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式研究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提出了造园"有法无式"一说起,已经广泛为园林学界所接受。在其他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中,还可以看到"无法而法"、"一法多式"等说法。本文试图梳理"法"与"式"的词源、含义,剖析有关学者对"法"与"式"的表达,探讨中国园林法与式的关系,以期促进对中国园林法式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依据的史料主要为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一直与相对较为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理解和表达上的疏离。这在以陈从周的《说园》为代表的"园林文学"中达到了一种契合:以文学方式表述园林研究成果,亦将园林研究成果文学化。其中影响广泛且重要的论断之一就是关于"造园有法无式"的论断。本文试图将之置于陈从周园林学术的视野之下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3.
<正>自近代开始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历史的研究以来,法式问题一直贯穿其中。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丁氏《营造法式》抄本,成为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的缘起。学社成立之初即设法式部与文献部,足见法式研究的重要。首任文献部主任阚铎在校勘《园冶》之余撰写《园冶识语》,在其中提出掇山"有法无式"之说,后陈从周先生又提出造园"有法无式"说,成为中国园林研究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此说  相似文献   

4.
将借景置于陈从周先生"造园有法而无式"的论述背景下,考察了关于借景的"法"与"式"的含义,及其在造园文献及实例中的表象,并比较了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不同情形。可以发现,中国园林的借景可称之为"有法无式",而日本园林则发展出借景园林这一类型以及样式化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5.
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  相似文献   

6.
傈僳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构成的定中结构有两种不同的语序,即"名+形"式、"形+名"式。这两种语序构成的复合词及短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和语音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从语序类型学角度,结合语料深入分析它们的语序形式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伴侣(A版)》2013,(11):52
记者搜集、整理了网络上传播较多的有关睡眠的各种说法,请教睡眠及神经内科医生,以辨别其真伪。说法一:近几年,有人开始提倡"分段式睡眠法",即将睡眠分摊到一天不同时间,而不是一次性睡足8小时。比如,先睡上3个小时,醒后做些事情,然后再睡3个小时,这样可以使人们睡得更少却能保持精力充沛。专家:并不提倡"分段式睡眠",因为夜间睡眠一般有5~6个由浅度睡眠到深度睡眠周而复始的  相似文献   

8.
"法"与"式"是中国传统园林及叠山设计营造研究的重要命题,二者分属不同层面,又关系密切。对叠山之"法",需从历史风格角度认识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的差别,以及从实践营造角度认识物态与过程中的各种类型之"法",研究中可借鉴"类型学"的方法。对叠山之"式",要认识到"有法无式"的特定内涵与历史现实中"式"的明确存在及其一定的合理意义,并且在与"法"的关联中、合目的性的灵活运用中加以深入理解,"模式语言"的方法可以用于总结与实践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总有一些"腌菜致癌,没营养"、"腌菜含有大量防腐剂,有害健康"的说法,让很多人心生疑虑。请看两位专家为大家揭开腌菜的营养和安全真相。冤情一:腌菜都富含亚硝酸盐,是导致癌症的元凶。腌菜大致分为盐腌菜、暴腌菜(把蔬菜加点盐腌几天,入了味有了脆口就吃的腌菜)、酱菜、泡菜、酸菜和韩式泡菜等几种,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发酵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有人生益寿三宝之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道家老子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二是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乃人生之三宝。追根寻源,两种说法从不同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修身养性之道,延年益寿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宗族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在革命话语的影响下,宗族被当作落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加以批判;而人类学家弗里德曼则以功能主义为方法总结出以"祀产"为核心的中国宗族运作模式。历史学家科大卫等结合历史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取径,提出"入住权"的概念和"宗族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控产机构"等论断,显示出超越功能主义的具有整体历史视野的宗族研究学术路径,是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逻辑出发的历史人类学宗族研究的一种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陈英 《职业》2007,(18):94-95
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可取性.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是"问题教学法".笔者认为,要保证"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种说法是,人老了总会有脑血管问题,脑溢血、脑梗阻等等……难道人老了就活该得病?当然不是!谈到脑血管病,北京宣武医院教授凌锋教授骄傲的说:"我父亲95岁,母亲85岁,两个人都没有脑血管病。"凌锋教授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她公开了《防脑血管病生活三法则》,这就是她父母远离脑血管  相似文献   

14.
传媒(这里指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近些年来愈益受到人们广泛而深切的关注。现在有一种说法(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称传媒为列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大传统权力之后的第四大权力。这种说法虽略显夸张,但就其事实上的影响和作用来看,亦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此,人们对它的种种关注便不能认为是多余的了。从1967年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到现在的“第四权力”说,这其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模塑、造就了传媒今天的形象与品格。传媒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须臾不能离开…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人,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从文艺复兴算起,一是从启蒙时代算起。由前一种说法,现代人是人文主义者;由后一种说法,现代人是启蒙人。其实,这两种人可以合成在一个整体形象中,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起点,而启蒙主义则是资产阶级转向革命并“夺权”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遗泽,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代之后就消失了,这其实是民间"富不过三代"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家族跨越了这样的陷阱,历经数代依然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比如人称"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钱氏家族,近代就出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外交家、三位大科学家、4个国学大师、5位政协副主席以及数十位院士。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在他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在继承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批判了他的理论,并且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他对弗洛伊德的发展在于论证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历史本性,引入了"额外压抑和操作原则"这两个术语,而批判则在于认为弗洛伊德"非压抑性本能是不可能存在"的论断是不合理的,只要能够推翻操作原则,实现"性欲向爱欲的升华",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建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文如其人"大抵有两种代表观点,一是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一致,二是强调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一致.虽然"文如其人"的反例大量存在,但总体说来,古代文论家们大多还是倾向于肯定"文如其人"的说法.这种肯定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关,还受到儒道两家"贵真"理念的影响,同时还在于古人普遍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人格的真实显现,并具有如实反映作者人格、气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艳 《职业》2010,(3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恰当地对职校生运用思维训练的方法,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实效. 一、分清同异训练 例如,职高教材中<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被称为"三记",同为写景散文,引导职校生进行比较,并归纳出三者的不同:从表达方式上,<游褒禅山记>有叙有议; <石钟山记>叙议之外,还有描写;而<登泰山记>只有记叙和描写,没有议论.  相似文献   

20.
"闻香识女人",一个浪漫的说法,可以引发一份美妙的遐思。在彩市中,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女人手气香",彩票也爱"眷顾女人"。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有人经过调查后认为:在买彩票的方式上、选号的直觉上、以及情感与理智等方面,女人确实有长处。心理学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在消费观念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男人往往不太看重小钱,花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