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环保在侗乡     
黔、桂、湘、鄂四省(区)的侗族地区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百鸟禽兽栖息的乐园。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侗家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美德。 护寨树 侗旅有句俗话:“大树保村,长老保寨。”在侗乡,不论你走到哪村哪寨,环境都普遍优雅,寨中有竹林,寨后龙山栽树,那些高大挺拔的树郁郁葱葱。四季沉静,时常听到鸟的叫声。为啥侗族环境保护得这样好呢?侗家人早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侗族原始民间法律“侗款”中严格规定:禁止砍伐村寨龙山上的树木,不准捣树上的鸟窝等,违者会受到谴责和惩罚。树木在侗家人眼里是幸福美好的象征。长期以来,人人栽树、管树、爱树,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有趣的是一些人还把大树当“神”,拜大树为保爷,视其为镇邪保平安的“吉祥树”。 护寨桥 在侗乡,“逢山必有路,过水必有桥”。当你来到侗乡时,到处可以见到横跨于河溪之上的木结构楼阁式桥梁,有的称为风雨桥。侗家人建房立寨很讲究地势风水,当村  相似文献   

2.
侗族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吃泡汤、敬诸神、埋柴火、喝油茶,其中尤以正月里热闹非凡的种种活动最为有特色,这些活动把侗家人能歌善舞的长处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侗族正月的活动很多,有文娱活动、社交活动、祭祀活动等。  文娱活动最精彩,有唱侗戏、踩堂哆耶、对唱大歌、打赛年锣等多种形式。  侗戏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由侗族人吴文彩首创,后来流传到贵州的榕江、从江,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侗族聚居区。仅黎平一县就有235个侗戏班(队)。各县侗戏班(队)春节期间活动频繁。在本村演出或受外寨邀请到外寨演出,既演传统剧目,…  相似文献   

3.
正侗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吃合拢宴是侗族好客的具体表现之一。说到合拢宴就不能不提湖南通道侗族,就不能不说"和谐"二字了,在这里,合拢宴是最热闹最有分量的宴席。能够吃上一回侗家的合拢宴,相信你一定会永生难忘。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待人十分礼貌,只要你来到通道侗乡,无论到哪一个寨子,不论相识与否,人们总是笑脸相迎。当尊贵的客人来到通道侗乡,整个村子都会沸腾起来。村民们把自己家中最好的米酒糯饭、腌鱼腌肉等食物  相似文献   

4.
我们侗族山区的饮食,说不上是山珍海味,中国食谱上也找不到它的名称,但它确实别具一格.侗乡盛产糯米,是我们一日三餐的主食.抓着糯米饭就着酸鱼吃,是我们的美餐.侗家人一年四季备有酸类食物,鸡鸭鱼肉瓜果豆角无不腌酸.食物腌酸后可保醇味两三年,肉类可保10年左右.酸鱼可放存二三十年,成为迎宾送礼的上等佳品.关于侗家人喜欢吃酸的原因,曾有过各种传说.但传说总归是传说,侗家人喜欢吃酸,主要与我们的先民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关.在那无油少盐的艰苦岁月,腌制酸菜,既能保存食物也可以不失其味,且方便省时.侗家人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出门做工带酸去,收工回家挖酸吃,一日三餐不开火,方便省时又好吃."这大概就是侗不离酸的原因吧.这种习俗后来还影响到了一些汉族地区.除了"酸",侗家人最喜爱的就是油茶了.我们常  相似文献   

5.
侗族雕床和雕房雕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多姿多彩的侗族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与侗家人的生活紧密相连,透出侗家人对美的憧憬,闪烁着侗家人的智慧。雕床是侗族的一种雕刻艺术,有着鲜明的独特风格,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其工艺浩繁,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  相似文献   

6.
正在通道著名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有一个十分经典的侗族村寨,名曰皇都。皇都侗寨是侗族歌舞之乡的典型代表,被湖南省文化厅首批命名为"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享有"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佳景观景点""全国特色村寨"等众多头衔。侗家人从小就在歌舞的熏陶下成长,个个都能跳会唱,父子、夫妻、兄妹、妯娌同台演出是常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榕江县寨蒿晚寨侗族琵琶歌遐迩闻名,它的特点是婉转抒情、悠扬动听感人,令人心驰神往,陶醉入迷…… 侗族琵琶,有个神奇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侗族人民没有“侗歌”,也没有侗族琵琶。一天,七仙女下凡到侗乡的一条清澈透底的河里洗澡。她们看到侗家人个个都很朴实、善良勤劳,但是不会唱歌,对此十分同情。她们回宫后,把这事跟玉帝说了,玉帝也深表同情,并当即下令叫第七个仙女下凡,把仙歌撒到各条江河……盛夏的一天中午,一位侗族小伙子阿宝,感到很闷热,就到一条大河里洗澡。当他洗完澡上岸准备穿衣服时,突然间,河里掀起了巨浪,浪涛一直翻腾了多时才平静下来。这时,只见河中心飘  相似文献   

