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乞大》(以下简称《老》)、《朴通事》(以下简称《朴》)是元朝时候由朝鲜人写的汉语会话教材,明代有所修改,是为朝鲜人到中国经商办公事服务的,所据为当时北方官话。这两本书是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来源的宝贵资料。本文谈的是其中的四个虚词“但、只、就、便”。它们的用法同现代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将之放在一起讨论,或许对虚词发展史的研究有一点作用。下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东方两部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作为两座艺术丰碑,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世人的喜爱。《源氏物语》(以下简称《源》)和《红楼梦》(以下简称《红》)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  相似文献   

3.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特殊地位的重要作家,其小说《林中之死》是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运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该小说进行探讨,揭示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言辞形式上的潜在联系,以期对它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技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正如一部交响乐有其必不可少的主题一样,《中国美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一书也贯穿着两个主题,即: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质特点问题;二、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问题,后一个是隐藏在全书背后的主题。我国文化发展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摆在现代学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如果说,这个问题在近代思想史上以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之比较研究的方式出现的话,那么,它在当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的研究和把握,在美学领域,就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实质和特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一个半世纪以前,德国作家施托姆在他著名的中篇小说《茵梦湖》里写下了一个哀艳凄惋的爱情故事。谁知这个十九世纪中叶发生在莱茵河畔的爱情故事,竟在它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后,远涉千山万水,来到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地,在一片陌生的国土上风靡开来。它象长空中一束耀眼的闪电,照亮了中国现代作家的灵感之光。很多作家以它为鉴,获得了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生活的独特理解,进而又为自己找到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从现代文学的发轫到终止,这种影响一直或强或弱、或明或暗地存在着。正是在它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类思想风貌和艺术格调都与之相似的作品。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中,分别以周全平的《林中》(1925)、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1932)与萧乾的《梦之谷》(1938)这三部中篇小说为例,探索一下《茵梦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这几部作品与《茵梦湖》作一对比,就会发现,它们都仿照《茵梦湖》的样子,为作品设计了一个凄惋忧伤的爱情故事,都通过主人公美爱情的被毁灭,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扼杀人性的不自由的婚姻制度,为被摧残的青年男女的纯洁恋情唱出一曲哀惋的悲歌。  相似文献   

6.
势成鼎足的三说及其由来通常所说的“唐僧取经故事”,是以“取经烦猴行者”为其标志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为文学巨著《西游记》的先导,考察其成书年代,事关“取经烦猴行者”故事产生于何时。这是文学史上应予弄清而又尚未弄清的问题。宋元说、南宋说、晚唐五代说,当前势成鼎足,先对三说作一反思,也许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结论。认为《取经诗话》成书于南宋或宋元之间,这是文学史家们的普遍看法。试以当前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而论,断其成书于南宋者,有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六省市十一院校编《中国文学简史》等;断其成书于宋末元初者,有刘大杰《中国  相似文献   

7.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以下简称《纪》)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从发表年月看,它是作者第一篇以自己虚构的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中心的杰弗生镇为背景的短篇,也是第一个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的故事。它以美南方一小镇为背景,通过镇民们对往事的回顾描绘了“可怜的”爱米丽小姐的奇特命运遭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贵族阶级的衰亡历史和心理状态;现代人与社会的不协调导致了一场命运悲剧。爱米丽生长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个有顽固陈腐思想的封建贵族阶级的卫道士。她还是个妙龄少女时,就受到父亲的严厉的控制,以便…  相似文献   

8.
《南京的基督》是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评论界一般认为此小说表现了信仰与知性的矛盾,但若从深层解读,可以发现,《南京的基督》是一个充满了隐喻的文本,其主旨与知性、信仰等问题并无多大关系,而是隐晦地表现了芥川对现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的反思与置疑,而这又折射出日本知识分子在传统向现代裂变过程中的“怀乡病”。  相似文献   

9.
晏子,姓晏名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是以晏婴为中心人物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晏》中的晏子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原理,而是艺术上典型。 (一) 晏子虽然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之一,但除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广为流传外,其它关于晏子的传闻就鲜为人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从分析晏子的形象特征入手,探讨一下这  相似文献   

