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研究现状当前,我国关于寄宿制条件下的研究基本上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努力改善住宿条件,精心布置住宿环境,让学生住得舒心;优化校园环境,开展有益活动,让寄宿生玩得开心;严格规章制度,学会生活自理,让寄宿生生活得称心;学习帮助辅导,让寄宿生学得有信心。例如:2000年上海市教科院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保定社会学学会经过两年多的积极筹备,于1990年3月4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保定市社会学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学会的领导机构。郗光为名誉会长,陈连生为会长,胡学中为秘书长。学会共有会员64人,理事45人,常务理事25人。学会下设3个研究室:一是农村社区研究室;二是城市社区研究室;三是军政军民关系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30例犯罪少年的调查分析张炳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相当复杂,有个体心理、生理的关系,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医学行为科学学会1990年组织上海市少年管教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心理学会一些专家、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亲环境行为量表对贵州省12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对新生态接受程度较高,亲环境行为频率较高;大学生新生态范式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公领域在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私领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公领域、亲环境私领域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举办,陕西省行为科学学会承办的第四次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西安市召开。出席会议的共36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近二百篇。这是我国开展行为科学研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王爱兰 《城市》2008,(4):53-56
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和进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生态城市研究和建设实践.1984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1986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2000-2010年土地违法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违法用地行为的空间及时序特征。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违法用地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违法用地行为在空间上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特征。从时序变化来看,我国违法用地行为蔓延态势明显,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这受政府政策调控和土地制度调整的影响较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①加强土地国情教育,强化政策宣传;②土地执法要有重点,不能有误区;③政府加强督导,实行责任问责制;④规范土地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违法用地行为的空间及时序特征对于认清土地违法的态势及其严重性,提高土地执法与督察的工作效率,节约公共管理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业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阐明了未来人才的四大要素:一是学会认知,掌握了解世界的工具:二是学会做事,掌握工作技能;三是学会共同生活,掌握历史传统的精神价值,学会理解、尊重和控制冲突;四是学会生存,开发记忆、推理、想像、审美、交流、领导等各种能力,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1996年,21  相似文献   

9.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开发的重要方向,其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是评价城市地下空间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影响研究的文献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文献数量及城市发展背景,梳理研究历程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继而结合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视角,讨论现有研究中的主要路径与手段;随后对空间环境影响要素进行梳理,根据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影响行人行为心理的地下空间环境要素体系,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行为需求与情感需求。最后总结当前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影响这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研究对象单一、研究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针对长期停留人员影响特性研究、视角多元化交叉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建成后的地下空间环境评价进行反馈与长期监控,为今后地下空间环境的设计、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旅游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主体,大学生环境意识有人类中心环境意识、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分为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对324名西部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和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共处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人类中心环境意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以自然为中心的环境意识,保持伦理约束下的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改变大学生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促进绿色出行的重要举措,已有诸多研究分析建成环境或交通需求管理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但大多数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准确分析建成环境、交通需求管理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协同效应,能够为促进我国大城市绿色出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和精准施策依据.本文基于当前研究现状,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交通需求管理与出...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社会学学会成立于1981年3月23日。学会有会员120多人。有“家庭教育”、“家庭婚姻”、老年、青年、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各成立了学会,它们与社会学会在学术活动中相互合作交流。 该市社会学会成立几年来,根据社会学在我国重新恢复、创建的特点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环境行政听证程序是指环境行政主体对环境资源实施管理、作出影响相对人重大权益的环境行政行为前,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作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行政听证制度己被许多国家采用.自我国法律中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行政听证制度已涵盖了诸多行政领域,为推进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年在厦门大学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环境行为特征.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合人口学特征和经济特征探讨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具有选择性,其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明显多于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环境意识是大学生私人领域环境行为最有力的预测因素.环境意识越高,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越积极,但环境意识对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可见大学生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具有自愿性,而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具有被动性。  相似文献   

15.
探寻农村大学生成功适应学校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对10位来自湖南省S县的农村大学生的大学经历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个人特质上,成功适应的学生具有理性自信和坚毅的个人品质;在行为上,成功适应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大多实行的是"先学习后社团"的战略;在外部环境上,成功适应的学生所面临的是包容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研究进一步发现,个人特质、行为与环境在农村大学生学校适应上呈现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关系。个人特质是行为的维持因素,行为的结果进一步影响个体的信念;环境是行为的基础,行为也将进一步激活外部环境;大学生的个人特质会影响特定的外部环境,环境则通过示范作用影响人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中国社会学学会举行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费孝通同志让我来参加,我愿意就此机会讲几句话。 中国社会学学会从1979年3月成立后,七年间,为重建社会学,同志们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研究机构,在几个大学里建立了社会学系;招收了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起一支队伍;也出版了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各方面对社会学逐渐重视起来。社会学工作者用自己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环境行为理论和设计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基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综合性环境行为理论:自由意志论、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相互作用论和相互渗透论,着重阐述了相互渗透论的观点以及与其他综合性环境行为理论的区别,比较了工具性观点和精神性观点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差异以及高度技术增长和人与环境研究的差异。基于相互渗透论和精神性观点,论文提出了的综合的设计方法论和动态的设计方法论,并结合研究案例说明了设计方法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5月25日至6月8日,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规划机构,国际的、俄罗斯和区域的青年中心,俄罗斯社会学学会,学生训练和教育社会问题总会联合召开“青年的社会保护:问题和对策”国际研讨会.议题是:1.青年社会化问题;2.当代青年的社会形象;3.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的青年;4.青年政策:经  相似文献   

19.
赵培红 《城市》2012,(9):24-28
"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高速推进,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与之相伴,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承载力研究显得重要而迫切。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的回顾国内外学者围绕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演进、城市承载力及其分要素内涵、评价方法、城市群承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们进行城市承载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穿刺和纹身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被认为是穿刺者和纹身者表达社会认同或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社会心理学者也正在积极地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以求对这一社会行为能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中国武汉、法国巴黎和加蓬利伯维尔三地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穿刺或纹身行为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机;个人的信念对纹身或穿刺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认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这些时尚行为构成了包容不同文化的最优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