》2024,(3):106-10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侨务资源大国。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华侨华人不仅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还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也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核心力量。要鼓励海外华侨华人积极继承、传播中华文化,充分利用独特优势,积极参与海内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继承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人街是海外华侨华人传统文化认同的坐标。日本唐人街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弘扬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并且传播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能。  相似文献   

3.
《华人时刊》2004,(1):29-29
意大利上海联谊总会(COHUNITA’DI SHANGHAI IN ITALIA)是在意大利登记注册的公益性的民间社团联谊组织。其宗旨是联络旅意上海籍华侨华人的乡土感情,推动与旅意中国其他地区联谊组织和旅意各华侨社团的联系、交流,进一步弘扬爱国爱乡、团结互助的精神,传播中华文化和独特的海派文化,广泛团结中国其他省市籍的华侨华人,加强与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友好交往,为加强旅意华侨华人和世界各地同胞问的联  相似文献   

4.
中国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他们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树颇丰。从华侨到华侨华人及其当代移民侨情的转变,相应的推动了国家和政府间不同时段的侨务和侨务政策,进而产生侨务公共外交。本文拟对我国侨务公共外交研究作一述评,望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侨务公共外交现今发展的面向和价值,以及探求侨务公共外交的新途径和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广大中华儿女厚重的集体记忆。春节庙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缘起和发展,源于华侨华人的文化自觉、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当地多元的文化氛围。参与主体多元化、春节文化符号场景化和记忆媒介实践多维化使春节成为当地民众的共享节日,这形塑和重构了华侨华人群体和阿根廷民众共同的集体记忆,促进了文化交流交融。春节庙会不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和阿根廷实现价值观共通共享的过程。春节庙会传续和弘扬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推动了以团圆为核心的家庭价值观在国家之间共通,以“和而不同”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在群体之间共享。春节集体记忆是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亦是推动族群价值构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锡新区侨务部门坚持与中心合拍,与大局互动,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先后举办或承办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近10场次,接待华侨华人参访团20多个,引进或达成项目30多个,引进创业领军人物和团队40多人,获得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10项,在高新区这块热土上激情唱响了新时代的"侨之歌"。  相似文献   

7.
华文教育是我国侨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对海外华侨华人青年施行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它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要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贯穿于教学和管理中 ,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同时 ,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 ,对华侨华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其方式方法既区别于国内的大学生 ,又不同于纯粹的外国留学生  相似文献   

8.
近代华侨的爱国主义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而不断升华。由亲宗族爱故乡向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停顿地发展是其鲜明的历史特征。与祖国人民的爱国救亡斗争始终紧密相连,相互支持,内外团结战斗是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弘扬中华文化,吸取当地民族的优秀成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是其独特的特征。当代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呈现了一些新特点,但海外华侨华人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移民不断注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使得华侨华人文化呈现中国的新文化精神.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新时期华侨华人文化由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变迁,并将继续秉承中华文化价值观,从自在的文化向自觉的文化转变,华侨华人文化将架起中外友好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海外粤籍华侨华人人名地名(简称海外粤侨人名地名)广泛分布在以东南亚、北美为代表的世界各地,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外交等内涵,具有华侨华人在海外创业、做出巨大贡献、传播中华文化、再现华侨华人历史等意义;以地名作为永久性纪念的价值,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底气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挖掘、利用这类地名资源,钩沉其空间路线与分布,复原海上丝绸之路史,为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华人时刊》2011,(1):80-81
2010年,我们南京市侨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侨务优势,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侨服务,努力为"十一五"圆满收尾,酝酿"十二五"全新开局作出贡献。围绕中心发挥独特作用搭建对接平台,推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我们承办了"2010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物联网南京人才项目洽谈会"、"2010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新医药南京人才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侨务思想是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 ,邓小平重新肯定了广大侨胞的爱国性质 ,并从此出发 ,把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外华人华侨队伍看作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同时 ,他又认识到 ,要充分发挥广大侨胞的积极作用 ,不能仅靠侨胞的爱国热情 ,还必须切实关心、保护侨胞的利益。邓小平侨务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处理侨务问题的行动指南 ,是充分发挥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作用的重要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随侨务考察团赴意大利访问,先后拜访了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威尼斯地区华侨总会、佛罗伦萨华侨联谊会、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以及中国驻意使馆参赞、《欧华时报》等,对意大利华侨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侨务思想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它既紧扣华侨华人的现实和中国需要发展的实际,又体现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战略眼光。其所富有的新鲜时代内涵就是突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将侨务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贯穿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如"海外关系"是"好东西"的论断极大地推进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独特机遇论"使对外开放战略更加有的放矢,"华侨爱国论"壮大了对外开放的力量。邓小平根据"侨"情,开辟对外开放的窗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便侨、护侨措施有利于对外开放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战略的强大历史背景,中国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其发展目标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观念。中国梦是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成果。中国梦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理解中国梦战略的民族文化特色,弘扬“中国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中国梦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反对复古主义与虚无主义,科学地对待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公共外交"已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外华侨华人拥有居住海外和人数众多等多种优势,他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形象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途径帮助他国民众了解真实正面的中国,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和民俗活动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独特和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海外华侨华人进一步扩大与当地民众的交流与沟通,他们在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中,将继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海外闽南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闽南侨批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了闽南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闽南侨批流露的汉语情结,凝聚了闽南侨胞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书写的奋斗人生,彰显了闽南侨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构筑的家国观念,表明了闽南侨胞对家国一体同构观念的政治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华人时刊》2008,(5):83-83
我市各级侨办坚持以"经济侨务"为主导,以"服务侨务"为途径,以"和谐侨务"为目标,紧紧围绕南通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推动"两个服务",在涵养侨务资源,发挥独特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五年来,全市接待华侨华人、港澳同胞4000余人(次)、团组140余批,分别是前五年的2.8和3.7倍;直接引荐海外投资项目17个,引资总额达3.47亿美元,达前五年的7.8倍。市侨办在本市和文化部联  相似文献   

19.
在中巴政治、经贸关系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软实力在巴西不断提升,中巴在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吸引力与影响力增加,中国国家形象得到改善.其中,巴西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巴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巴文化交流;展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介绍中国发展模式,促进中巴经贸交流;理解和支持中国国家方针政策,宣传中国和谐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增进中巴政治理解与互信.我们既应该重视也应该巧妙地运用华侨华人这一资源,努力构建中国、华侨华人和巴西三方共赢的局面,提高中国的影响力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4月11日下午,参加"第六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的近百位侨领来到江苏进行访问。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在省政府会见了以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刘锦庭为首的杰出侨领代表。李学勇在会见时说,本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