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闫杰  王兵  王晓健 《金陵瞭望》2005,(15):54-55
5年来,南京市国税局主动融入地方新一轮经济建设大局,坚持依法治税,积极用足国家现行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助推和调节导向作用,大大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为南京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税收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完善的税收制度有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但目前我国税收制度仍存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缺乏规制、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佳、税收与税源背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必要规制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保障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完善征税制度,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税收制度不断完善,更充分地发挥税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助力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优惠手段单一、优惠效益低、税款流失等问题,民族地区内各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竞争的同时存在着负面影响。因此,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方向要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相协调,与区域经济政策相协调,以及与WTO规则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在国税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不断增强税收经济观和税收服务观,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结合大力组织收入积极宣传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与导向作用,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国税部门需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而且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税收优惠政策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手段,有力地帮助中小企业跨越资金瓶颈障碍。本文从税法的一般性价值追求分析税收优惠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工具性手段的正当性,并系统分析了不同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本文运用财务评价理论和风险效用理论,通过公式推导得出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经济激励作用,但应根据建筑节能市场发展阶段合理选择经济激励政策类型。本文提出了"三个阶段"经济激励政策模式,即:在建筑节能市场起步阶段,应制定以财政补贴政策为核心、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阶段,应制定以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并重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建筑节能市场成熟阶段,应制定以税收优惠政策为核心、财政补贴政策为补充的经济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7.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在制定时对农村和农业发展关注的力度不够,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应继续调整和完善现有的税收政策,适时开征新税种,适当增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税收政策对“三农”领域的倾斜和支持.充分地发挥税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税收优惠政策是税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延边州通过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今后必须以加强优惠政策的法制化、实施优惠方式及优惠税种的多样化、加大优惠力度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引进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以来税收优惠政策改革为例,兼顾民族地区地方特色,构建了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绩效。认为,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产生了马太效应,出口退税政策难以扩大民族地区的开放度,涉外税收优惠并没有帮助民族地区有效地抵御国际风险,旅游业税收优惠的效果短期内并未显现,虽然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地改善,但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的绩效不明显,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对外资实行优惠一直是我国外资政策的重心之一。税收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体系中有较强的连动作用,现行税收政策与WTO的投资规则存在较大差异。重新审视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的关联性,可以为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位提供理论参考。优惠政策的准确界定可以带动外资活动,合理规范优惠政策和建立必要的优惠机制是克服对外资普遍优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偏向东南沿海的税收优惠长期不变、优惠政策不统一、区域优惠政策为主、优惠方式单一等不利于东北经济发展的因素,建议实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支持力度、适时调整税收优惠实施方位等措施,对现行优惠政策予以调整,为东北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12.
政府的扶持和鼓励对创业投资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善创业投资的法律环境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等措施是必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税收优惠政策是各国税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和费用负担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上缴的税外费用和税收的比例、高新技术企业在投产前八年的盈亏状况、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实际功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与收费政策障碍等问题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些已不再适用,有些激励作用已明显减弱,有些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继续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有新的税收政策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与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税收优惠作为税收调控经济的特殊手段 ,并非万能 ,而是存在着客观局限性。税收优惠的局限就其成因而言 ,可以概括为内在制约型局限和政府缺陷型局限。税收优惠政策的客观局限性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由此可能产生的种种负效应制约着税收优惠规模的扩大 ,倘若税收优惠政策导向出现偏误 ,就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不良的运行状态 ,即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实际收益不抵它所附带的机会成本。因此 ,税收优惠政策的推行必然存在一个合理的限度 ,包括广度与深度、时间与空间。正确客观分析税收优惠的局限 ,有助于政府合理把握税收优惠的有限度 ,以强化税收杠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外资企业在增加我国税收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避税问题,其手段主要有转移定价、资本弱化、滥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其原因既有资本的逐利性、税务人员缺乏经验等因素,地方政府纵容更不容忽视。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反避税法规,加强税务队伍建设,提高地方政府的认识,以减少外资企业避税现象,防止国税流失。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及其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涉税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多,但长久以来因为受"税收不进学校"观念的影响,高校涉税经济业务的管理存在着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够或存在偏差、与税收机关沟通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笔者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高校实际收入类型逐一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不同收入类型下的纳税筹划方法,并提出设置专职纳税筹划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高校不同收入类型分别核算应税和免税业务、按照税法规定及时办理纳税和免税申报等加强高校收入纳税筹划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宁国轩 《金陵瞭望》2010,(28):27-29
2009年.国家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江苏省影响巨大。2010年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共完成43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89亿元.收入总量、增幅均居全国第二位.结构性减税、出口退税以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企业和纳税人减负约700亿元.税收在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中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18.
从节税、 实际税负、 筹资方式、 资本配置和间接优惠五个方面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效应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发现,尽管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相关的改革建议是: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小微企业实际税负;适当提高股权融资比重,优化筹资方式;加快资金流入,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完善间接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激励效应,不同税收优惠政策对同一行业持续成长能力作用效应各不相同;企业对税收政策的满意度、税务部门服务满意度、企业规模、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间都会影响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应该为像农村公路这样的公共产品买单,又由于农村公路受益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应负担起农村公路的主要建设任务。公共财政的核心是财政分权,而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是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其中财权不断上移,事权逐级下放,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有限。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监督,保证农村公路供给,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