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本文以东亚三国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为切入点,探究中日朝三国现代化运动产生的契机和条件,三国现代化的推动与领导集团的形成、演变以及三国现代化进程的异同,进而发掘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以资为当代中国现代化之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女性化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其深层动力源自市场深化带来的家庭及社会性别分工。从历史上看,轮耕制与犁耕制分别导引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性别分工模式。就技术层面而言,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路径带有一定的性别偏好,进而形成农业女性化的局面。当代中国农业女性化图景的生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劳动力后备军和蓄水池时期的"铁姑娘"、男工女耕时期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及异地务农时期的女性"农民农"。作为农业女性化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农村妇女进城后的走向,还远未实现其就业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农业起步现代化、农业初步现代化、农业基本现代化、农业完全现代化四个阶段,构建出了一套农业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以黑龙江垦区为例,从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消费水平、基础设施技术投入、科技教育、农业环境六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垦区的农业现代化所处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增加投资,发展专业化和区域化经济,兴建乡镇企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日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和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分别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利弊,指出了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在实践应用中的经验,从而提出中国在医疗制度改革中应注重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逐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不断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加强老年医疗保障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 ,分析了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农业商品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推进等方面的影响 ,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兵团各师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将各师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成四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一改三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日本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撑政策,重视农业投入;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等。这对当今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向,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对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发现,现代农业进入农村经历了接受——抵制——再接受的过程后才真正进入农村。而农业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生产观经营观念和学习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与农民的理性基础、新的要素投入与外部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为实现农民生产经营观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通过完善农村教育网络、内化现代农业价值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降中日两国发展都遇到过三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但两国对历史机遇的把握与应对不同,因而结局亦大相径庭。分析和比较中日两国历史机遇、历史进程及文化因素的内在差异.对于中国把握与利用21世纪初期的战略机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必然要促进土地流转经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原因,指出现实中土地流转经营存在着土地流转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乡村组织行为不当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第一,在历史时段上,日本在元禄时代(18世纪前后)市民社会力量就已经成长起来,而中国则是在清末“新政”时期(20世纪前后)才产生了市民社会的萌芽。第二,在社会力量上,日本的武士阶层是市民社会的特殊力量,而中国的士绅阶层,却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秩序的顽固势力。第三,在社会经济上,日本的新兴商人作为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和反抗幕藩统治的生力军,而中国的商人最终不是作为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出现于社会,而只是地主、官僚阶级的附庸而已。中日两国市民社会的不同状况和发展差距,决定了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2.
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达到独霸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对中国东北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侵略活动,其中以除队兵移民、爱川村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最典型。尽管日本殖民主义者煞费苦心的经营移民侵略事业,但终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日本向中国东北的初期农业移民招致失败,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移民理论和移民政策的狂妄性与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现代化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中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日本形成了对于外来文化的心理和态度:主动学习,全面引进;选择、改造,自成体系。这为日本吸收西方文化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和思维的方法。近代中国的失败对日本起了警世作用,中国一方面成为日本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屏障,另一方面又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对中国的掠夺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是以发展教育为先导,把提高人的素质视为现代化的第一要素。日本现代化的成功,主要是坚持”教育立国”的根本性战略。日本这种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应引起全世界的广泛的瞩目,尤其是对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西郜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现代化方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依据,通过对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及其农业科技问题的基本判断,探求出一条以树立农业科技理念为导向、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动力、以完善农业科技体制为保障、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推进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视点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政冷经热”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国民情绪受到了直接影响,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狭隘民族主义有所凸现。为此,必须加强民族主义的理性管理,促进中日民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民间感情的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在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下,通过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日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达到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和日本发展农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这个角度探讨了日本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测评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和方法是正确判断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对了解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和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改革开放至今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增速较快,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其他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由此进一步提出实现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努力学习日本,不仅在体制上模仿日本,而且派遣大量留学生赴日,还聘请众多日本教习到中国任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日本模式的缺陷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又极大地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推动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型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性的经济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能动生产要素,贯穿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全过程。以农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人力资源效能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其农业发展现有创新型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均不足以支撑当下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据此提出完善顶层设计,确保人尽其用;把握经济发展需求,按需引进人力资源;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做好人力资源统筹规划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