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和谐校园文化包括各个方面,把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教学观念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和谐校园文化的背景下,应该树立完善的育人观、以学术为底蕴的知识观、充满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兰州从来不偏僻,若以兰州为圆心,以2500千米为半径画圆,中国基本上都在这个大圆内。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站,东方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兰州少数民族众多,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在包容且多元的文化环境下,敦煌文化熠熠生辉,兰州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外国专家来到这里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是在中国,他最早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艰苦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其中,毛泽东思想对文化的理解蕴含着和谐的光芒,在文化上,注重活力,强调全面发展,推进和谐的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本文试图以毛泽东思想中对文化的理解为视角,解读毛泽东思想中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在这大好时光下生活,除物质追求不断提高外,其精神也在不断的提高,游走在边缘的基层群众文化也回到了文化谱系的大舞台。但群众文化在建设和发展中也表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状问题,提出领导干部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在加强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构建和谐群众文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人际和谐G.M.Chen和Pan(1993)认为所有中国人的目标都受儒家和谐思想的影响,许多传统的中国谚语都反映出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中国人为了达到和保持这样的人际和谐状态,就必须坦率和真诚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要努力避免人际冲突。G.M.Chen(2001:2002)认为和谐是中国文化里面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传承中国白酒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到的酿造工艺,率先打造中国文化酒、年份酒以及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系列酒,携领自然、健康、有机的标志性中国食品桂冠,追求“绿色、人文、科技”的品牌价值…一  相似文献   

7.
李磊 《人才瞭望》2016,(19):35-35
高校是知识、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不同价值取向思想文化的汇聚地,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它在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文化强调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追求崇高道德境界,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其在国家层面缺乏创新意识、社会层面缺乏法治传统、个人层面缺乏自主创新,这会影响青年学生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是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满足了市场和人民对教育的需要。民办高校对市场经济的依赖不可避免的促成了它的市场性和营利性的特点,但公益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为共存关系,具体实践中,要实现二者的关系协调,可以从观念、立法、教育质量、价值观等方面对其予以改善,以实现民办高校营利性与公益性关系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问题。图书馆文化不同于学校文化,它更强调对读者,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建设图书馆和谐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及高校办学水平,对当前构建和谐校园也具有重要价值。高校的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应该体现为主体的内在协调性、文化的兼容并包性、传统的继承创新性以及载体的高雅教育性。这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特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渔猎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对大自然无尚敬畏的生存观、迁徙的生存模式、恬淡和谐心态。笔者认为其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与共”的生态实践观;蕴含着“万物皆有灵、敬畏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蕴含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将我国建成体现和谐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进行支撑,这就是和谐文化。这里所讲的和谐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以和谐作为整个文化脉络的中心,其中蕴含了和谐的思想及价值等。这一思想是指引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中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定,为了尽早的建设和谐社会,就应当有一个明确、统一、先进的文化结构这就应该正确处理好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继承、借鉴与科学创新的关系,强化国民共同体的政治、文化认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和气生财”、“一团和气”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对创建和谐型组织,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蕴含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剪纸艺术变形、夸张的造型与虚实结合的纯朴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现代平面设计应该深入挖掘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发展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植荣 《人才瞭望》2014,(10):87-87
“学而优则仕”这一腐朽的封建意识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核心,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历朝历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官是人们追求的首要职业。  相似文献   

15.
在辽河石油勘探局兴隆台工程技术处兴隆台作业区这个具有光荣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和谐团队中,市场化就业职工、新机制用工、农民劳务工的新型用工群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多年来,充满活力的新型员工在“‘家’文化”中共享“追求成长、营造和谐”的团队宗旨,演绎精彩人生,打造经  相似文献   

16.
101艺术浅析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无论是风格追求,创作样式,还是思想自由,还是媒介方式,都是按着西方的思路和游戏规则来进行的。我们不能总纠结在“符号”和“意识形态”中。我认为这种所谓的艺术应该终结了。可是国人却陷入了另一种尴尬,中国自己的艺术该走向何方?我们怎么样结合自己的文化,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我们应该穿越过去,梦回春秋。看看我们的祖辈是怎样百家争鸣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毁灭恰恰是由工业文明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新思维、新的生态意识上进行调整。生态文明正是在人类消除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困惑和重新思考未来命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人类的创新与进步,必须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如果被人类破坏到不可逆转时,那么文化与文明必将退化和衰亡,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和谐农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慧 《人才瞭望》2007,(11):11-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幅员广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村。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应该在农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基础是不行的。”就目前的中国广大农村的现状来看,经济条件还比较差,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已经出现了发展中的一些失衡,并积累了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持续升温,形成了一系列有益的理论参考。模式是一个凝固化和定型的东西,一个可以被移植、被套用或者是被模仿的东西,是一种静态的呈现。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审视中国问题的角度,中国的发展还不能冠以“中国模式”。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自信而开放的心态批判反思中国问题,使中华文明保持一种应该有的清醒。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文化以及对于这两者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阴阳体系为基础的相当严密的一个庞大的机构,而西方文化则是体系性不强甚至没有体系的一种自由发展模式。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可取之处,在现在学科综合的时代,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