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汉称谓语由于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有异有同,其中透视出的性别歧视现象一直受到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的关注。文章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英汉称谓语中的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和指代称谓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此外,文章还对如何避免使用歧视性称谓语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汉民族各有自己的称谓系统,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英汉称谓系统的不同,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有特色,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比较英汉称谓语的异同来分析其称谓系统背后的文化起源.  相似文献   

3.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英汉两种称谓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有不同,其实质是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分析和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有利于加深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本文将英汉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以期更好地了解英汉不同的社会文化,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各种术语描述称谓现象,由此产生术语之间的混淆.本研究对英汉称谓语进行解读,以期规范混乱的英汉称谓术语.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存在很大差异,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两种语言称谓语差异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是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种现象,也是家庭、社会、经济以及性别差异的自然产物。研究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了解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性别表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称谓差别。  相似文献   

7.
称谓语是交往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称谓语由来已久.中西方学者都侧重对各自语言中的称谓体系的研究和概括,并认为称谓语有一些普遍的语用功能.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称谓语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英汉语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称谓语的普遍语用功能进行比较,揭示英汉称谓语语用差异,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称谓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因为对方不恰当的称谓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人们把称谓语划分为两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本文把探讨的范围限于社交称谓语,从英汉社交称谓语的比较谈起,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社交称谓语的误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英汉称谓语差别很大。汉语中各种称谓名目繁多,亲属称谓语严格区分内外和上下,社会称谓语严格区分尊卑,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礼教传统、宗法制度根深蒂固。西方直到文艺复兴后才有比较完善的礼俗制度,而且资产阶级革命比中国早,尤其是西方人更追求个性与平等,所以其称谓语也比较简单。本文试图从英汉称谓语的不同对其背后的文化差异作一番粗浅的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开端、信号和桥梁,是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达。称谓语在开拓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汉称谓语分属两个不同语系、并扎根于各自独特的文化,在敬语谦辞的使用中存在着显著差异。本文拟结合英汉会话的礼貌准则,分析在此原则影响下,英汉称谓语中敬语谦辞的使用差异,进而揭示其称谓的规律和其背后的文化差异,以期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交际,促进两种文化和谐、礼貌地交流。  相似文献   

11.
社交语境下的各种英汉称谓语,往往不能按其字面意思简单理解,而必须依据语境提供的信息,揣摩其语用含义和语用功能选用恰当的称谓词语,表达称谓者的情感,传达称谓者的语气,体现交际者之间的身份,反映交际发生的特定场合,以达到称谓语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12.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社会称谓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称谓语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以及一个语言群体的文化习俗。社会称谓系统是人际称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来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成员。本文着重讨论英汉社会称谓语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形式、意义等语言层面上,也体现在它们所遵循的使用规则和评判标准等文化层面上。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为避免文化引起的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失误,本文提出在翻译时,译者应该依据特定社交语境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揣摩称谓语的准确语用含义、体会称谓者的情感语气以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三化”,最大程度地传译出称谓语的所有含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形式、意义等语言层面上,也体现在它们所遵循的使用规则和评判标准等文化层面上。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为避免文化引起的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失误,本文提出在翻译时,译者应该依据特定社交语境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揣摩称谓语的准确语用含义、体会称谓者的情感语气以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三化,最大程度地传译出称谓语的所有含义。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视野下英汉称谓用语之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语作为言谈交际的先导,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不同的历史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导致了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了解称谓语之方略,比较英汉称谓语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 ,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是语义、语用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其翻译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称谓语的翻译须立足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环境。因此,本文引入语境假设的概念,分析英汉称谓系统的差异,根据信息本位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语义、语用和文化三种照应的翻译处理方法,探讨在称谓语翻译中减少以上三种缺失的方法和对策,尽量减少对目的语读者造成的不解、曲解和误解。  相似文献   

19.
称谓语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庞大的语言体系。从亲属称谓、姓名称谓、职业称谓和指代称谓几方面来研究中西方称谓语的性别差异,揭示造成中西方称谓语性别差异的文化因素,以便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汉英称谓语之比较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历史传统的不同导致了汉语和英语中称谓语的使用方式有很大不同。中国传统文化重礼仪,体现在称谓语的使用方面就是详细复杂,指称明确,敬称、谦称用法繁多,而西方文化则要求体现平等的观念,体现在称谓语当中便是笼统、宽泛,指称不具体。因此,在英汉互译中,称谓语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英汉称谓语中的差异作了对比分析,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称谓语英汉互译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