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纪新 《兰州学刊》2011,(10):102-105,156
纪弦的创作风格形成于"大陆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纪弦也是在穆旦之前身体意识最为鲜明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中还蕴含着深邃的"存在之思",身体意识与"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水乳交融。一方面,他把身体从某些新月诗人的颓废中提升起来,使之饱含着形而上的精神,成为"诗性身体"。另一方面,他又将深邃的"存在之思"与鲜活的身体融合,踏出了一条通过身体探寻存在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以来,德国一个原本不甚出名的汉学家顾彬,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他出言不逊,把中国当代文学贬得一文不值。顾彬的批评直接、犀利、不留情面,引起了"中国作家、批评家集体反击",不仅对顾彬的观点进行了直接的反驳,还掀起了重估当代文学特别是80年代文学价值的思潮,决意要证明:中国当代文学非但不是"垃圾",而且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只要是身体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其实,有的疾病虽然叫"某某炎",但却不适宜用抗生素,用了反而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日趋严峻的高校师资"近亲繁殖"现象阻碍了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桎梏。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教育思想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限制,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要防止地方高校"近亲繁殖",笔者认为政府应从政策上要"扶",学校从人事制度上要"防",从人才机制上促"远",从招生就业体制上要"改",从科研团队上鼓励"杂",如此,方能促使地方高校的教师队伍"远缘杂交",使大学回归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5.
身体装饰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客观地记录了这一现象,从"笄"、"梳"到"珥"、"賏",从"钗"、"钏"到"佩"、"帏"等汉字,都昭示着古代身体装饰文化的鲜活存在,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饰品从竹、木到骨、石、玉再到金属之发展过程,推断其从实用到纯粹追求美观之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6.
何世桢 《家庭科技》2014,(10):29-29
由于工作压力大,每天要应对的事情比较多,很多人整天感觉大脑乱糟糟的,白天脑袋昏昏沉沉,不能集中精力去工作和学习,晚上躺在床上又会想很多事情,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专家称,这主要与大脑中存留的"垃圾"太多有关。只有给大脑做一次"大扫除",消除杂念,彻底让大脑进行有效地休息,放松身心,才不会出现失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厌食等不适。  相似文献   

7.
荔叨 《社会科学论坛》2010,(22):146-153
法国哲学家、现代思想大师让·鲍德里亚对以"消费"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剖析,本质性地揭示了被强迫镶嵌在"符号编码"消费秩序逻辑中的现代人的深层异化状态,这种强迫逐渐在一种"集体性"的互相参照和共同惯性下转化为消费社会中的符码消费"自觉",在这种"自觉"中,消费社会的工业化生产逻辑与消费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它,并将这个"自觉"的根本动力——"需求体系"完全内化为"生产体系"的一个自然部分,个体的"真实"消失了,在符号与符号的对应中、在幻象般的传媒文化中、在"救赎物品"与"欲望战略"的身体与性欲中、在关切与休闲的不可能之真中,同时也在"暴力、非暴力亚文化与疲劳"组成的社会混乱中,个体的主体性被虚拟地"超真实"复活了,这些个体的复活是因为他们集体性地出卖了自己的"影子",以为如此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个性,找到社会之镜中的区分型"自我",可是这些被出卖的"影子"却在消费的整体生产系统中反过来真实地谋杀了"自我",这就是消费社会的"白色"神话。而这个"白色"神话的上演舞台绝不只是在那个异于我们的西方"他者世界",我们的世界难道没有重复和深化着它吗?  相似文献   

8.
丘乐媛 《兰州学刊》2011,(11):15-21
《指归》的身体观思想很重要的体现之一即是用身体的基本架构"心-身"来比拟政治构成的两个重要元素――君与民。以心喻君、以身喻民表达了严遵对于君民关系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解。引入了身体隐喻的表达方式,严遵对于君民关系的论述显得更为明晰。关于君民关系,一方面君民之间既是互为一体,相互感应,另一方面"民又不谕君之所为",这其中的矛盾又得以通过身与心的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的权威说法,中国高校科研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五[1]。对此官方说法,学者们感到"无奈而悲哀",因为"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造成‘学术泡沫’炫人眼目与‘学术垃圾’堆砌如山"的现况[2],  相似文献   

