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烨  冀然 《兰州学刊》2022,(6):128-142
中国医养结合面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相互割裂、服务链断裂,老年人养老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无法同时得到满足,医养结合有“名”无“实”。基于2018年C市老年人调查的万份数据,以消费水平作为中间变量,探讨“医”(就医关注)与“养”(养老模式偏好)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月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越关注医疗费用和医疗水平,且对医疗水平关注度更高。就医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影响养老模式偏好:相对于就医渠道,对医疗费用越关注,老年人越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对医疗水平越关注,老年人越倾向机构养老,且消费水平在就医关注对养老模式偏好选择上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融合—联动式”医养结合差异化供给模式,即对关注医疗费用且偏好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构建“首诊在家庭医生+转诊经社区+大病转诊医院”模式;对关注医疗水平且偏好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构建“首诊在医养机构+转诊经社区+大病转诊医院”模式。  相似文献   

2.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的测算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筹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以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多数西部省区比计划提前三年实现合作医疗全面覆盖预期目标的背景下,根据支收平衡、灵活调整的测算方法,通过基线调查和往年数据统计出就诊率、次均费用、补偿比、增加系数和保险因子五个相关变量;按照分开医疗与门诊服务、分级医疗机构的测算原则,最终测算确定合理的医药补偿费及相应的人均筹资标准,确保筹资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朱旭红 《浙江社会科学》2012,(2):136-145,160
在浙江省,无论城乡,老年人的消费状况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老年人的月消费总支出低于男性;“饮食/食品”和“居住(房屋水电)”等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往往高于男性;医疗月均费用少于男性,而医疗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却高于男性;有人情往来的比例比男性略高,而支出均值却比男性低;对子女经济支持的均值低于男性、承受力弱于男性;低消费人群的比例显著大于男性,而中、高消费人群的比例却明显低于男性;对月最低生活费的评价均值低于男性;持较低评价值的比例多于男性,持较高评价值的比例少于男性;在经济上更感到拮据和困难等等.这些情况均表明:浙江省女性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显著低于男性老年人.同时,由恩格尔系数反映出,女性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不如男性老年人.这就再次说明了:改善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应该“成为政策行动的一个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人适合买什么保险绝大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面临的保障需求主要是健康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障。健康险为老年人购买一份健康险非常必要。健康险有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种类。老年人较适合购买住院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其中,医疗险可单独购买也可作为附加险购买,主要承保因意外或疾病住院而产生的费用报销,一般定额给付住院日额保险金。需要提醒的是,许多险种都有投保年龄限制,年纪越大,保费越高。意外伤害险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在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意外情况中都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一份意外伤害险应作为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封市六个社区老年人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并非取决于诸如性别、年龄、教育、退休前的单位类型等外在的个体特征,而是家庭状况和社区因素。家庭关系越和睦,子女越多,社区服务水平越高,社区内邻里交往越频繁,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6.
魏万青 《兰州学刊》2015,(1):139-146
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与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个体面临的社会压力也与日俱增,城市青年的精神健康状况引起社会关注。在综合国际社会学界精神健康研究与我国本土经验基础上,本研究使用2010年"广州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对城市青年精神健康影响因素从个体压力与社会支持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青年精神健康与其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压力越大青年负面情绪得分越高。而压力又与青年的工作状况、得到的社会支持以及住房需求等密切相关:工作状况越好,压力越小;住房需求是青年压力的重要原因,在未来一年两年之内有购房需求的青年生活压力显著高于无购房需求青年;而社会支持能减缓青年所承担的压力,在遇到困难时能获得的帮助越多,其压力感越低。工作状况、住房需求和社会支持除了以压力为中介影响青年健康状况间接产生影响外,同时也直接对青年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社会参与作为产出性老龄化的精髓和核心、解决老年人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参与难易程度的主观判断会对参与意愿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参与愿望越来越高,二者呈现正向变化;年龄越低,参与的愿望越高;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意愿受社区、街道等组织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影响较大,表现出的对机构、组织的依赖性较强:社区居民之间熟络程度越高,则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越强烈.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人们热切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极具典型意义的苏州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虽然较好,但大部分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是,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给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对于老年人而言,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需求如影相随并与日俱增,而中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自成系统,互不衔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获得综合性对待。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了治疗,又增加了负担。在人口"六化"现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走"医养融合"之路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涵盖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内容、服务传递方式和管理机制五个方面的要素。目前,"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主体参与不足,服务传递方式有待完善;服务客体界定不清,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支出城乡差异凸显的背景下,中国医疗费用增长部分源于合理的健康需求。