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要素的区际间流动和累积竞争优势与累积竞争劣势两个方面论述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东西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空间结构的存在,是区域差距扩大的必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解决西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提高西部资源要素收益率;在西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的支援.  相似文献   

2.
徐胜 《晋阳学刊》2004,(2):45-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二元经济的特征,而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具有战略意义,外商投资是导致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GDP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突破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特殊的意义。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制约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甘肃为例 ,在对城市的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符合西部实际的城市化道路是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被引入我国,成为近年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范式。以刘易斯转折点作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我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对外开放为我国提供了比较优势。此外,政策性因素也是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也构成了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障碍。  相似文献   

5.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要素的区际间流动和累积竞争优势与累积竞争劣势两个方面论述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东西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空间结构的存在,是区域差距扩大的必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解决西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提高西部资源要素收益率;在西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的支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采用1986-2010年数据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地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两者基本上存在着双向Ganger因果关系。同时,地区间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西部地区要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对于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二元经济结构描述的是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经济部门(地区)与传统经济部门(地区)之间的对立、互动现象.南京城市经济二元特征明显,不仅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限制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从二元经济的主要理论着手,对南京二元经济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解决二元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8.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国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我国提出的现代农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正确决策,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健  关慧 《理论界》2009,(6):14-15
二元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本文对国外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相关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平衡发展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平衡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开放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开放,其原因是地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摒弃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初期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与空间的特点,扬长避短转向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内陆不应受限于距海岸线距离较远的地缘比较劣势,而应转换思维、重新定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创造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为内核的高级生产要素环境,构建内陆创新与升级基地,以"内生增长方式"作为内驱力实现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地区开放环境的改善和制度创新也是影响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呈现出逐渐拉大的趋势,探明影响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是深化西部开发的重要工作.选取2000~2010年的数据变量,结合主成分分析和VAR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和非国有经济份额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是地区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外国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变化是次要原因.因此,在促进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比单纯的要素投入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 ,文章以青海为例 ,在对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并提出以区域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层面促进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制度变迁的进程大致相同,长期以来,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也表明: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转型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着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的进程也影响着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中国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城乡二元经济转型,因此,在二元经济转折区间内要注重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纵向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发展私有制经济是分不开的;从横向分析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私有制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才能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步伐,并提出了发展私有制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障碍。在对我国1978-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测度后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依然相当显著。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既是我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镭 《学术研究》2008,1(3):61-75
人类社会自从法律形成以后,社会秩序就一直表现为习惯-法律的二元秩序样式.近代以来世界秩序的变革受两种模式的经济变迁的决定:一种是一元的经济变迁,一种是二元的经济变迁.由此形成一元经济下的二元社会秩序和二元经济下的二元社会秩序,前者面临的秩序矛盾是单一的,后者面临的秩序矛盾是多重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秩序的生成是由中国的传统-现代二元经济所决定的,这种二元秩序中的规则关系表现为法律和习惯两种规则体系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承认当下中国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的现实,就应当承认传统经济下习惯法权存在的合理性,也应当承认在这种传统经济中形成的习惯规范的合法性,继而协调法律与习惯的矛盾关系,俾使当下中国的秩序治理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全面回顾自1990年代中期发端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有三个"典型化事实",即阶段性绝对收敛、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结构变量、劳动力流动、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波动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地区增长和地区差距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可能方向是二元经济与经济收敛、要素流动性与经济收敛、经济收敛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收敛绩效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面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之间二元分割的问题.而且还必须面对国有部门与民营部门分割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双重变迁的30年.本文以修正的刘易斯模型证明,民营企业是30年来经济和制度"双重结构变迁"的支点,它担负着改变中国经济二元性的重任.要改造中国的二元经济,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仅仅按经典发展理论主张解决资本积累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制度结构变迁,完善各种政策支持体系,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行业进入壁垒、融资约束等问题,创造各种条件促进民营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发展的"弱二元"化特征对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对二元经济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以全国平均值作为对比,勾画了浙江省二元差距缩小的概貌,进而分析了乡村工业、县域经济、城镇化三条特色路径对"弱二元"化结构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中,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一直被作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象的理论工具.但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什么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快速拉大?因为我国的工业化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已非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二元经济结构论时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新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已从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向三元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扩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