10.
“东北作家群”这一概念 ,最早是由现代文学史家蓝海先生在 1946年抗战胜利不久首次提出的 ,解放后王瑶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又沿用了它 ,并且在这一条目下用较大的篇幅评述了该群体的创作。此后 ,这一概念便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所接受。然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它的研究却未能深入下去。进入新时期以后 ,这一课题才真正引起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 ,不论是初期的资料发掘式研究 ,还是后来的个论式和专题式的研究 ,都无法使这项工作深入下去。学术界一直为没有产生“拳头”产品而遗憾。而《大野诗魂》(马伟业著 ,北方文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发展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它对以后文言小说的影响很大,仿效《聊斋志异》的作品相继出现。我省发现的清代曾衍东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小豆棚》,就是其中的一部。这部作品虽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没有达到《聊斋志异》的水平,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它在仿《聊》的同类作品中具有一定特色。研究和剖析《小豆棚》这部作品,对于了解《聊斋志异》问世以来我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演变,扩大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内容,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杰辛格尔·普拉萨德(1889——1937)是印度近代印地语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一生从事写作和经商,主要作品有九部诗集,十三种戏剧,三部长篇小说和七十篇短篇小说。长诗《迦马耶尼》是他的代表作,发表于1935年。印度文学评论家格利生德沃·谢尔马曾经说过,“《迦马耶尼》是普拉萨德最成熟的作品”,也是近代印地语文学中“最伟大的创作”之一。事实正是如此,本世纪四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
余凤高 《浙江学刊》2006,15(1):87-94
王尔德的《莎乐美》尽管曾遭查禁,至今也还并非完全没有争议,但多数学者相信它算得上是一部经典;尤其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它在文学艺术上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使任何一部英国戏剧史、英国文学史,乃至欧洲戏剧史,都无法回避它的存在。本文一方面考察作者在创作该剧时肯定或可能受到前人,主要是几位法国作家的启示,同时也指出剧作本身的独创特色;文章还以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活动为例,说明《莎乐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聊斋志异》的史学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下称《聊斋》)是清初学者蒲松龄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峰颠之作。笔者认为,《聊斋》不仅是传奇志怪,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史学特点。1.在形式上有意仿史。中国史学著作的形式或曰体例,主要有两种,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在“二体”中,纪传体为后世所推重。被封建朝廷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全部是纪传体,它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蒲松龄学富五车,博通经史,《聊斋》在体例上就深受纪传体的影响。第一,《异史…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曾以不同的版本与语种面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从出版史与接受史,即从作者、读者(主要是评论者)的角度来考察这部著作被传播、被修改与接受的过程,揭示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命运与地位。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初重构中国文学史思潮之后,萌生于80年代中叶的建构中国文学学术史的呼声亦见兴起。两股思潮的相互激荡,给传统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前者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一批专著的问世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如罗宗强先生的《唐诗小史》、葛晓音先生的《八代诗史》和王钟陵先生的《中古诗歌史》、程干帆先生的《两宋文学史》等等,均是富于拓展性、新意迭出的力作。而后者,也许笔者孤陋,还仅限于专题论文的探索。显然,学术史的建构大大地落后于文学史的重构。但传统学术史资料的遗存与文学资料的遗存一样丰厚,一样浩如烟海。而且有这样一个无法否认的结论: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将大大地推进文学史自身的研究。它不仅会从古人学术研究中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资借鉴,以促进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沈善洪同志撰著的《中国哲学史概要》(下简称《概要》)一书,已于今年三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省解放以来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作者从六十年代起,就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写了中国哲学史课的讲义和不少有关的专题论文,得到多方的好评。这本书是作者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对于初学中国哲学史的同志将会是有益的,对于活跃学术空气,进一步开展哲学史研究,也会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四世同堂》本是一部百万余言的煌煌大著,但“文革”期间,不幸手稿散佚,《四世同堂》的中文版本就此成为残本,成了现代文学史上莫大的遗憾。2013年,赵武平在异国图书馆中的意外发现,使得《四世同堂》终于找到最初的结尾。《四世同堂》“更新”了。这部老舍小说的代表作现通行本为100段(一段同一章),而最新发现版本则为103段,足足多出3段来。《四世同堂》通过写“小羊圈胡同”里几户人家在抗战时期的遭遇,展现了中国人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是一幅老北京市井平民生活的风情画。老舍很早就规划好了  相似文献   

19.
也谈《红楼梦》后四十回王瑞盛《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名著,犹如熠熠闪光的一块玉珏.说它是玉珏含义有二:一是《红楼梦》这一宏篇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堪称范本之一;二是《红...  相似文献   

20.
素以“北大荒”驰名中外的黑龙江到底有没有文学 ?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如何 ?这部纵贯古今的《黑龙江文学通史》给读者做出的回答是肯定而可信的。早于上个世纪 80年代初 ,就有国内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紧接着又有学者认为 :“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从此 ,文学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对象被引起重视 ,新的主张和观点不断被人提出 ,在理论探讨十分活跃的同时 ,各种类型的文学史专著也相继面世。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中诞生的《黑龙江文学通史》 ,谈不上是“重写” ,只能说是“草创”。因为黑龙江还不曾有过自己的文学史 ,这是千年写的第一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