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执政为民的价值信守、民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其内在逻辑上,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遵循,执政为民和民生为本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基础,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目标和归宿。"四位一体"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逻辑结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逻辑体现在它的形成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不断应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现在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接续发展了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刻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中展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清晰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建党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具体实践不断进行守正创新,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我们党的一贯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牢记初心使命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属性,在不断应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意识具有关心百姓的积极因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民本意识,体现在重视人民利益,强调德治的民心作用和注重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实践逻辑,接续发展了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为积极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改善全球治理及抗击新冠疫情等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赋予全新时代内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赋予唯物史观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其三个核心命题即“三个代表”,分别运用和阐发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文化理论和人民历史主体理论,并以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是其对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宗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早期基层工作经历、主持福建和中央工作经验的实践养成;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之中。其价值意蕴在于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彰显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6.
韩振峰 《中华魂》2004,(12):37-38
今年9月,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演讲发表60周年。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有机融合的光辉典范。这一重要思想形成以后,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其主要经验为以马克思主义为建党思想、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成功经验表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更加有效,必须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打破了以往宗教、抽象化思维,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实现条件。后疫情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应从经济、制度、人民中心、生态、全球治理等方面来实现,进而推动疫情防控治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基础上,在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其内涵体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三个层次.在实践中,这种人民观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民"二字贯穿于报告的始终。报告中使用"人民"一词多达203次,字字句句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方面来把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的人民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具备严密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的思想理论体系。从理论逻辑上看,它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坚持与发展,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历史逻辑上看,它体现出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之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从实践逻辑上看,它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哲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多重批判,恢复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揭示出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深刻阐释了人民主体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探讨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意义,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今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现实价值和丰富内涵,也有助于从理论维度透视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将民生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之下,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追求的最终目标,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形成了以解决民生为导向的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史,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再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大力推进民生建设,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最先也最彻底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由此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远东局派来的人心目中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选。从这一点上说,在近代中国"研究历史最有成绩"、"最彻底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堪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党,是以唯物史观来指导自己行动的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的成功和不成功的经验教训都表明了唯物史观的颠扑不破。回顾历史经验教训,更有助于我们坚定地坚持并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以回应和顺应当今时代呼唤,以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相对明确和比较详细的阐述,标识着其唯物史观的萌芽,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与现实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流派、观点或思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理性批判,成为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历史性出场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复归人的本质、和谐人的关系、变革现实运动等方面进行的共产主义思想初步阐发,不但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哲学基础,也为今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叶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1):5-8,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有其逻辑必然性,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借鉴和创新是其生成的历史逻辑;对新时代实践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其生成的现实逻...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又离不开人的实践.由此可见,"三个代表"蕴涵着以人为中心,以民为根本的理论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且这一人学底蕴只有与现实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其思想特质蕴含于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统一之中。人民至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在当代的集中呈现,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调的坚守人民立场、弘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其实现路径必须遵守唯物史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8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归结为八个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华民族能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傲然挺立于世界东方,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