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地名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学是关涉地理、历史、语言、民族等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陕北地名与陕北方言、陕北地名与陕北历史上北方兄弟民族谈了三个问题:一、地名,世代口耳相传,不跟一般字音一起发生历史音变,具有着较大的稳定性,陕北有些地名便保留着古音,不失为研究汉语及陕北方言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陕北在历史上许多北方兄弟民族与华夏族杂处错居,至今尚残留着一些以他们的语言或姓氏命名的地名。三、陕北已出版或待出版的一些地名志,在用字、读音、含义上不乏讹误之处,本文举例性地作了说明、正误  相似文献   

2.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政权的都城,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是我国境内唯一确知的匈奴古城。统万城遗址是匈奴人在历史上活动的见证,匈奴文化特征显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匈奴文化的角度对统万城进行了解读,认为统万城的命名是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表现,统万城的选址体现了匈奴人的自然审美观,城市形态设计则与匈奴的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文化的典型例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加强对统万城的民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名区划初探卢忠,甘华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使用八十种以上的语言。这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各有其特点。本文拟从民族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我国的地名区划,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学者。一、地名区划原理地名区...  相似文献   

4.
青海民族语地名民俗蕴涵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青海高原山峦、河湖等地的民族语名称,揭示青海高原地名的多语种性和各民族语地名共存的现象,显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本文从民族语地名的命名和对自然崇拜的分析中研讨地名与民俗学的关系及有关民族历史、宗教、心理和民俗事象,并说明它们的轨迹和多元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5.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与此同时,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区域文化的象征。城市改造和扩张中造成了许多传统地名消失和新的地名的创改,同时商业文化对命名侵扰,新地名的命名的传统化内涵缺失,指位功能消弱。以历史性、文化性、知名度和合理性为命名的保护原则,并以历史、文化、知名度为评价指标构建量化的评价体系,为地名命名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匈奴语管见     
匈奴是我国的古代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它在大漠南北及中原,先后活跃了五百年。对匈奴民族的族属问题,学术界进行了长期讨论,但至今尚无定论。目前的西方学者中认为匈奴是突厥族的占多数,东方学者大多主张蒙古族说。辨认古代民族,语言是最重要的根据。本文对匈奴单于名号等用汉字音译记载的匈奴语词语,用国际音标将其还原成粘着语(因突厥语与蒙古语都属粘着语),然后与蒙古语做比较,探讨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东汉初年,因自然灾害和匈奴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对内附的南匈奴采取了政治监护、军事防护、经济援助的措施。这种以羁縻、安抚为主的民族政策,对后世历朝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叙论契丹本源于鲜卑宇文部.而宇文部,属东胡民族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大约自首领莫那时起,始居于辽西塞外,经过匈奴、东胡等民族系统间的融合,在十六国时期,宇文鲜卑已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中一支力量比较强大的民族共同体.库莫奚也同出于宇文部中.因此,诚如许多同志所考证的那样,契丹及库莫奚,在风俗文化的继承上,都有诸多与鲜卑或匈奴等北方民族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只能说,契丹与库莫奚的先世,都共出于东部鲜卑字文部这一民族共同体中.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一个重大成就,是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兴起。与汉族史学空前发展的同时,在我国北方和西南建立过政权的匈奴、鲜卑、羯、氏、羌、巴氏少数民族,其史学也取得了接近汉族先进水平的成绩。这种盛况,堪称史无前例。 秦汉时期,匈奴、羌等少数民族已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长期建立过政权,但是,由于他们主要还是过着游牧生活,又远离中原,所以始终未能形成自己的史学。魏晋以后就不同  相似文献   

