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强化港澳台侨青年对血缘、地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发挥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稳步推进。有鉴于此,从文化纽带、文化符号、文化情境等多维度探究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使其从历史进程来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既为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启发,也为推进“一国两制”文化统战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家认同是国家统合的前提,而教育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在香港回归之前,港英政府采取隔断中华文化脉络、推进语言征服、禁止讲授中国近代历史等方式,造成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难题。香港回归之后,公民教育困难重重,造成了部分青少年对国家的对立和抗拒,于是像"占中""港独"等这类闹剧接二连三地上演,对青年的国家认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消除隔阂,促进两地融合,在包括两地青少年交流、香港学子到内地工作、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4.
回归前的港台交流,既间接塑造了香港青年的"大中华情结",也烙下了"反共"的深刻印记。回归以来,频繁交流的港台两地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台独"思潮在部分香港青年中快速传播,甚至形成"以台为师"的"港独"与"台独"串联之势,对当代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造成影响与干扰,急需"拨乱扶正"。本文立足于辩证地看待回归前"台湾因素"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作用,梳理现阶段"台独"对香港青年世代的负面影响,探讨提升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度的"国家经验"之统战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香港因"修例风波"再次进入国际舆论焦点区,并对"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回溯香港历来的运动潮均可以管窥其本土意识背后的国家认同的迷失。历史文化与政经交错是香港青年认同弱化的重要原因,寻求适合香港人,且年轻人认同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香港的回归不仅是版图上的回归,更是人心的回归,提高香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加强其国民身份的认同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文化回归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要完成香港的文化回归,还必须正视回归路上的这样一些问题:香港文化要不要回归、是否已经回归和存不存在回归等问题。唯其如此,以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寻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实现共同的文化理想和整个统一战线的任务为目标,这是用文化统战促香港文化回归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香港青年身份认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香港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随着香港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渐进形成,其个人认同意识、社会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在现阶段仍显出"本土意识"因素。英国殖民统治、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其身份认同产生的原因。要构建香港与内地青年群体的长效交流机制,需构建其共同愿景共创未来的动力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规范。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播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当前应理性面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和劣势,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指导下,选取中华文化资源来满足他国受众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从而使中华文化得到理解和认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以下策略:坚持人际传播是基础,推动文化传播日常生活化;大众传播是关键,突出文化传播的大众化、本土化;拓展群体传播,建构文化体验式传播。  相似文献   

9.
2019年香港爆发暴力示威事件,相关统计显示:暴力示威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以青年为主。香港事态的严重反映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育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场所,香港国家认同教育缺失的背后既有殖民期间遗留的教育问题,又有现阶段学校国家认同教育要素的漏洞问题。加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需要以"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基础,大力发展国家认同教育,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各要素。同时社会、家庭、学校等均是培养和影响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场所,家校社的协同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经济政治发展密切,"自由行"常态化,"一签多行"政策得以实施,内地民众赴港旅游、购物人数不断递增,在两地民众紧密交往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随之增加,而在这些冲突事件中,香港青年甚为突出。笔者认为,认清两地冲突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为香港青年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地互动与香港青年身份认同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社会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具有歧异: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认为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仅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出现过混乱);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泛绿阵营则认为台湾文化已超越中华文化的范畴,"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众多组成元素之一";"台独"顽固分子甚至故意抹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台湾文化是"新生文化";另有一些人认为,文化与政治、与民族认同是两回事,认同中华文化不等于认同"中国"、"中国人",更不等于认同"一中原则"和"两岸统一"。总体来看,国民党、民进党都对台湾文化有"自身特色"和"优越性"不持异义,但在总体认知上还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互嵌式杂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并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边疆的治理效果,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加强文化整合,把民族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之中,以中华文化指导和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出台惠民经济政策、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等措施,以此强化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边疆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有利于民族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青年求学、就业、发展压力日益突出,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倾向和观念,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针对此形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为根据,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宗旨,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强化文化认同,努力践行中华文化;运用网络等新载体、新途径,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文化身份的模糊性始终是众多学者、特别是第三世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而香港作为早期殖民地被迫更早地卷入全球化,文化认同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以香港为例,分析了香港本地文化认同形成的原因,在文化全球化的视角下研究香港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问题,进而探讨了香港文化认同的困境所在,引申出对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普遍困境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国族认同"是超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更宽泛概念。它意指在一个民族国家内部,其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已寻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认同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在诸认同类型当中,文化都起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要实现国族认同,必当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中华国族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构建中华国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并全面、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是实现国族认同的最有效手段。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当前构建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然是在历史长河中对各族文化兼收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近代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合理成分的吸纳与整合后形成的崭新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交往互动中对自己所属群体文化的接纳、认可和归属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在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自觉认同。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流动性增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互联网不良信息加速传播等因素使当代中华文化认同出现危机,从加强教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网络导向作用等方面强化中华文化认同,进而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势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在革命实践中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阐明了掌握文化领导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指明了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策略,提出了要重视知识分子在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研究对国家社会秩序的哲学关怀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维启示。在文化认同理论视域下,儒家文化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演进中文化认同的向导。在清末西藏边疆危机严重的情势下,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是以创新的儒家文化为向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清王朝国家认同的一个典型个案。在新的时代,重新审视历史的过程和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在西藏更好地开展加强"四个认同",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摘要]川菜文化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宣战略的重要组成。川菜文化国际传播媒介策略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地方传播多元主体所认同,但存在着媒介策略整体规划偏弱,川菜企业国际传播媒介对策研究缺失,传播主体对传播媒介选择与传播受众对传播媒介需求错位,川菜外宣传播媒介产品翻译规范滞后等问题。因此,应实施中华文化传播语境下川菜文化美食观的国际传播策略、川菜文化国际传播媒介整合策略、川菜文化国际传播媒介需求调查与反馈策略、互联网络媒介主打策略、川菜文化品牌中外媒体联合传播策略、国际传播媒介产品对外翻译的规范化策略等六大策略,以促进川菜文化从容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统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上的同化力和情感上的维系力,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或人格象征。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从民族和社会政治角度来说,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不断地抬高孔子的权威地位,积极重建以儒家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价值信仰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这些单一民族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确立了其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文化属性。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有大批民众陆续移居海外,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他们中华民族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精神母体的中华文化,为这些海外游子提供了智慧源泉、情感藉慰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