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虽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已经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不符合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规范。所以,探讨以市场化、国际化为要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为了解四川农民增收情况,记者先后前往自贡、遂宁、绵阳等地调研,深切感受到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民的增收渠道日益丰富,不论是传统的种植养殖,还是新兴的视频直播,都切实地让农民生活好了起来,日子有了奔头。我们不妨从一位"网红"农民开始,了解当下农民、农村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池州市17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和100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着眼于探讨在"十二五"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增加池州市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农村消费,以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池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总量提高、消费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在江苏省农民增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收集1990—2007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统计模型,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得出它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安萍 《统计与决策》2006,(22):126-128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状态看,问题不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大,而是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改进思路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桐庐县农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并呈现出家庭经营和务工经商成为收入主体、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等特征。当前,桐庐农民增收具有基础坚实、工业快速发展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农民收入不平衡、农业经营受资源和市场限制等不利因素。建议采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综合效益、发展非农产业等措施促进桐庐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分析"十五"期间农民收入的特点和结构等等,对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农民收入的增收空间和渠道具有指导意义。一、"十五"时期平安县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 (一)农民收入增长快速 "十五"时期平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色种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国外竞争者与国内竞争者之间,在资金、劳动力以及产品等分配方面的博弈.从这种博弈关系中,体现出了我国农民的地位与困境,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是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认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兴安盟是农业大盟,农村牧区的发展事关全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农牧民增收是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的核心.因此,兴安盟委、行署及各旗县市党委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四个转变"、打造"四大基地"的总体目标,切实贯穿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主线,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绿色、有机、特色种养业;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建设步伐;以实施"3338工程"(即到2015年建成3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30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中草药、甜叶菊、红干椒等高效特色种植基地)和"四个千工程"(即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千斤粮食增产工程、千万头优质牲畜养殖工程、耕地千元亩效益收入工程)为抓手,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盟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兴安盟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夯实农牧业基础,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牧业发展进程,加快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道德 《浙江统计》2005,(12):31-31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1.自然条件差.欠发达地区通常处于"地利"的劣势,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不同等的"待遇",直接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这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欠发达地区也都致力于自然条件的改造,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交通、通讯等条件也有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十分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小康才有基础、农村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民和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农民收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对策,对促进全县经济更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县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重明 《四川省情》2002,(10):38-39
茂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为干燥河谷的高山峡谷。作为阿坝州的传统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占全县总人口86.2%的农业人口对传统农业具有高度依赖性,农民收人水平较低,增长缓慢。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1元,首次超过全州平均水平17元,但比汶川县低347元,更比全省平均低746元,近年增长幅度也较慢。 如何增加茂县农民收入,是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13.
循化县劳务输出工作紧紧围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转移渠道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突出县域特色,使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劳务经济已成为循化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现阶段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从农民增收机制上着手,才能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的农民增收格局。  相似文献   

15.
毛勤友 《四川省情》2008,(11):30-3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保证农产品供应总量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6.
"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始终不移地把 "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稳定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牧业增效为抓手,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支持农村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第一产业增加值向比增长3.5%,农牧民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绍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整理,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民收入发展状况,寻找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面对国际经济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20.
喜:四川各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据抽样调查,全省21个市州人均现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增加400元以上的有成都、攀枝花等6市;增加350 ̄399元的有自贡、内江、宜宾等11市州。从各市州收入增加的构成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