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历史水系的保护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炜 《城市》2006,(2):37-40
一、中国城市历史水系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多依水而建,历史水系曾经是古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稳定城址、促进工商业发展和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城市的历史水系具有供水、调蓄洪水、交通运输、防火、改善城市环境、军事防御、躲避风浪、城市景观等功能.城市水系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生存资源.20世纪以来,由于使用方式不当,当代的城市水资源和城市水空间几乎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水系黑臭淤塞现象普遍,水系沿线空间衰败,城市水系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遭到破坏,而且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遭到跨河盖房、明渠变暗渠、填埋、临河架路等厄运.当年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和金鱼池改造是中国近代以来城市水系从恶化到最后填埋的典型案例.这种短期行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山地空间"平原化"建设现象,选取延安南部新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格局下城市空间构成模式的思路。在对区域山脉、水体、淤地坝等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区域生态格局保护与山地城市空间的适应性营建需求,提出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格局保护的分析方法、保护策略和利用措施,以此尝试构建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山地生态格局特征的山地城市空间构成模式,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向山地空间拓展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乡村聚落根植于农业文明,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根基,其选址与布局、空间组织及形态等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创造出了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多义的空间功能、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贴合自然的空间变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消失了,很多乡村"城市病"的愈演愈烈,这不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从聚落形态与空间功能、聚落肌理与空间尺度、聚落格局与景观变化等层面对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解析,以河北省磁县徐家沟传统村落改造规划设计为例,从传统元素的恢复与文化重建、空间形态与聚落肌理的构建、叙事景观的提炼与空间延展、传统空间与现代功能的结合等四个方面对传统乡村聚落的改造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地域文化特征与乡土环境特色的保持、公众过程的参与和成果的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延伸探讨,力求为传统乡村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寻找到内生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古代城市选址历久弥新,是古代城市文明的重要积淀,见证了古人处理复杂事物的智慧。近百年来,不同领域学者针对古城选址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硕成果。从城市史学、环境适应性、区域城市群体、重点城市等多个视角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后发现:古城选址研究富有成效,实证与比较研究方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系列成果已初步形成学术框架体系;同时,如果加强立场的中立性研究结论会更加客观,如果重视选址工作的动态性研究结果会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不断耦合作用,构成复杂的生态—社会系统,影响着城市的适应水平.近年来,在极端气候、公共卫生等不确定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如何评估系统适应水平成为研究热点,也就必须探索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引入适应性循环理论,阐释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过程,及其对城市适应能力的影响;建立绿色空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增辉 《城市》2014,(9):68-73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段兆广  朱跃华 《城市》2007,(9):54-56
一、引言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是由各种实体(道路、街区、建筑物、树木、广场、绿地和其他设施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城市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有利于缓减城市热岛、降低能耗和增进城市人群健康。然而,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却缺乏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武汉、南京和杭州三个水系发达城市为例,在借助多源遥感和GIS空间数据计算三个中国城市地表温度(LST)及冷岛强度基础上,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树回归方法探究各滨水蓝绿空间形态因子的对城市冷岛效应的影响程度和分布特征,同时有效克服了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揭示蓝绿空间众多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方面的受限问题。结果表明,武汉滨水蓝绿空间的强冷岛效应区域位于东湖、汤逊湖等大型湖泊周边,南京则为秦淮河南岸,杭州则为钱塘江中段南侧和西湖南侧。决策树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起主导作用的景观形态因子也存在差异,不同城市的水域形态对城市热岛影响作用明显。在杭州和南京,水面率和绿地率为主导因子,杭州受其共同影响占72.9%,南京则为61.8%。在武汉,水面率、水域形状指数为主导因子,受其共同影响占63.5%。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及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地是具有一定地理空间(经度、纬度、高程),以土壤为基础,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文地质条件,表生地球化学因素、自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了众多子系统.1972年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的关于土地评价的专家会议认为"土地包涵着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涵着这一领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指出,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它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结果.石玉林强调:"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可分为表层、内层和底层.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响它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所以,土地是指自大气的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空间内的有关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的综合体.一般更偏重于自然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城市观察》2013,(2):145-150
