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战略的种类屈指可数,但由于现实中情况复杂,适宜的贸易战略的选择却显得非常困难。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使我国近年来形成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陷入了困境。从出口导向战略的争论入手,分析林毅夫教授所倡导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指出其在现实中运用的困难,并结合我国特点,尝试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总体比较优势结合局部赶超"的(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其现代化的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 ,尤其是制定了适应自身发展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既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又符合本国的国情。新加坡通过优化宏观的政策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外资 ,建立出口贸易基地等措施 ,推动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典例。  相似文献   

3.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政府利用出口促进和进口保护两类政策工具组织实施的,这和新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不谋而合。新贸易理论主张政府干预国际贸易,但政府干预贸易具有潜在危险性。在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推行过程中.这种危险性正越来越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来,该战略在增进贸易福利、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创汇和提高国内就业率等方面,虽然做出了一定成就,但不如期望的那样大。而且在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为此付出了较大代价。因此,必须对这一战略进行反思,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合意的外贸发展战略选择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协调内外均衡矛盾的重要之举,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前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强力推进的出口导向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引发并扩大了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失衡,这一现状对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企业的出口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问题,分析了对国内企业出口造成影响的外部不利因素。提出了国内出口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控制货款回收风险等策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国内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出口导向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指导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段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世界性经济大国,必须具有自己自主性较强的经济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所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付出越来越高昂的发展成本。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增长,就必须改变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国外转移到国内,建立以内需主导为本、外需出口为辅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对出口导向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导向模式的利弊,并结合国际环境、东亚实践和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应外贸与内需并举,要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参与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是工业文明的常态,政策调整只能起作用于一时,根本解决的出路在于发展新的文明.这种新文明必将在工商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一融合中诞生,农耕文化就成为创造这种新文明的必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中国2006年11月至2012年2月的总出口数据和ISIC 3位数水平的行业出口数据,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外国的贸易融资条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变化。研究表明:贸易融资条件的紧缩对中国出口有阻碍作用,这种作用在需要大量外部融资、获得较少贸易信贷或拥有较少可抵押资产的行业中尤其明显;虽然没有发现金融危机放大紧缩的贸易融资条件对总出口影响的证据,但贸易信贷可获得性较高的行业和拥有较多有形资产的行业,其出口受到的金融危机冲击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旧计划经济体制发展而来且改革相对滞后的中国银行业近年来改革的力度和步伐不断加大,先后迎来了2006年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从营销的视角、战略的层次对中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定位导向与资源导向为战略管理者提供了两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思路.两种思路相互对立,引发战略学者们的长期研究,欲辩清孰是孰非,但是至今尚无定论.在对该争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基础上,提出权变的战略导向观点,为这场争论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此外环境不确定性、企业规模等权变影响因素对战略导向的影响也在文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种种重大缺陷,它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和蔓延负有很大的责任。为防止此类危机的再度发生,提出必须对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进行改革,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要实现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整体战略部署下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战略显得至关重要.所以中小企业首先要制定财务管理战略,在此基础上加强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积极防范,以化解财务风险,是我们中小企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的角度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思考,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1)防范经济风险,确保经济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保持国民经济合理、健康和稳定发展,是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保证经济安全的关键;(3)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4)合理利用外资,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建立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5)控制大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债务比例,防止因大公司的倒闭而引起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期以来的中国出口呈现了恢复性增长态势,继续着危机前的主要出口商品类别、目的地、主导企业性质与贸易方式结构等,但东亚地区作为出口目的地的重要位置开始凸现,钢材与集装箱出口恢复较慢,代工生产为主的电视机出口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出口贸易中的相对低端位置。受世界经济环境影响的外需因素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而通胀因素、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并不占据主导性,外商投资额对出口的正面影响更是微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导向政策在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巩固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前两年从节能环保角度考虑,政府已经开始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采取相应措施,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政府的相关政策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当前应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政府只有加大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从出口导向政策到自主创新竞争优势的转换,才是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经济失衡的模型,从出口导向、浮动恐惧、国际美元储备和美元环流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把全球的国家分为储备货币国和非储备货币国。由于存在“浮动恐惧”,非储备货币国对储备货币国往往采用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非储备货币国如果希望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促进经济增长,则需要以非储备货币国国内信用创造或国际储备不断增长为条件。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采用国内信用创造增长的方式而采用积累国际储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导致了非储备货币国的国际储备越来越多。同时,根据储备货币国家和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对应关系,储备货币国的经常账户会产生逆差。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国际储备又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回到储备货币国,储备货币国产生了大量的对外负债。这种情况的持续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的民工短缺与建立在低成本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增长方式紧密相关。农民工短缺是该地区务工机会成本变化与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依靠低要素成本吸引外资、依赖低价格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必然出现的阶段性困境。突破这种格局的根本途径是该地区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加快该地区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20.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外向型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开创和扩大国内市场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形势下,外向型工商企业,尤其是广东等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管理者必须熟谙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及其制度,掌握现代工商企业成长的战略与结构,认清竞争环境,选择正确的战略,即商战中的游击战、防御战、侧翼战、进攻战,才能达到尽快拓展国内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