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当代研究生的特点,通过对科研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见与对策,强调要了解研究生,丰富研究生校园活动,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控,改善其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杨嵘均 《学术月刊》2015,(3):118-128
在当下中国,公民基于可行性、风险性、现实成本、效果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虚拟渠道来宣泄政治情绪。因社会转型的领域之广、速度之快而积淀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公民感觉"被抛弃""被不公平对待""被剥夺"乃至"被打压"的负面政治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和发酵。按照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即逻辑背离型、利益侵害型、理念冲突型、伸张正义型以及意识形态型等。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网络宣泄对政治发展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应该辩证地认识并理性采取有效手段来治理网络虚拟空间公民负面政治情绪宣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面临着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情绪失衡及低落”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管理理论,情绪资本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新的关注点.情绪之所以成为一种资本,是因为它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成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手段之一.情绪资本具有无形性与依附性、短期性、不可度量性、多样性与可分性、无限增值性与外部性等特征,与智力资本、体力资本共同构建了人力资本新的理论体系,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辩证地看待情绪资本的正负效应,尽可能减少负面情绪资本的成本,在建构情绪资本管理循环图的基础上,必须善于发现并培育情绪资本,使之成为人力资本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自国家明确了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之后,社会教育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作为一种新型行业,它虽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要克服人才匮乏、管理模式单一、教学科研实力弱等不足.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加大了研究生就业的压力,很多高校及研究生本人都忽视了社会辅导机构这个朝阳行业.社会教育机构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又可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基于此,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和分析了研究生在大庆市社会教育辅导机构就业的可行性,以期为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和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供求失衡、压力增大的现状,尤其文科专业更为困难。改善这种状况应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社会应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应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研究生应调整就业期望值,加强自身积累,树立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赵科  刘建平  聂曲 《学术探索》2014,(3):126-130
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就业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本研究对云南省13种1529名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低于一般大学生水平,受性别、城乡类别、家庭经济条件、专业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具有极端发展趋势,受性别、是否毕业生、专业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就业应对方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职业成熟度能较好地预测就业应对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应注重职业生涯发展意识的培养与问题解决方式指导相结合,以减轻他们在应对就业压力事件时的负面情绪,促进其顺利就业,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本文经过调查分析,将其概括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婚恋压力等几个主要方面,并对造成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性别差异、专业差异以及经济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厦门某两所高校研究生压力来源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当前研究生至少面临的5种压力类型:即学业研究、未来打算、婚恋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压力,进而分析研究生在此类压力下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抑郁的关系。认为虽然20%的研究生群体采用了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多数均能成熟应对,其心理健康处于无抑郁状态。文章还充分注意到一些研究生亚群体,特别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男性研究生群体,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层面的压力,其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不成熟,容易滋生抑郁情绪,面临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容易积攒一些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反应在表情上就是眉头紧锁、焦躁不安、做苦瓜脸,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表情暴力",使人际关系变得压抑苦闷。"表情暴力"害人害已不久前看到一个笑话:孩子每次看见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10.
工作压力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当个体察觉到工作环境中的特性、要求、期望、现象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个体感受到威胁或产生消极的情绪时;必须付出额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即形成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的产生,有其正、负面的效应。正,可让个人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负,则会引发工作倦怠与耗竭的现象。而此二效应则要视个人特质与其组织的管理处置是否得宜而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梁旭 《阴山学刊》2013,(6):27-29
13世纪后半叶元朝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后,高丽文臣李齐贤曾经出使中国,从《奉使录》的诗作中可以看出李齐贤对元代中国的印象。其中既有对蒙元入主中原的负面情绪,又有对中国风物景色与博大精深文化的赞赏与认同。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医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优势和弱势同在,机遇和威胁同存。政府应加快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毕业生质量,并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从多方面促进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既损耗教师内在的生命活力,又影响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教育组织系统的健康发展。以整体和系统的视角来剖析教师过重工作负担与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由于教师的工作负荷沉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形式繁杂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工作情绪等,导致教师生命系统失衡,偏离教书育人的使命。追溯其根源,既有内生性的教师多重角色与学习匮乏的冲撞,也有外源性的学校效益和考评压力、行政部门干扰专业自主以及家长短期过高的功利性期望。国家相关部门应系统施策,创建多元支持体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明晰育人主业主责以及推动家校社整体联动,以实现教师减负的真正落地和教育系统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知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知识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好的工作,他们不得不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纷纷加入考研大军,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考研热”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个人因素又有深刻的社会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考研热的动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存在的负面情绪主要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焦虑情绪、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的不满情绪、贫富分化和权力腐败引发的仇恨情绪、社会信任缺失引发的逆反情绪、价值真空引发的无聊情绪和道德迷茫引发的冷漠情绪。对负面情绪应从保障民生需求、协调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来疏导。  相似文献   

16.
常正霞 《兰州学刊》2011,(8):180-184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高学历人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研究生的就业更是处于劣势。文章对在女研究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要引导女研究生调整心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完善学校对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女研究生就业困境,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7.
妙柳 《家庭科技》2013,(6):44-44
焦虑、懊恼、生气、开心、平和……曾几何时我们对情绪做了"好""坏"之分,我们接纳喜悦的情绪,排斥所谓的负面情绪。其实情绪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引发破坏性的行为,因此我们害怕这些情绪的到来。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情绪引发积极的行为呢?如果不让这些情绪引发破坏性的行为,甚至带来积极的行为,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样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下的研究生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西 《兰州学刊》2012,(3):132-135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研究生就业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经济发展方式却是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需求结构不合理抑制了对研究生需求量的增长、产业结构不均衡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注重物质资本制约了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必将对增加研究生就业总量、优化研究生就业结构,提升研究生就业质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增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生就业教育现状、研究生就业问题以及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等的剖析,并从教育观念、教育过程和教育体制等三个方面做好转变;从深化就业观念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辅导、注重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从发挥社会力量、利用网络资源、借力社会实践进一步拓展教育途径方面提出增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了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