8.
<正>上岩寨坐落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东邻侗寨地坪,西靠侗族圣山三省坡(海拔1336.7米),西南与广西干冲侗寨仅一山之隔,南毗苗寨孟冲,北接侗寨虾团,为独坡"八寨之头村"[1]。上世纪50年代,上岩坪寨划为上岩、坪寨两个行政村,上岩村现辖338户,合1411人,坪寨村现辖300户,合1288人[2],全村98%以上人口为侗族。  相似文献   

9.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10.
建国前,广西大瑶山瑶族的社会组织是石牌制度,其头人叫石牌头人;大苗山融水苗族是"寨老制"或竖岩组织,寨老是这一组织的首领;三江侗族的是款组织,款有款首,也叫寨老.根据文史资料,石碑头人、寨老和款首,是村寨的自然领袖.何谓自然领袖,如何看待其权力和地位,及其对民区域自治的意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自然形成,这是村寨自然领袖的总特征.具体说:(1)他们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世袭的,而是在村寨群众信任基础上推举的.(2)被推举为村寨首领条件,除了苗族、侗族中有是否长者的资历限制外,不受财产多寡的限制,凡带头遵守本民族村寨的法权习惯,办事公道,有判断力.能言善辩,并  相似文献   

11.
侗族的礼俗对塑造侗家人真诚纯朴、热情好客的品格,对维系侗族社会和谐,发扬侗族礼俗文化,稳定地发展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研究侗族礼俗背后所具有的和谐意义,有助于人们认知、理解和诠释侗族的民族文化历史,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也可以充分让世人认识侗人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社科院学者邓敏文先生和吴浩先生的专著里,侗乡被称作"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族的传统社会构建由家庭、房族、爪、村寨、小款、大款构成,其中"款"是侗族社会的核心组织,其形式有一些原始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的特征,"小款"联寨,"大款"联营,是村寨之间有民间自治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民族饮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以柳州三江侗族聚居地程阳八寨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景区内饮食资源的呈现方式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程阳八寨侗族饮食有百家宴、侗族油茶、侗家三宝等,经过研究发现侗族的饮食呈现方式为:宣扬手工、古法的制作工艺、强调“侗不离酸”的传统民族饮食观念、打造以游客为主的旅游饮食活动。其呈现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饮食制作过程简单化、节庆饮食日常化、饮食活动表演化。对侗族村寨景区中饮食资源的研究可以推动侗族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侗族大歌:一个民族吟出的古老音乐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岁开始学歌,每夜不停;12岁离开歌师与父母自己练唱;再大一些,他就独自走进歌堂了 “侗家人人会唱歌”,侗族素有“年长者教歌,年轻人唱歌,年幼者学歌,善歌者受赞扬,歌师受到尊敬”的社会风尚。侗族民歌源远流长,早在八、九百年前,宋代诗人陆游就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在辰、沅、靖州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其中包括侗族),农闲时一、二百人,手相握  相似文献   

15.
聚居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劳动人民,喜欢过别有风趣的节日——播种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侗族男女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 侗族的播种节是有来历的。据传,侗族劳动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寨佬、匪  相似文献   

16.
侗族人民热爱公益事业的传统风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中正在发扬光大. 侗乡路翻过层叠的高山,沿着叮咚的山溪,不论您从哪里进入侗乡,都会发现:这里几乎没有泥泞的路.您每一步都会踏在一块牢固、平坦的石板上,犹如赤脚走在嵌木地板上一样舒适. 侗乡村与村、寨与寨之间,都是石板路.路陡就砌成级;路平则铺成板.大雨滂沱,用不着耽心滑倒;摸黑夜行,也使不上灯笼、手电.一支民歌唱得好:  相似文献   

17.
侗款制试探     
一、侗款制度侗款是侗族社会的基本制度,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部落议事会”。侗族的村落基本上是一姓一寨或数寨一姓,即是不同姓也是有婚姻纽带联接在一起。因此,侗款也就是一寨或数寨氏族的联盟。若干个小款又可以结成一个大  相似文献   

18.
<正>通道侗乡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芦笙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通道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芦笙艺术之乡"。很多外乡人都知道侗家人爱吹芦笙、村村寨寨都有芦笙队,而通道全县的芦笙,以及三省坡周围那么多侗寨的芦笙都是独坡乡坪寨村的芦笙师傅做的,那他们就不一定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侗族有许多好的风俗习惯。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和道德规范,蕴含着丰富朴素的精神文明内容。其一是文明礼貌。侗族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尊敬老人,孝敬双亲,亲密和睦是传统美德之一。侗家村寨,凡有公务或矛盾必须征  相似文献   

20.
正从通道县城往南,沿坪坦河逆流而上,走10公里后,前面的一座大山让清清的河水转了一个大弯。当汽车慢慢爬到山顶时,眼前霍然开朗——山的那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皇都侗寨就完整地呈现在眼前。皇都是通道县的一个纯侗族村寨,由头寨、尾寨、盘寨、新寨4寨组成,总人口2373人,其根据4条龙脉的走向形成独特的居住环境。皇都侗文化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独具特色,语言、建筑、服饰、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