10.
王英 《理论界》2013,(2):167-169
"守先待后"指的是特定政治生态环境中,得君行道不可能的情况下,儒者守护先王之道以待后之来者的一种生存目标。清代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士人少有机会"得君行道",又不可如明代士人那样"觉民行道",所以如戴震这样仍"以道自任"的,只有"守先待后",通过考据或义理解释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1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的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作为教师或父母,应大胆地放下心中的"保护伞",让孩子自由、健康地发展,在大自然中成长,去体验必要的挫折,吃一些"苦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禾苗的生长智慧假期里的一天,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到岳父家,下车后还有二里多路,交通不便,只好徒步前进。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考量,以"网络化大图书馆"工作性质为出发点,以优秀图书馆员为标杆,认为图书馆员应形成"服务意识"、"协调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铸就"身体支配能力"、"信息捕捉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导航能力"和"信息再造能力"。唯如此,图书馆员才能求取理想工作效果,成为"优秀图书馆员"称号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3.
冯和 《家庭科技》2014,(9):25-26
《黄帝内经》把腋窝、国窝等称为"八虚",并认为"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意思是说,这些窝是人体五脏六腑真气充盈、汇聚的场所,用于传递和转换生命能量。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身体出现不适,都会通过按摩身体上的"养生窝"来缓解,而且疗效显著,因此被称为宫廷养生"第一窝"。现代医学证明,秋季常按摩这些部位,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肠道疾病等老年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得 《家庭科技》2014,(11):40-40
自从保罗·麦卡特尼鼓励人们在伤心难过时"顺其自然",我们意识到了接受事实的重要性。的确,顺其自然可以鼓舞人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乐观情绪,就算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依然可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愈挫愈勇。如果我们的思虑太多,往往无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会怎么处理一个装载过多的盒子呢?一般都会整理一下或清理掉一些东西。我们也应该这样清理一下我们的思想。我们应确保:我们的脑子没有同时思虑太多事情;我们可以处理好这些思虑引发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主体意识的张扬,令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相继兴起。"身体"范畴是审美现代性的根基,自浪漫主义以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重视,不仅影响了艺术精神、个体在世态度及价值伦理的抉择与建构,更构建了强大的"审美乌托邦",最终导致普遍庸俗的审美主义和无边蔓延的虚无主义精神。因此,梳理与反省现代思想史中"身体"范畴的蕴义与嬗变,揭示它在现代个体生活中独特的"启蒙"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性的实质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纷争与危机。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身体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身体社会学逐渐兴起、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章试图阐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身体观念,以此引导人们审视当代消费社会中的身体消费实践,为逐渐改善不合时宜的身体消费观念提供一些智慧的源泉。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身体是"四位一体"的,身体结构则是"形—气—心"三个层级的有机统一,并强调"内圣外王"以修身。其身心关系则可表述由"身心一如"到"以心控身"。  相似文献   

17.
徐建勇 《江淮论坛》2010,(4):76-79,169
在《新原人》中,冯友兰用西方现代逻辑分析的方法,深入地分析和阐发了"觉解",将人生"自由"的实现,建立在理性的"觉解"基础之上。同时,冯友兰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之提出的人生境界说,对人生"自由"的实现、"自由"的认知和"自由"的规范进行了新的诠释。冯友兰的"自由",是道德认知之后,对道德的超越,是超越的道德。这种"自由",是不受限制,是超越限制,是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黄斯宏 《家庭科技》2011,(10):37-37
"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们已经不满足把秘密写在日记本里给自己看,而是需要"受众"和"互动"。于是,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应运而生。人们把自己的隐私或内心的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与陌生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晒秘密"网站的风行让我们发现:我们心中的秘密也需要被分享。  相似文献   

19.
宫立 《云梦学刊》2013,34(2):11-12,18
钱谷融早年的文章都已编入《散淡人生》,但仍有遗漏。《给苦闷的青年》和《为谁读书?》即是一例。自己都是"多愁者",却写信鼓励像他一样"苦闷的青年"不要"深思多愁",也不要主动去追求"欢乐",而是要"努力为自身创造趣味"。他不仅为上学的不自由烦恼过,也为探寻读书的目的而烦恼过。  相似文献   

20.
左少兴 《云梦学刊》2010,31(5):28-33
俄国德·谢·利哈乔夫院士说:"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Россияникогда не была Востоком")。古代罗斯,在其历史发展初期(公元9世纪中叶),位于东欧平原一隅;后来(从16-17世纪直到19世纪)她逐渐"东扩",以至"地跨欧亚两洲"。尽管如此,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不曾是也不可能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联系东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是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因此,所谓俄罗斯人与"东方人"、"东方民族"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在"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等方面"彼此"接近"、"近似"、"相似",甚至"同出一辙"(代替"如出一辙")以及诸如此类说法,纯属牵强附会,不经之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