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论刊》2003,(6):1-1
城市作为一种景观、一种空间,文化是它的核心与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是否深厚,文化氛围是否浓烈,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辐射力是否强劲,是衡量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很大程度上说,现代城市以文化论输赢.  相似文献   

2.
李正爱 《河北学刊》2008,28(2):194-198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曾军 《河北学刊》2008,28(2):198-200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芒福德的城市功能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8,28(2):191-194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视觉快感与当前中国电影中的视觉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中州学刊》2005,(1):192-196
在视觉文化转向①的背景下,当前中国电影呈现出由以叙事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倾斜的趋势,观影的视觉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对于不同性别、种族、阶级、文化身份的观众来说,当前中国电影中的视觉景观引发了不同的观感,因此,观影的视觉快感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不同模式,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多重的解读空间.当前中国电影还未能创造出真正本土化、多元化的视觉景观和快感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影像与叙事、影像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仍是中国电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矛盾.  相似文献   

6.
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宋厚鹏 《天府新论》2020,(1):139-148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博物馆构造了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体验和想象。反过来,后博物馆所形成的各种展示模式,本身又是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产物。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博物馆作为一种“景观”的意义变得愈加丰富,而伴随技术的革新,后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也呈现出一种“奇观”意味。通过考察博物馆展示的后现代转向,从“叙事性”的视角分析后博物馆展示的视觉图景与情境化内涵,探究以媒体展示文化的拜物教意涵,从而反思这种到处是形象和体验的景观化展示所潜含的问题。景观叙事一方面营造了“参与式”的场景,让观众可以以全部的感觉体验表征的文化;另一方面,其拜物教的意味也制造了一种错觉,即让观众在参观时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但实际上那只是一种感觉或幻觉。  相似文献   

8.
唤起文化,就是唤起城市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在城市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风土人情。它们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上,通过不同的自然、气候、地型和城市形态构成了自己的面貌。这个面貌是不能雷同的。反之则是一种文化上的偏差在城市建设中的回声。任何城市空间艺术的问题,其本质都  相似文献   

9.
在今日的城市文化热中,人们多将目光对准上海、北京,但对苏州这样一个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历史名城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苏州经历了哪些变化?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如何叙述和展现它?为何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影视媒介关于苏州形象的视觉再现,经常有一种浓厚的"怀旧色彩"?这些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对《小城之春》、《游园惊梦》、《橘子红了》和《凤穿牡丹》等影视媒介加以考察,探讨它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语境中建构一套"怀旧诗学",并分析此"怀旧诗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如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动。  相似文献   

10.
张晓萍  李鑫 《学术探索》2010,(6):105-109
文化空间是特定文化的集中展现,和文化表现形式共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在分析文化空间内涵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旅游开发的特征,提出旅游化生存是增强文化空间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认为“大型实景歌舞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文化的空间建构角度,探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动因,是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途径.城市文化空间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主体同构性,因此探究主体的同构性是研究两者互动关系的理论前提.主体从精神和物质角度建构自身及城市文化空间,一方面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创设所需的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并保证其历史延续性;另一方面,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接受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城市居民、城市景观、科研、艺术机构和活动等物质基础,并反过来作用于主体和城市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持续升温的古镇旅游中的景观打造为例,试图透过景观的符号化和景观话语的建构分析这一文化现象的动力机制、表象及其意义,并最终指明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何以可能.古镇的景观打造呈现出借名、挪用、植入等形式特征,可被视为"发明的传统",隐藏着政府权力机构和文化传播公司、文化精英和大众等多重关系的合力,已然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条.景观话语的建构是大众传媒编码和旅游者解码的过程,身临其境的旅游者最终完成了对景观符号的自我想象.而景观所诱发的时间和空间想象等地理学问题已逐渐成为"笑学理论紧抓的一个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3.
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诗性文化、江南诗性文化、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空间叙事分层,显示了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在学理上的逻辑进程与经验走向。诗性文化在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南北不同的城市类型造成的。而在江南城乡之间,由于客观存在的"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江南诗性文化产生"城市"与"乡镇"两种形态的根本原因;把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江南乡镇区别开,是我们正确阐释或建构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最重要前提。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不同于北方城市诗性文化,两者在逻辑上主要表现为"政治"与"经济"的对立;二是不同于江南乡镇诗性文化,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伦理"与"审美"的不同,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中国本土的都市文化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文创功能区"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和城市空间不断深入融合发展经验的一种理论概括,代表着一个城市先进绿色的新产业,也是一个城市最有活力和人气的新空间。在各类城市功能区中,"文创功能区"具有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空间生态、彰显城市特色等重要功能,符合文化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需要。"文创功能区"既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小城市",也是一个具有城市空间功能的"文化产业",不仅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同时也成为一个城市未来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重要创造者。建构科学的文创功能区理论,认识和把握文创功能区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可以为现实中的规划建设提供清晰的"内在生产观念"和"总设计图"。  相似文献   

15.
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安  吕蓁 《学术论坛》2004,(5):174-178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实。视觉文化传播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发的"视觉转向"或者"图像转向"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依赖语言的理性思考让位于视觉的感性思维,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并改变了人类观察社会的视角,语言在这种改变中被放逐;由媒介技术所支撑的文化的模拟和复制形成了"超真实",形象与现实分离,能指与所指分离,视觉景象所制造的"超真实"重新构造了现实,它比真实还真,真实在"超真实"的语境中被放逐;身体在媒介与视觉形象的包围中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空间因"形象的延伸"而改变了固有的空间差异,改变了身体得以存在的范围,身体被放逐。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成了视觉压迫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门罗的小说集《逃离》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既是自然风景,也是人文景观,是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展现,既反映出了加拿大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出加拿大人对于自然、宗教和社会的看法,整体上展现了门罗意识中的加拿大民族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学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会牵涉到大量的城市建筑描写,这也是城市文学的一大特殊性,然而以往的城市文学研究,多从宏观入手,着眼于市场经济、权力政治等抽象的表征,直接跳过了现实层面的城市建筑景观和空间。借用建筑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较为典型的几组景观意象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建筑书写之于城市文学,有着独特而稳定的美学效果和文本功能;以建筑来观照城市文学,有望成为城市文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书写是空间批评视野下的文学批评范畴,文本中的城市被看做蕴涵丰富社会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乔伊斯的小说全部以都柏林为背景,在城市书写中,他将殖民记忆、历史文化等要素巧妙地植入城市景观的选择和构建中,成为揭示主题的手段。乔伊斯在城市书写中运用了人物的漫游式叙述,使城市景观同人物精神世界的异化和挫败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精神瘫痪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学研究存在多种研究范式。"双城"研究方法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注意到城市文化对比,更强调相邻城市的互补,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展示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里的特殊性。由于西方文明的入侵,在城市构造上,发展出一城双中心的空间构造,它影响了城市文化空间,最终影响了文学对于城市的书写与想象。因此,采用"双城"视野既有利于整合不同研究方法的长处,也有利于更为深入地揭示现代文学在城市背景下的发展进程。以"双城"视野来看平津双城,可以发现"京派""津派"之间的积极互动与支援,也更清晰地揭示了天津城市内部的文化空间构造。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