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薛魁国 《职业》2013,(6):32-32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现代技工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本文从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实施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经历,对一体化教学实践应从哪些方面做起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姚曜 《职业》2022,(10):11-13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并提出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胡骏林丽 《职业》2023,(24):57-60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是国家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设置的长学制培养模式。浙江科技学院在开展“3+4”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在政策、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现了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构建和个体培养模式路径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稳步推进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思考及对策,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  相似文献   

4.
胡铁  薛博  郭世春 《职业时空》2008,4(9):152-152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当前,在高职教育面临各种挑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汲取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位要适应21世纪企业、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必须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然而,作为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势必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和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邱云 《职业》2011,(6):55-56
一、课程来源与定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设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冯鸿  林宏辉 《职业时空》2008,4(10):240-240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工程”重要内容之一。《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础知识内容之一,是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农、林、中医药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按照教育部课程建设的标准,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课程建设理念,在《植物学》课程建设中,通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创建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旨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国强 《职业》2024,(3):40-43
<正>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部署,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强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确立“产业+专业”“工作+学习”“学校+企业”3个领域加成融通的教学改革,先后有6个专业参与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设"双一流"大学,就要清晰地理解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定位,理解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大学基层学院中的重要地位。基层学院要优化调整专业以期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要理顺学院党政班子的分工与协作,合理高效地创新行政工作模式。教辅人员要服从一流学科建设大局,支持保障本学院科研教学人员。基层学院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全员强化建设一流学科的意识并积极谋划,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一线     
《职业》2015,(5)
自取得“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成功之后,承德技师学院于近期又推出了“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次“2+5”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瞄准企业工作实际情境的工作能力养成,又结合了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更突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有机的引入和融合,实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胡红燕 《职业》2023,(20):55-58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明确了技工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紧密衔接。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点进行提炼,探索技工院校培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技工学校特别是技师学院加快了一体化教学的步伐,尤其是工学一体化.工学一体化主要是指一体化教学改革是现代技工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单元时间里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的,是一种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新的探索与尝试.为了更好地达到一体化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给一体化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立足于高职院校,按照高等教育分层次培养的目标原理,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淘宝创业人才,对学生因材施教,将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面,综合的分析了淘宝创业人才的经济与社会需求,系统的论述了培养淘宝创业人才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淘宝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高职院校培养新时期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吴樱樱 《职业》2022,(18):49-51
机电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传统重点专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机电类人才。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AHK理念的“1+3+N”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与优化。  相似文献   

14.
莫虎  王文玲 《职业》2015,(3):23-25
本文从深刻认识中职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丰富内涵入手,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抓住四个方面的着力点: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类型定位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优势,开发具有前沿性、一体化、个性化的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凸显基地职业情境性特色;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构筑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精神家园,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永 《职业时空》2009,5(3):81-82
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道路。本文主要介绍了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全方位合作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全面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涂春花 《职业时空》2008,4(11):102-10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根本性问题。国外高职教育的成功取决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江西高职教育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从明确服务对象的定位、完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运作要社会化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始终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作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根本,以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综合素质学分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途径。探索将素质拓展学分与专业课程学分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海波  武子钰 《现代交际》2023,(4):104-112+124
科教融合理念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国家社科项目为载体,在经典“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宏观经济学问题,从分配视角对该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升华我们对于该理论的认识。授课过程中,贯彻科教融合理念,深入探索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的关联,师生之间基本形成了“科研—教学—学习—实践”的立体互动模式,可以使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较大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20.
俞燕 《职业时空》2010,6(5):115-116
从《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出发,提出基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强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大学生自治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一模拟实践教学一社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