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两制在澳门实施十年来,内地与澳门在法律文化方面交流与融合呈现出剔除殖民主义色彩、融合步伐加快等特点。澳门与内地具有共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同沐民族认同意识,共享儒家伦理光芒,理论上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全球化与区域化潮流等都为内地与澳门法律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基础与条件。判例制度、审计监督与法律渊源规范化、法律教育普及与法律双语化可以成为今后交流与融合的契机与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发展带了新机遇。本文借用新韦伯主义思想家帕金的"文化缓冲区"理论来重新看待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定位。澳门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缓冲区"作用。在当代,澳门搭建了中葡文化交流的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沟通桥梁,但也面临着定位模糊、人口规模小、文化融合浅的局限。由此,本文主张依托国家战略发展的新机遇与澳门的历史传统资源,将澳门定位为中葡文化交流的"缓冲区",以中国文化为主,协调多元文化共存。具体包括建立横琴文化交流试点、支持民间文化交流的协调力、激活文化产业的创造力。澳门的人文交流功能将对地区的人文交流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9年澳门回归后,随着法律框架下的国家融合,澳门与内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及近年来澳门经济的发展,澳门人对中华文化及中国的国家认同得以增强,但与此同时,由于澳门移民所带来的族群社会结构变化以及澳门对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融入不断加深,使澳门的文化认同面临着新的一轮整合问题,文化认同更加多极化,并且受到西方文化更为强烈的挑战.这一切直接影响到国家文化在澳门的主体地位,进而影响到澳门从法律框架下的回归到文化意义上的回归这一个国家整合的深层次进程.因此在当前,应当强化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主体性认同.  相似文献   

4.
王玉珍 《北京纪事》2016,(12):64-65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普及京剧艺术,在文化部外联局的关心支持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与澳门基金会共同签署了两个5年的文化交流演出合作协议.从2010年至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先后7次组织京剧演出团赴澳门进行交流演出,走进澳门大中学的校园,普及京剧文化,受到澳门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和澳门基金会每年一度的京剧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澳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还被列为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扶持项目.  相似文献   

5.
澳门有近50万人口、面积不过23.5平方公里,却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历史角度来看,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特殊地位,其在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一度成为中国人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窗口,成为内地对外文化联系的一个通道,也成为西方文化人进入中国的一个桥梁。澳门作为21世纪的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社会区域,其在现实角度上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澳门作为一个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经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回归后在“澳人治澳”的基点上制度转型及其与…  相似文献   

6.
澳门回归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回归10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取得全面进步,民生得到较大改善.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澳门回归的10年,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10年.澳门的成功与澳门特区政府有效管治、积极施政分不开;与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一个新起点,面临新的挑战与巨大的发展机遇,相信澳门未来发展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前 ,澳门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口岸 ,而且也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从 16世纪起 ,一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内地 ,观察、学习中国文化 ,并经过他们的传播 ,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介绍到欧洲 ,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中国人民也通过澳门这一窗口 ,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 ,经过长时期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澳门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1998年7月24日,温哥华卑诗大学礼堂,嘉宾云集,“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北美分会”成立典礼正在这里举行。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联副主席、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理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市政局议员伍淑清发起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担任基金名誉赞助人。基金自1998年2月成立以来,组织了“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团”活动。分期分批组织青少年到中国内地参观学习、交流访问、开阔眼界,增加对中国内地的了解,认识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今年…  相似文献   

