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昔日有一则打油诗:"大罗山脚破陈岙,茅棚草舍泥土灶。日风夜雨人难熬,荒岁饥年食无靠。"说的就是瑞安市塘下镇的陈岙村,2001年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负债却达到86万元。200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陈众芳,被公选为陈岙村村委会主任。万事开头难,在村集体经济空白的情况下,陈众芳靠着治水卖水,让村集体经济迅速扭亏为盈,收入260万元。此后,治理企业、迁移坟  相似文献   

2.
正10年前,永嘉县陡门乡梅岙村干部要求温州市政协书画社在他们村里设立一个写生基地,我与陈出新先生事先考察了这个村庄。后来在这里举行了挂牌仪式,温州20多位书画家在此现场作画写字。这个活动作为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至今村民记忆犹新。我也由此与梅岙的村干部结下了情谊。梅岙村地处偏远的山旮旯里。有180户,720人,山林3400亩,良田300亩,山地330亩。那年我到这个村时,看到村里居住的人就不多,大多到外地经商和务工去了,村里大多木结构的老房子还存在,显得老气和古朴,但村子很干净,四面环山,有两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寒冬,对徐岙乡章岙村的村民来说,丝毫没感觉到这个冬天的寒意,全村到处充满着人间融融暖流。村民都在讲述着章岙村在外企业能人邵联勤回乡任村委会主任一事。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该村在外企业能人邵联勤长期支持、关心家乡经济建设,深得父老乡亲的拥戴和赞扬,被村民高票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今年永嘉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4.
正四洞头岛上有不少特色渔村,其中,东岙村要算最有名的一个。15年前,洞头五岛相连工程竣工后,我几乎每年都有光顾东岙村。我喜欢村前那个不大也不小的海湾渔港,总是波涛涌滚、船旗飘扬,我等待渔船靠岸,买几斤物美价廉的海鲜带回家。渔港沙滩上虽然没有厚实的海沙,却有许多形状各异、色彩不一的小卵石,间杂着晶莹剔透的"海  相似文献   

5.
大盂鼎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盂鼎是最重要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自清道光初年发现以来,累经学者讨论,与西周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密切关系。鼎的出土地点有不同的记载,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曾征引辑录,①大别之有岐山礼村、郿县礼村两说。近年岐山考古界同志对此有所辨正,庞怀靖先生指出郿县并无礼  相似文献   

6.
顾瑛在嘉兴建合溪别业的说法从明初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从顾瑛及其交游者的诗篇中可以推断,合溪别业是在长兴州境内,而不是在嘉兴.长兴地区有天然地理优势,适宜隐居避兵,而且出行便利、风景宜人、盛产箬下酒与顾渚茶,是顾瑛隐居的理想选择.合溪别业建成后,顾瑛经常到嘉兴一带游览,又曾在嘉兴长期寓居,这些举动及殷奎所作墓志的传抄都可能是顾瑛在嘉兴建合溪别业这一误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郑樵,字渔仲,南宋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目录学家。他的父亲名国器,是太学生,病死在苏州。郑樵少年时代和他的堂兄郑厚(号景韦)住在越王山下(今白沙宝洋附近),后来迁居夹漈山。郑厚住在溪的东面,人称他为溪东先生。郑樵住在溪西瑞云潭,人称他为溪西先生。他自己也称“溪西遗民”(《四库提要》作溪西逸民,误),溪西有夹漈草堂,就是他读书和著述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寂寥。他说:“斯堂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  相似文献   

8.
《源流》2000,(5)
刘荣辉担任红色根据地村庄潮阳市仙城镇深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听村民言,知村民事,解村民忧,帮村民富,暖村民心,使“一班人“和群众的心贴近了,干群关系融洽,两个文明建设成绩裴然,连年被汕头、潮阳评为“五个好管理区“、“十佳文明村“、“文明模范村“。刘荣辉于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荣获潮阳市劳动模范称号。兴建校舍听民声17年前,旅港的同胞刘世仁、刘百川先生等20多人捐资200万元,兴建深溪华侨学校;刘谦斋、刘思仁先生等10多人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华侨中学,为桑梓兴学育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深溪华侨中学、华侨学校校舍设备逐步老化、破旧,与12800多人口的村庄教育再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富裕了的村民求知若渴,希望家乡的教育赶  相似文献   