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991—2011年的八轮数据,构造出生组跟踪样本,分别考察城乡居民医疗支出的年龄效应,估算城乡老年医疗需求导致的费用上涨,可以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显著增加,但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而忽略出生组效应,会低估城乡老年医疗支出的差距。城乡老年医疗支出差距缩小,将导致医疗费用在2010—2030年年均实际增长约5.2%。在控制医疗总费用上涨的同时,医疗保险制度需根据老年医疗需求,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健康意识有所加强,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以1993年和1998年两次国家卫生服务抽样调查为依据,发现人口两周患病率居高不下,其中城市高于农村,农村增幅大于城市,妇女、儿童和老人是患病的主要群体;人口慢性病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模式的变化,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长期失能或残障,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这种情况使人们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患者对高级医疗单位门诊服务有效需求下降、未就诊人口比例上升、住院率下降及贫困人口就医困难等现象,则反映出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面对极其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包括外来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提出的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现实──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已陷入高费用、低保障的怪圈《光明日报))1995年5月18日载:劳动部有关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企业职工平均医疗费用日益增高,职工个人负担医疗费日益增高,而医疗保障水平反而有所降低的“两高~低”现象。1978年至1992年,我国全民职工医疗费平均年递增18.9%,比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年递增率高出4.3和4.5个百分点。1993年全国医疗费支出加速增长,比1992年增加23.4%,达459.8亿元。同时部分职工部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得不到正常的医疗保健,据对保定市77户企业调查,职工手中待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西省赣县为例,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进行调研,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参合费用增长过快、基金使用难以把握、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信息系统滞后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科学补偿机制、构建有效监督机制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解读农村老年人的"零消费"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笔者2006年5月所作的华北农村代际关系个案调查资料对农村老年人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日常开销非常小,甚至出现了"零消费"现象,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健康主要是通过减少劳动者因病休工时间及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来增强收入能力、持续提高健康收益的原理,随着新农合健康绩效的凸显,特别是结合因农村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增强而改善了参合农民的就医状况、降低了他们"小病拖、大病杠"的几率,并使其医疗费用负担得到了有效缓解的实际,将参合农民自加入新农合以来增加对定点医疗服务的利用、减少因病休工时间及增强增收致富的信心作为考察变量,通过测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结合实际调查,在揭示了变量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制约参合农民更好地利用定点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其健康收益的突出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直接影响农民的受益率,因而是新农合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甘肃省新农合运行的分析,提出完善新农合补偿模式,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选择适宜的补偿模式类型;突出补偿方案设计的重点环节;将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对基金的监管;合理制定补偿比例;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参与者——农户的调查,分析影响其选择横向合作,参加合作组织意愿的因素。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与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农户户主有特殊经历、农户有特殊种植业、农户农业费用占年总费用比例越高,农户选择合作的积极性就越高。此外,合作社发展状况、制度环境等条件较好的省份农户的参与意愿往往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以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为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并采用非参数估计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法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83.5%的游客愿意为阳朔生态环境支付生态补偿费用;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为27.5元,在考虑受访者基本特征和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得到的游客生态补偿WTP值为32.3元,而以2013年阳朔县接待旅游人次1170万计算(其中约83.5%的游客有支付意愿),游客的生态补偿WTP总量为2.9× 108元/年;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学历和月收入水平与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呈显著正相关,即学历和收入水平越高的游客,其WTP值也越高.文章研究丰富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在旅游发展典型区的应用,对促进这一类型区域生态补偿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赡养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医疗状况、生活照料状况、家庭关系等方面看来,我国当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为此,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社会支持对策:逐步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发展农村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20.
张洪 《学术论坛》2022,(3):97-10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国社会财富不平等的机制及其后果。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通过使用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两个主要指标,即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和家庭负债资产比测量家庭金融健康状况,力图更全面地考察家庭金融对当代中国居民主观地位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和家庭负债资产比对居民主观地位认同产生显著影响,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越高,家庭负债资产比越低,居民主观地位认同越高。随着信贷在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分层研究需要从关注家庭财富不平等转向家庭金融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