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0年前,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一个毕业班做过一次调查,就是询问他们:你10年以后的计划是什么?你的长远战略是什么?结果,只有5%的人表明了他们的计划和今后的战略目标。剩下的人,或者是对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非常满意,或者觉得考虑得太具体太久远根本没必要,也就没有考虑和回答。50年过去了,继续对这个班的人跟踪调查时发现:当年对今后10年甚至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有考虑的那5%的人,他们拥有的财富远远超过其余95%的人。  相似文献   

2.
晓珍 《西部观察》2002,(8):60-61
在谈到为什么在搬迁时给父亲立碑,曹先兵说:“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一次,为了不忘祖,立这个碑,给后人一个交待。”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改改。可父亲接过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 另一个读初二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东西,钥匙、钢笔、雨伞等多次不知去向。每次忘记,他母亲总会说:“哼,你像你爸,没记性,做事老是丢三落四的。你爷  相似文献   

4.
正顾维一当婚礼主持人10年了,他现场看到过两位父亲的眼泪。前一位是私营企业家,他为亡妻所生的大女儿出嫁开席50桌,婚礼前一晚,女方父亲对顾维一说,他亏欠女儿太多:"她妈妈走时她12岁,过了5个月我再婚,再过两个月她搬去学校宿舍住,难得回家。"顾维一马上明白了:"这场婚礼会有尴尬,因为她不肯原谅你,对吗?"女方父亲苦笑说,女儿曾要求由舅舅把她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某城镇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一户人家,因为儿子病残,父亲提出离婚,母亲寻了短见,一个好端端的家庭瞬间就变得残缺不全。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个小男孩是我曾经抢救过的病人。了解此事的原委后,我既震惊,又非常惋惜——那的确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 记得是在凌晨,我还沉浸在梦乡,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惊醒:“周医生,刚来了一个5  相似文献   

6.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10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赢……  相似文献   

7.
似乎是从回老家的第一天起,母亲就开始考虑我们回城时所带的物品。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碎石子铺成的小路很窄,两侧都是半人多高的茅草,车子停在百米之外的玉米地头。因为东西太多,父亲拉了平板车,把一袋大米和各种东西放上去再倒腾过去。拉车的时候我要拉,父亲说他来拉,昨夜露水重,别把你裤子弄湿了。以前,父亲对我们的来回似乎并不太在意。这几次,我发现父亲也不想让我们走,嘴里老是嘟囔着:"不能在家多住一天吗?"明显感觉到,父亲老了,言语里对我们充满着留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诗史上,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诗人蒋光赤是应该名列前茅而不应该被忘记的。蒋光赤(一九○——一九三一)又名蒋光慈、蒋侠僧。他的祖籍是安徽省六安县,一说是河南省固始县。他于一九○一年九月十一日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祖父是轿夫,父亲蒋从甫做过学徙,坚持自学,写得一笔好字,并且能做诗文,后来教过私塾,开过杂货铺。光赤七岁上私塾,颇聪明,被称为“神童”。他因受其父亲耳濡目染的熏  相似文献   

9.
善心善果     
弟弟和哥哥是孪生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小镇上的鞋匠。因为家境贫寒,兄弟俩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修鞋。父亲的鞋摊有他们帮忙,家里的日子才能过得好些。  相似文献   

10.
25年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历史的精彩 ,正是由无数个瞬间构成。每一个历史的瞬间 ,都因为它记录了前进的脚步而具有独特的价值。2 0 0 4年 ,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建院 2 5周年。虽然没有盛大的纪念活动 ,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理由忘记 ,因为我们社科院 2 5年来的发展得到过许多人的关怀 ,凝聚着许多人的奉献。今天 ,写篇小小文章以示庆贺 ,就当是孩子的一张生日小照 ,回眸走过的 2 5年 ,前瞻今后的发展 ,对历史有个交代 ,对未来有个希望 ,并真诚感谢关心我们社科院发展的人们。1 978年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恢复重建 ,…  相似文献   

11.
人们发香菇大都是用冷水泡,如果忘记提前泡,就吃不到了。现向你介绍一种1分钟发好香菇的方法:一个带盖子的瓶子,放入干香菇,加开水,水要没过香菇,拧紧盖子,然后上下左右使劲地摇晃。只要1分钟香菇就发好了。(060528)  相似文献   

12.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个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相似文献   

13.
父亲生活在农村,已近耄耋之年,见过他的人都说,顶多是个花甲之年,这与父亲的养生观念极有关系。割一篮草父亲常说,人要勤,养马种菜园。每天一大早,父亲就要到田间地头割一竹篮草,及时给家里的马上料,因为父亲是一个懂马、爱马,  相似文献   

14.
正40岁以上的人群大多扮演着多重角色,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使这一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不少中年人对曾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加重了心理负担。人到中年,忘记5件事心理专家指出,人到中年,以下5件事最应该忘记。追不回来的债两肋插刀过的兄弟在自己有难时消失无踪;慷慨解囊过的朋友自此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无论情感还是利益,如果一直记在心上等于要继  相似文献   

15.
正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到这里,但从没有人来过就会忘记。墨西哥是个包容欧美风情却又恰当地保持本色的国度。这是一个人声鼎沸的地方,但也能找到文艺静谧的岸边。如果你爱美食、美景与美人,或者只是喜欢热闹与异域风光,那就在这里睁大你的眼睛。斑斓之城·圣米格尔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春天,我作为实习医生给骨科医院的尼尔医生做助手. 一天夜里,一个父亲抱着一个啼哭的小男孩儿,急匆匆地走进接诊室.那父亲说:"就在20分钟前,我4岁的儿子不慎从窗台上摔了下来."我给男孩儿做了初步诊断:左手腕向后偏折大约45度.  相似文献   

17.
我爱巴塞!     
嘉娜 《中文信息》2005,(6):59-60
我旅行过不少地方了,国内.国外.乡村,城镇……可以说每一次旅行,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一些东西是令人难忘的。但这次4月份.短短三天的巴塞之旅,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出人意料了.以至于当它们发生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将不会忘记。我想说我爱巴塞,但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相似文献   

18.
先来读一个病句: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天空中响起的惊雷也被淹没了。“病”在哪里呢?就是成语“振聋发聩”用错了,以为“万余名观众的掌声”太热烈太响亮了,用“振聋发聩”形容很合适,其实不然。我们再来读读《永生的眼睛》里的句子“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比较一下,“父亲”的“话语”不会那么响亮。  相似文献   

19.
狐狸的悲哀     
猎人捕获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唯独没有捕获过狐狸。因为这种动物太狡猾,奔跑速度也不慢。往往猎人刚端起枪,狐狸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20.
1893年1月27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的宋庆龄诞生于上海陕西北路369号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宋耀如是一位爱国者、革命家,经常冒着危险掩护和帮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母亲倪桂珍是徐光启后裔,乐善好施,总是接济孙中山,赈济穷苦人。孙中山与宋耀如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讨,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宋庆龄。她曾对孙中山说,你说过,你的心理埋藏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你得为他们做点事情,改变他们苦难的生活.我决不会忘记你说过的这些话。我觉得我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事情。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