11.
匈奴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他们就劳动、生息、繁殖在我国的长城内外,大漠南北。其中一部分进入中亚和东欧等地,大部分在五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融合、同化于祖国的大家庭中。他们的活动对中原地区,乃至中亚,甚至东欧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讨匈奴民族的历史,不仅是我国史学界的事,而且成了全世界史学家的课题。本文就匈奴冒顿单于的历史做一点评述,求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西晋初年,匈奴尚与西晋保持臣属关系,西晋则延续曹魏政策,在怀柔、安抚的同时,限制匈奴的发展。八王之乱爆发后,以刘渊为首的匈奴贵族趁机壮大实力,建立政权,最终消灭了西晋,将晋朝势力驱逐出北方。进入前赵后,石勒在北方崛起,前赵忙于在北方的争夺与扩张,与东晋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在此过程中,汉赵政权在国内建立封建职官体系,保护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加速了匈奴的汉化。汉赵政权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却揭开了此后百余年少数民族在北方争夺中原霸主的斗争,同时引起了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犁地区地名繁多,研究其命名特点和性质,可对地名所传承的丰富的悠久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4.
在匈奴起源问题的研究中,过去的学者们惯用“早期匈奴文化”或“前匈奴文化”等概念,用以表示匈奴文化的前身。不加区别地把匈奴本体和别部、真正的原始的匈奴和后加入匈奴联盟的成员混为一谈,因而把许多非匈奴文化的外来因素也都包含在内,导致了在匈奴起源问题上的诸多分歧和混乱。“原匈奴”概念的提出旨在把匈奴本体的族源问题从整个汉代匈奴的族源问题中区分出来,把匈奴核心民族从匈奴联盟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加入和被征服的众多从属的别部中区分开来。“原匈奴”专指真正的匈奴主体民族的前身,“原匈奴文化”指匈奴主体民族创造和使用的核心文化。  相似文献   

15.
俄语地名命名体现了丰富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文化语义作为语义学的分支,同样具有语义的对立统一性质,即稳固性和变异性。俄语地名命名的稳固性是俄罗斯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的反映;俄语地名命名的变异性是俄罗斯社会巨变和政治变革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地区自古与内地就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移是密不可分的,古代在内蒙古活跃的游牧民族中,匈奴人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北方民族最早的国家政权,翻开北方民族文明史的第一页,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纵横有数千条马路,对它命名的来龙去脉作一番考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马路的命名,浸透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的斑斑血泪。英国首先在上海建立租界,美法紧紧跟上,于是英、美、法三国相继在上海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外国租界。上海从此逐渐变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薛理勇、李根发作的《旧上海路名小谈》(以下简称《小谈》)认为:“纵观密布上海十个区的几千条路(除江湾五角场和南市区原上海老城),大多数路名以我国地名来命名,并且路名的方位,大体上与我国地名的方位一致。”①葛放:《上海路名的由来》(以下简称《由来》)认为:“纵向的路名,以中国省份名命之,横向的路名,以中国城市名命之,其方位大体与我国地名、省名方位一致。”②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说明上海路名的起源,首先有必要对上海租界的起源,加以简单的介绍,然后再谈及路名的命名。本文分几部分来叙述。  相似文献   

18.
冒顿单于是匈奴民族的杰出领袖,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迫使汉王朝订立和亲之约,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发动的战争目的明确,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灵活多变,善于以弱示敌,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威慑敌人。对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农耕地区,冒顿单于审时度势,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北方对其他游牧民族的战争,以征服、占领为主,意在统一蒙古高原;南方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以胁迫、恐吓为主,意在获取中原地区的物资和财富。冒顿单于的军事策略的成功实施,把匈奴帝国带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也避免了汉匈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客观上为汉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满语地名是以满语文命名的特定地域空间的名称,是满族民众对其生存环境内物象的命名和指称。吉林地区不仅仅是一个生存环境,而且是一个行政建制,更重要的是是过去一定地域时空内人类文化活动地。吉林地区满语地名研究不仅是研究满语,还是研究民族的发展变迁和文化的传播交流,更是这个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吉首苗族语地名浅析龙和铭地名是历史上各民族根据自己的意志,按照本民族的习惯,用该民族的语言文字,给所在地区的各种地理实体限定的名称。苗族地区的地名,就是苗族的先民用苗族语给所在地区的各种地理实体的命名。本文拟对吉首苗族地区的部分地名,进行一些探索。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