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如何落实职责和任务安排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政府治理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层层加码”现象,研究提出“加码式避责”的概念,解释基层官员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受制于多重因素制约和认知权衡从而塑造避责行为策略的过程。“加码式避责”是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通过主动强化政策执行而规避政治责难的行为。风险不确定性、基层治理资源不足与问责制度刚性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是基层官员风险治理时面临的现实情景。在属地管理原则下,基层官员只能依靠掌握的剩余控制权主动加压达成问责风险规避的目的。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问责应充分考虑风险本身特性,统筹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加快建立区域性协同合作风险预防和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政府官员危机事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以迪拜债务危机与欧美债务危机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普遍担忧。剖析21世纪初一系列主权债务的新根源及警示作用,可提炼出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避免“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发生。其主要防控策略包括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遏制过度的房地产金融化,超前推出应对老龄化预案,创建地方债务危机预警、救助机制,设立专门债务管控机构、从精英化金融向普惠金融、人本金融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看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除了灾情之外,政府官员的反应也成为舆论的焦点,而且在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条件下,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为例,根据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应对此类重大危机突发事件中的态度和行为,对其媒介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规模考察、成因分析、风险分析,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正在酝酿一场危机,从表象看是财政管制危机,但可能不只是财政管制危机,可能引发财政整体危机,甚至不排除引发政府全面治理危机爆发的可能”.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对现有债务处理措施、改革现有财政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发债制度、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等是现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现象,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将其产生的现实动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公共财政体制;二是以 GDP 为中心的晋升锦标赛式的官员考核机制.然而,仅有这两方面因素的解释力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地方官员组建融资平台借债搞建设的经济激励因素.经济激励的效果包括扩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官员个人通过腐败来谋取私利两个方面,而地方官员的经济激励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的重要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6.
建构中国经济伦理体系必须要考察其“路径依赖” ,即改革前计划体制下和几千年的文化背景这个“新老传统” ,它对当下经济活动和建构新的经济伦理体系既是动力效用的文化资源又是造成问题和障碍的消极因素。本文揭示了政府行为企业化与政府官员计划体制职能观 ,权力商品化与官本位观念 ,市场信用危机与“传统信任特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障碍与“家文化”负效应等经济伦理问题与“新老传统”消极影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微博舆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诸如舆情监控难度大、政府官员素质低下、政府危机公关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不够透明等。对此,政府应当下大力气做好微博舆情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语言接触包涵方言接触.现代东北官话中有几类特殊的语音特征与冀鲁、胶辽官话一致而与普通话有别.同时,现代东北官话有部分异读字音,也存在于冀鲁、胶辽官话方言中.这不是偶然的一致:一方面是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方言接触的结果;另一方面应属于历史源流链条上言语底层之表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或可以管窥东北官话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关系之一斑,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对东北官话历史的影响,其直接表象当为人们熟知的近代“闯关东”,但又不尽然.  相似文献   

9.
危机管理的关键:危机识别与预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从事公共关系的研究中,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研,即:公共关系发展到今天,有哪些理论方面的前沿课题?有哪些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轮的问卷调研之后,我们得出了一个十分巧合的结论,即排名在前的都是危机管理的课题,其中一个是企业的危机传播与管理,另外一个题目就是公共危机的管理,即政府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危机也层出不穷,政府近年来对危机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中央党校开设了政府官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课程,以培养领导干部掌握应变的能力,还有有关部门进行新闻发言人的培训等。>“零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朱小平 《社区》2014,(2):36-37
北京话带儿音,在清代称为“京片儿”或“官话”,在清代以前的明代官话应是安徽语音,又如宋代官话是河南语音,皆与皇帝的籍贯有关系。但北京又是五朝古都,语言融合了契丹、女真、蒙、满等民族的语言(如蒙语“胡同”、满语“萨其马”等),进而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方言。及至融合了其他地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难题,给各国政府提出了全新挑战。以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此次公共危机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政府危机管理力量薄弱、法律意识淡薄、政企关系不规范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是政府在应对此次危机中出现“危机”的原因。据此,政府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健全佘共危机管理法律和制度,明确政府角色和定位,并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大责任。本文立足于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从政府应当树立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出发,系统论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及官员问责制,以资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营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主权国家内部公共事务中的危机事件常常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在危机处理中体现的领导艺术亦成为危机公关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为此,此项研究以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两起特大自然灾害为研究个案,从组织救援、视察力度、媒体应对和公共演讲四个维度考察中美领导人在应对自然灾害型危机时所表现出的迥异领导艺术,并依此辨析领导艺术中“行”与“言”的内在逻辑,透视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之间在危机发生后的特殊环境中良性关系的建构等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治理腐败问题,是制度反腐的必然之举、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但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面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困境。本文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分析了部分政府官员对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阻碍作用,并建立了“跷板”模型,结合博弈论,具体分析了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对中国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困境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危机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全球化的冲击 ,我国正向典型的现代社会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危机也在不断出现并演化。在公共行政的危机决策能力中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知识和能力 ,以及整个社会公民对危机的认识及应对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国政府与公众应该深刻理解危机的概念与决策特点、危机决策的基本原则、危机解决的国际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的“经济人”及有限理性假设,构建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约束效用函数,并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时的演化博弈策略、演化趋势等核心问题.在中国式政治集权与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供求方的信息对称,对于提高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降低地方官员的道德风险、缩小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旧时正话是明朝传入广东电白的官话,其语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官话特点,即用“把”字表示处置,用“将”字表示将来,用“的”字表示确定语气及“的”字结构,用“了”字表示完成。  相似文献   

18.
俞宪忠 《东方论坛》2008,(5):104-110,120
由百姓纳税养活的政府官员,因为具有支配资源的各种垄断权力,有可能会不按照其承诺尽心尽责地执政为民,更有可能会做一些伤害百姓权利的事情。官民对立以及官员权力(power)侵害百姓权利(right)就是政府腐败的要害所在。“政府腐败”这四个中文汉字所内含的政治底蕴和政策含义是:政府官员要具备德才兼备的从政素质,面对寻租诱惑时有分寸地使用公共权力,拒绝与“肉”字有关的各种诱惑,把国兴科教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国策。有国家就有政府,有政府就有腐败。既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政府与不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也不可能得到不完美的政府与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更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政府与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仅仅能够得到不完美的政府与不完美的官员之间不尽完美的公共组合。  相似文献   

19.
张宝珠 《社区》2005,(23):8-10
2001年,中国社区建设中发生了一件惊动全国的事件。生活在武汉江汉区的居民享有一种“特权”,他们可以根据政府在本社区的表现,给官员打分,论说长短。官员的工资奖金要依据评议而定,表现欠佳的还有可能被“解雇”,这种民主评议的形式被外界称为“民评官”。然而,这种把政府官员放到“火上烤”的制度是谁提出来的,它的运行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语法、北京官话语法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较虽差异较小,但朝峰片汉语方言语法也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词语的用法。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一些特殊词语如“从(逮/搁)”、“整(治)”、“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