9.
胡阳  杨洲 《温州瞭望》2016,(5):64-67
正在鹿城区双屿街道,从君子峰山脚到众山下,是一段弧形地带,分别排列着马坑、岭头、西岙三个自然村。从前,这里因为男女老少都会编箬笠而闻名远近,也被统称为箬笠岙村。春天里的一个暖日,在热心村民詹恩弟的引导下,我们走进西岙村,找到了几位还会做箬笠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
今年44岁的张朝娒与他的45岁的老婆朱秀芬是我市瓯海区沈岙村的农民,2004年8月下旬的一场大火把他们严重烧伤,后期治疗让张与朱在医院总共呆了84天。出院那天。医院出具的缴费单上显示了  相似文献   

11.
黄大鹏是老区大埔县枫朗镇溪背坪村的党支书。2005年的一天,他从电视上看到一则介绍韶关市始兴县种桑养蚕经验的新闻。与始兴县相比,溪背坪村的条件也非常有利于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黄大鹏给始兴县一位素不相识的副县长写信,讲述想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带领群众致富的心愿。那位副县长回  相似文献   

12.
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资治通鉴音注》是一部注释性著作,其中的注音材料反映的是宋末元初文学语言的语音特点,与传统文学语言的特点一脉相承。这些注音材料对于研究宋末元初汉语语音的变化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的价值。此项材料江灏先生于1982年曾研究过,笔者通过研究并与江灏先生的结论比较后发现,在声母的数量、韵部的归并以及声调的调类、音系性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兹就这些问题与江灏先生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徐余 《小康生活》2006,(1):40-40
现年43岁的余来权,是 岳西县菖蒲镇溪沸村彭湾 组人,中共党员,市县镇人 大代表,溪沸村支部副书记, 然而让他一举成名却是因为 “茶”,他是市县及周边乡 镇鼎鼎有名的茶叶经纪人, 也是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雁。  相似文献   

14.
思溪延村,是此番出行抵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它由思溪村和延村这两个村庄组成,被誉为江南“儒商第一村”,孕育了众多徽商。  相似文献   

15.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理气关系是朱子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理学)的字宙本体论是以理气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他们以理气为骨架来展示宇宙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着重发展了理气不离不杂、理贵气贱等一些方面,成为主理抑气的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6.
正怀溪秋日探幽深,劲草泉声一路侵。山野黄花知又是,不穷穹岭赞当今。水口诗谣美到天,隍祠徐姓记华年。红枫夹道连山县,农舍缠绵瓦上烟。在平阳县的西南角,有一个村庄叫水口村,属于怀溪乡,这里曾经以一道美肴"怀溪番鸭"知名于温州,而这次省旅游局与省农办评选村级AAA景区,水口村入围了。但入围原因不是"怀溪番鸭",是因为他们村拥有一条古道三条溪的资源,是他们村的两委班子带头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本村的环境,让本来就有的资源显山露水,出了成果。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一生在教育战线上奋战了二十,余年,自一九○九年从日本归国,在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任教起,到三十年代初,他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以后虽然不在学校工作了,但也仍关心着教育事业。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鲁迅先生对教育问题有不少的论述及精辟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许多文章中,拿《朝花夕拾》这本集子来说,就有许多文字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这些文字,对于  相似文献   

18.
“宋初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和石介,他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唐及宋初佛、道的发展冲击了儒学,导致思想上出现了混乱,引起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极大警觉。宋初三先生充分认识到佛道思想对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危害,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从思想上对佛道发起了攻击,并通过创建书院来宣扬儒家思想,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打击佛老异道,以振兴儒学。三先生复兴儒学的思想和实践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家影响极大,对以后影响中国700余之久的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开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李栗谷的哲学思想。李栗谷与李退溪为李朝时的名儒,—人开出韩德两大宗派。他们—人俱尊朱子,但学术见解不同。退溪主张理气工发,即理有其活动性,退溪此说不合于朱子学,但于孟子义理有其根据。此为本文第一节的内容。栗谷不满退溪之说,而有种种批评,栗谷的主要见解,如气发理乘,理通气局,及理气不离而气无变灭等说,皆见于这些对退溪学的论辩批评中,此为本文第二节的大意。从栗谷的说法,可知栗谷之说是合于朱子学之原义的。朱子所说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的,而心是气心,无本心义。而栗谷对朱子学的理解,与中国当代牟宗三先生对朱子哲学的佳释,大体上是一致的,这是本文第三、四节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20.
<正>初夏时节,草木葱茏。永嘉县鹤阳村一派繁忙景象,这个以诗书传家的百年古村正忙于重建环翠书院、打造中国第一诗街来焕发瓯江山水诗路上的耀眼光亮;洞头县东岙村随着海风渐渐吹散晨雾,去年修复完成的人造沙滩展露秀颜,一头连着碧海蓝天,一头接着金沙细软;傍晚城区的瓯江路畔,点点路灯延伸天际,晚饭后大人孩童沿着绿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