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人园林作为文人诗意栖居和养生实践的空间载体,其空间营造不仅注重劳形固精、赏心悦目的形体颐养,更侧重以诗书画境和文人价值观为内核的心神怡养,是中国健康园林的典范。文章以传统文化和医学理论“精气神”为基础,构建中国文人园林健康思想的解析框架,并以网师园为例,通过空间的理性分析和诗画吟咏的感性解读,从空间营造、园林居游和诗情画意三个层面,阐述文人园林在涵养人体之“精气神”方面的重要价值。研究对以健康为导向的园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即健康园林不仅关注环境营造,更注重诗意居游方式和人文情思在康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意境是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园林小品对于融汇和营造园林意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设计者们运用组织、组合、布局等的艺术手段,通过对园林小品精心布局,把空间环境和景致融合起来,赋予了园林空间脱俗的魅力,园林意境也在园林景观"景到随机,不拘一格"的灵活性中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3.
卢福永 《职业》2011,(26):137-138
园林环境的生态含义是植被建植。园林植物服务的主体是人,环境景观效应和改善人的生理健康、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此相对应的环境,也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园林树木建植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双重价值,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丰富园林植物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陶冶人民的思想情操,提高全社会文化艺术修养、行为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相互融合与和谐的统一氛围。  相似文献   

4.
云峰寺作为西蜀寺院园林的典型代表,其师法自然的空间处理手法对景观空间的营造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分别对空间布局、序列关系及园林设计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西蜀寺观园林的造园特色,旨在继承优秀传统园林文化,古为今用,为寺观园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岭南园林萌芽于西汉时期,营造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岭南造园活动及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因其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岭南园林已发展成为我国三大地域代表性园林艺术流派之一。本文概述了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著,分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园的审美特点,认为园的主题的确立与消隐是审美心物场逐渐转变的外在表现;造园手法是知觉组织原则的综合应用;园林题咏唤起了"心"与"物"的同型,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意象,促使着审美经验的完形。研究认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文人园林意境的生成,但在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审美知觉差异方面较为不足。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我国的古典园林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达到的最高境界,它同样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与灵魂所在,它是情景交融、主客观结合的一种产物。本文试图分析和探讨承德避暑山庄所具有的意境美的内涵以及其具体的营造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的发展,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园林的发展,是其中瑰丽的一笔。中国的园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它的产生,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体现。了解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比较南北园林不同的特点,感受南北园林中特殊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9.
冯金 《现代交际》2013,(12):58-58
中日两国的园林同归于东方园林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园林影响着日本园林,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日本本身文化、历史的过滤与消化,形成了现如今具有独特日本特色的园林艺术态势,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本文就二者之间存在的鲜明特征差异作出比较,并对其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议瞻园的造园与中国古典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濛 《城市》2003,(6):54-56
世界上的园林风格最典型的有两种,即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两种造园风格之所以有很大不同,究其本源是因为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体系与文化传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观点。西方园林是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其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的是人工美。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它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再现自然山水,强调自然美,而且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古典园林的意义在于与古为新,在"养生"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今,探索养生思想与造园的关系是以其现实价值进行古典园林研究的一种途径。通过资料分析与比较研究,重点阐述两者在四方面具有相关性,即养生思想与造园主体同源,养生思想与造园发展脉络相合,养生是造园目的之一,养生思想影响园林要素营造。从文人园林养生思想与造园的相关性角度,对古典园林于"养生"的现实意义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15—18世纪欧洲传统园林轴线空间从生成、探索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空间结构,从内向孤立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过程。本文以具有时代先锋性的15—16世纪意大利园林、17世纪法国园林和18世纪英国园林为代表,归纳并总结了园林轴线空间形态与功能、轴线空间与建筑关系、视线与围合边界的关系、造园要素的处理等方面的演变,试图剖析演变过程中轴线空间对多种单元空间和造园要素统一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梁若宜 《城市》2011,(11):45-47
中国艺术门类气息相通、血脉相融。诗词、书画与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互为参考,以诗入画,以画人园,使中国园林充满诗情画意。中国园林中极为突出的江南园林宛如一幅幅生动立体的水墨画,令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留下了珍贵的诗篇和画卷。可以说,凡是名垂中国艺术史册的画家都与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园林为他们提供了生活起居与艺术创作的美好环境,他们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又推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在乡土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如何营造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的传统场镇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15.
刘锐 《现代交际》2010,(6):71-71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并独特的范畴,古典园林意境则是意境创造的典范。正是对意境的不断追求与创造,才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而傲立于世界园林之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理水是中国古代园林造景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传统园林独特的造景模式,又蕴涵了现代视角下风景园林的科学特性。对古代园林理水的思想和方法从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水利功能的结合、与自然基址的协调、与水质保育的协同、与水景工程的统一。总结了中国古代园林理水所具有的科学特性:整体系统性、有机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株园林树木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和形状,有些是伞型,有些是扇形,既丰富了人们的眼界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人们遮阳避暑。园林树木种植布局以及树种分配对园林建设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风雨作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气候要素,其声景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声源、空间环境、接收点三个方面,结合风、雨声景的实例分析,探究风、雨声景的营造手法。声源方面,风雨多借植物以发声,仿乐器设构筑物而发声;空间环境方面,常以声源围合接收点,其他材料提供反射声;接收点上,建筑多设大面积花窗,接收点的空间层次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共园林是城市风景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研究公共园林的文化背景、目标功能、营建途径、审美范式等,对于补充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指导当前传统城市风景的保护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公共园林在宋代城市文明的演变下迎来鼎盛,并在地方官府主导下形成了显明的政治经济目标取向和空间体系化、功能兼容性、营建定式化的特点,且其与城市水利、教化场所、风水格局等共融的生态智慧经验,奠定并影响了元明清时  相似文献   

20.
园林中有一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就是构筑物,它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几乎与园林景物相等,很多园林造景郝是围绕建筑展开的,而构筑物与环境景色相互映衬才别具一番风味。建筑的墙、门窗、廊都成为与自然景物形成绘画效果的工具,借用这些工具巧妙地,形成园林中特有的景物风格。通过微妙的细节安排,用构筑物与自然对话,抒发造园师与园主复杂的思想情感。这种内外渗透的表现手法也使风景园林的空间变化更加丰富,发挥了亭台楼榭赏景抒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