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俄罗斯文学是指与今天的俄罗斯读者群生活在同一历史和精神时代的俄罗斯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创作背景下, 后现代、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学等文学模式在文坛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一切无不和"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名字对于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和抒情诗《等着我吧》都是我国读者喜爱的作品。西蒙诺夫的创作活动涉及诗歌、戏剧、小说、特写、电影、文学评论等广泛的领域,但是他的创作素材却大都是同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有关的军事生活,所以西蒙诺夫自称是“军事作家”。1966年他在为自己的六卷集文集所写的序言中  相似文献   

3.
苏联(苏俄、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对宪法进行修改,通过制宪和修宪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透视苏联(俄罗斯)的制度变迁。1918、1924年的制宪及时而有效地确立了新制度的权力结构和社会秩序。1936年的修宪确认并巩固了高度集权政治制度和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全面催熟了苏联的国家机器。1977年的修宪相对平淡,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修宪则是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后,惊心动魄的流血斗争是俄罗斯宪法的助产婆。苏联(俄罗斯)修宪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反复研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 50年来的苏 (俄 )中关系进行了回顾;对苏俄几任领导作了评价;论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 (俄罗斯 )改革的看法和研究;中国哲学界对苏联 (俄罗斯 )哲学的研究以及哈尔滨俄国侨民的宗教生活和生活境况,反映出一个俄罗斯学者对俄中关系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贪污犯罪、教育的失职、大众传媒的泛滥等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拉斯普京199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特别是《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揭示出俄罗斯当代社会现实的残酷,是在为“俄罗斯的出路”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是我国成立较早的从事俄罗斯(苏联)问题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78年,为加强对苏联问题的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了苏联研究室。1984年,由苏联研究室扩建为苏联研究所。1993年,由苏联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下设俄罗斯政治研究室、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俄罗斯文化研究室和中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俄罗斯研究所成立2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基础知识雄厚、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先后撰写出版了《苏联区域经济》、《黑龙江旅行记》、《日韩俄畜禽市场概览…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白银时代不但存续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叙事策略与哲学的思想传统,而且在与西欧哲学形成对话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文化的宗教性特征.世纪之交的动荡迫使俄国思想界陷入对世界文化与人的存在意义的本质思考,宗教意识与哲学思考均在此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苏联伊始,官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对宗教世界观的控制,讴歌革命与新生活的主流文学处于文坛中心,书写俄罗斯过去的非主流文学被迫边缘化,但从文化诗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的作品,存在主义意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小说中的传承与变异,仍可发现无论哪类小说作品均不同程度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接管苏联军队的大部分 ,继承苏联军队的传统 ,仍然是当今世界的军事强国之一。但是 ,由于军队本身存在的问题 ,以及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等原因 ,俄罗斯不得不进行军事改革。迄今为止 ,俄罗斯军事改革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91年 12月至 1996年 5月 ,是俄罗斯军事改革的酝酿时期。在这一时期 ,俄罗斯对苏联军队进行改造 ,使之为新政权服务 ,实现了由苏联军队向俄罗斯军队的转型 ,其标志是将苏联军队从管理制度到服装全部进行更替 ,以及颁布俄罗斯《国防法》。第二个阶段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11月 ,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刘爽 《北方论丛》2004,(6):69-7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经历了从危机迷惘到理性反思的转折,其中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当代俄罗斯的社会史研究既是对俄传统史学和苏联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学家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艰难性与复杂性的深刻的历史思考.在社会史研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俄罗斯学者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批判地吸收现代西方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为建构具有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新史学而努力.当代俄罗斯社会史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俄罗斯史学融入世界史学的主潮,对于从历史和文化层面探索俄罗斯复兴的道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苏联形式主义旗手什克洛夫斯基将电影中的“诗”与“散文”进行有意识地风格划分,他撰文指出“诗的”电影中具有“装置的几何性”和视觉形式上的闭合感,使诗的电影成为“情念之诗”。基于此,以苏联诗电影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为例,厘清非情节性、隐喻、节奏、结构等被视为“诗的因素”的电影特质,并从爱森斯坦的创作论出发,追溯诗学意义上的“顿歇”,强调“雾之哀歌”作为诗性要素的重要性;进而将诗电影的实践过程与瓦尔堡的“间隙的图像学”建立关联,视之为图像序列的视觉装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角度论述了苏联改革难以成功的历史根源是沙俄的传统影响没有很好地清除 ;从历史进程角度揭示了苏联的失败是大俄罗斯主义的失败 ,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苏联早已消失在浩瀚无边的苍穹里了,作为一个特定的国家,它显然是不再归来了。但在它存在过的那片土地上,却有许多东西令人深思。闻一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著名苏联—俄罗斯问题专家。他曾多次访问俄罗斯,将其对这片土地的所感所思断断续续记载下来,它们涉及了那个消失掉的苏联和现在正在为生存而拼搏的俄罗斯。它们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就的:一是对这个国家历史的研究,二是这个国家目前的现实,三是那些已经被解密的档案文件。红场曾是苏联的象征,遵闻一先生所嘱,我们把这束杂记就叫做《红场纪事》。  相似文献   