9.
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明清时期,中国政府长期禁止外国妇女进入大陆,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澳门是外国妇女来华的惟一寄居地。澳门主要成为中西妇女文化交流的窗口。这种交流,有自发的流播,也有自觉的学习,并且是双向进行的。澳门的中西妇女文化交流,还有着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社会变迁的忠实见证者。中国洋泾浜语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澳门,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蔓延到内地,它经历了澳门葡语、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语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和正规英语教育的普及宣告了中国泾浜语的消亡。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的洋泾浜现象以特定的贸易用语等形式存在于当代社会。洋泾浜语和洋泾浜语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反映出自明末清初以来,中西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层面的交流与冲突,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澳门歌手黄伟麟正式加盟中唱广州颂今音乐工作室。这是首位踏足中国流行乐坛的澳门歌手,同时也标志着他是有史以来首位加盟内地唱片公司的港、澳、台歌手。而能在1999澳门回归之年与内地的唱片公司签约,不但对黄伟麟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对整个中国乐坛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签约后的黄伟麟推出了他在国内的第一张专辑——《澳门恋曲》,主打歌以澳门回归作为主题,扣人心弦,仿佛一股春风吹暖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表达出了中华儿女盼回归的心愿。同时,整张专辑也表达了澳门人对99回归的渴望及回归后安居乐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从民国初年开始,内地佛教界为推动僧伽制度的改革,积极开展了汉藏佛教界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不仅缘起于佛教界自身发展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且与宗教文化所赖以存在和交往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此时,西藏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不仅推动并加强了藏传佛教研究,而且也增进了汉藏僧人的相互了解和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汉、藏文化是中国对其他少数民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两大主流文化。它们之间也有着相互的交流与影响,但古代汉藏文化交流多限于汉藏交界区域或马茶贸易的经济领域。近代以来,以藏密为主的藏文化受到内地知识界的热切关注。经过九世班禅、诺那活佛等藏密高僧及内地信众太虚、能海等人的努力,藏密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南京和武汉等地的知识群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甚至还传播到港、台及海外华人社会,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影响力的"藏密东传"运动,推动了藏文化在内地的传播。在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藏密东传"使中国汉藏两大主流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加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推动港澳人心回归的角度,全面梳理了港澳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港澳文化创意产业有别于内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在机制、政策、空间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布局产业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创意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福是中华文化交流活动的最早楷模和典型代表,他开启了中国文化外向传输与探索的先河。徐福的文化探索与传播活动,是出于他对暴政恶行的反抗与斗争,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还表现了他对外在世界的自觉探究,这种勇敢的探究行为正是代表了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生活的本质特征。他所从事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以和平的方式展开的,在不同文明的积极融合中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徐福的文化探索活动对于中国文化的探索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张骞、玄奘、鉴真直到郑和,都用"动态和谐"的理念进行文化探索与传播活动,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模式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香港——1997”曾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这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澳门——1999”也将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为此,本刊开辟了“迎接澳门回归”专栏,展现了澳门回归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祖国在陆、港澳台、世界各地引起的反响。 这个专栏将报道:中国政府关于澳门回归问题的方针政策和中葡两国为此达成的协议在澳门贯彻落实的情况;澳门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焦点以及澳门人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动向、变化;澳门与内地与世界交往、交流、合作中的事件、故事;外地人士去澳门参观访问考察探亲办事中有意义的经历与感受;澳门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等方面相关情况及由此产生的变化、思考…… 稿件要以事实报道为主,小中见大,新鲜生动,具有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图文并茂。该专栏从本期开始,持续到1999年12月,欢迎海内外朋友赐稿、指正!  相似文献   

17.
宽带网的日渐普及为数字娱乐成为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新途径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数字娱乐模式的介入定能有力地扩展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空间领域和交流途径,构建一个两岸青少年思想交流的新平台,开辟两岸青年联系沟通的新窗口。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喀文化交流合作在3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双方多次签署了政府间的文化协定,双边文化互访日益增多,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愈发频繁。但同时中喀文化关系也面临着民间文化交流不够、文化协定具体执行不力、中方缺乏主动性、中国对喀麦隆文化艺术研究不够等诸多问题。为切实推动中喀文化在新时期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强调民间合作、学术界的参与及加强政府投入外,建议在喀麦隆成立中国文化中心,并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培养一批喀麦隆汉学家。  相似文献   

19.
澳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货币银行制度有明显不同 ,本文从货币发行、银行体制、银行监管三方面着手 ,对澳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有关法律规定作了比较和评析 ,认为澳门、香港在长期市场经济活动中建立的比较完善的货币银行制度 ,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祖国内地在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进行调查,系统研究了澳门长者对医疗援助服务的需求情况。结合现有文献,探讨了长者在内地的就医方式、原因与所遇困难,并对长者医疗援助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一半长者需要相应的医疗援助服务,尤其是生活照料与家政服务,以及紧急救助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目前还得不到普及,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传播不广与经济费用昂贵。通过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医疗援助服务需求的影响,提出了澳门与内地特别是广东在医疗体制和养老服务方面开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