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在多年的防洪排涝实践中,形成一些别具特色的模式:构建立法防涝与环保型混合下水道并重的模式;完善的科学规划与应急保障机制;形成城市河网分洪与排涝设施的多功能应用。我国城市应吸收借鉴世界城市的经验:加强城市防洪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防洪格局;疏浚城市河流水系,科学安排城市排水调度,提升城市绿色面积的吸附能力;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工作,提升市民城市公共安全防灾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气候特征对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虽然现代文明已经发展到可以抵御部分气候带来的灾害,但是在目前所倡导的城市双修、节能减排、绿色宜居,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大背景下,通过城市的空间形态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带来的益处,减少不良气候带来的危害,从而达到生态宜居,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气候多变,在山地气候研究中又以河谷气候变化最为复杂,河谷城市形态受气候及其它因素影响与平原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河谷特征地形的奉节县为例,研究通过城市形态利用较为复杂的局地气候,最终达到建设生态城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气候与能源出发,总结了生态住宅气候适应控制的两种方式,强调了其中被动式调控的重要性,通过解读实例从住宅型体、缓冲空间和表皮系统三方面阐述了欧洲生态住宅的气候适应性,以期为我国生态住宅的气候适应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户外游憩空间是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城市开放空间的范畴,目的是为公众提供开敞性的城市共享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户外游憩空间要考虑不同人群活动的特点,它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就是尺度是否适宜、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治理空气污染正成为改善城市品质的重点方向,对城市多尺度PM2.5时空格局与影响要素的梳理有助于从研究和实践层面加强规划设计对公共健康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全国、城市、社区层面较全面地阐述了不同时空尺度下PM2.5的时空格局特征,总结了土地格局、交通网络、建成环境、蓝绿空间等不同影响因素与城市空气中PM2.5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中国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等重大变局,也是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关键点,北京古都整体风貌在国家政治变迁中也经历渐进式的变化。近代化趋势在城市面貌演变中逐渐显现,这体现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变化、原有街区格局的松动和新型商业街区的兴起等方面,这些变化与当时政治大格局的变迁同步,也是城市市政管理方式和百姓生活空间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1997,(3)
城市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河流水系是人类定居点设立的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在远古时代,诸多定居点的自然形成就证明了这一规律——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脉,没有自然水系存在的地方,人类是不会在那里长久定居的。考古发现中取得的证据表明,亚洲的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波斯湾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靠河流水系而发展,靠水系传播古老文明的几个最早的区域。伴随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建立、连年的征战以及宗教的传播,人类更进一步认识了水系在城市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7.
人居环境视角的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发展都与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的亲水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自古就有傍水筑城之说。滨水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起点,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区域,但也是生态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对其按照自然生态理念进行规划设计,这样不仅能保留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还能防止滨水空间的生物灭绝、洪水泛滥等。由于滨水区的特殊优势,其景观规划已经在各江河区域展开,但其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理水是中国古代园林造景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传统园林独特的造景模式,又蕴涵了现代视角下风景园林的科学特性。对古代园林理水的思想和方法从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水利功能的结合、与自然基址的协调、与水质保育的协同、与水景工程的统一。总结了中国古代园林理水所具有的科学特性:整体系统性、有机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热浪已成为危害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通过气候情景预测掌握未来热浪风险的时空格局,是保证气候适应性策略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型(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对大连城市气候远景预测(2041—2050年)的结果,将研究区域进行热浪风险评估并提出气候适应性策略。结果表明高风险区出现在甘井子区东北部、西岗区北部、沙河口区北部、中山区北部以及金州区中部。基于风险分区气候适应性策略分为两大类:总体策略和分区策略。总体策略包括城市“冷岛”保护和高温避灾场所策略。分区策略则主要针中高风险区展开,重点将高风险区划分为三类策略区,并明确指出气候适应性策略的优先行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