13.
郝燕 《江西社会科学》2006,(12):139-14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只注重“苏联文学”,而忽视“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这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缺乏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全面、客观的了解。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已不再被视为唯一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昔日受到批判和否定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开始再现,所以有必要全面认识、梳理、归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相似文献   

14.
姚颖 《天府新论》2007,(2):14-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消失,布兹加林的新马克思主义就是新出现的流派之一,它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研究21世纪社会生活现象,发展马克思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有着显著的特征,并从崭新的视角对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后工业社会等问题作了独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朝和元朝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近现代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较大,已深入到中国东北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苏联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深远.当代中国及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野猫精》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最重要的作品。它着力挖掘和展示俄罗斯语言的魅力 ,以暗喻、反讽等手法将臆想的荒唐世界与活生生的现实、将蛮荒时代的古罗斯与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互相交错和交融 ,突显了知识分子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依附权势甚至同流合污的弱点 ,强调了掌握为人基本道理的无比重要性 ,拓展了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俄罗斯大师开创和深化的精神复活主题  相似文献   

17.
胡延新 《学术论坛》2012,35(1):62-6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俄罗斯的各民族发展和民族间合作。  相似文献   

18.
1969年苏联当局因索尔仁尼琴不顾禁令坚持创作并在国外出版苏联劳改营题材的文学作品而将他开除作协,次年瑞典科学院却因索氏"在发扬俄罗斯文学的宝贵传统方面显示的美学力量"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随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围绕索氏及其作品展开了激烈的舆论交锋,对索氏的处置问题随之也被提上了苏共中央的日程,但由于对索氏的处置既要顾及国际舆论又要顾及国内舆论,由于高层领导因看法不同或相互间的恩怨而造成的在这一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也由于具体负责处理这一问题的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不愿在这件事上承担太大的责任和给自己的政治声誉造成太大的损害,致使对索氏的处置决定迟迟难以做出,直到1974年2月索氏才在安德罗波夫不乏超等手段的运作下遭到了被逐出境的惩罚.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始于苏联解体前夕 ,它以经济转轨为起点 ,而经济转轨迅速引致社会的整体变迁。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已经历了社会的过度控制、社会加速分化这两个阶段 ,并正在经历着在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下的理性发展阶段。叶利钦时期是俄罗斯社会处于加速分化时期 ,社会秩序严重失范 ;普京时代 ,俄罗斯社会转型进入新的整合期 ,俄罗斯开始走上理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苏联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极大注意。三十年来的创作实践表明,苏联作家继承高尔基的传统,恪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之更加深化。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始终是苏联当代文学创作的基调。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道德探索问题,占据了创作的主导地位,成为苏联当代文学的突出特点。正如苏联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所说:“现在没有什么问题比造就高尚的、无愧于时代的、有道德的人更重要的了。”在不少优秀作品中,多侧面地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探索英雄行为产生的源泉,强调情感教育,抒写理想美,给人们以鼓舞和教育。作为苏联当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题材创作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既有“战壕真实派”的微观描写,亦有“全景文学”的宏观巨著,构成了广阔真实的战斗画卷。而了解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变化,耐认识苏联当代文学的发展,也颇有价值。为此,本期特发表这组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