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加权知识网络的个人知识存量表示与度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运江  党延忠 《管理学报》2007,4(1):28-31,39
对个人知识存量的表示与度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个人知识存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知识存量的加权知识网络模型,该模型将个人知识体系表示为一个层级有向网络,并通过对边进行加权和对节点赋值来实现个人知识存量的度量,其中,节点的属性值可反映个人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边则反映了知识点之间的构成关系。还对知识点的获取和度量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一个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随网络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大数据",对传统统计工作理念、方法及知识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需对统计知识形成进行新的思考,本文采用超网络的思想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统计组织知识形成的ODK超网络模型,该模型由非结构化网络、结构化网络以及半结构化网络三个层级网络结构构成,为统计组织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整合目前COPS知识网络研究成果,构建基于主体(组织)、客体(知识)、载体(产品)的COPS知识超网络,基于逻辑自洽的网络交互机制和DNA元矩阵分析方法,在解构超网络的动态运行中挖掘出16项知识管理任务;并从宏观软环境等3个维度,梳理了知识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强调COPS知识管理研究要注重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剖析了学习智障的构成要素(结构智障、管理智障、文化智障、心智智障、执行智障)基础上,分析了学习智障对知识转化的削弱作用,构建了学习智障对知识转化影响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259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智障的5个构成要素对知识转化过程的削弱作用总体比较明显,但管理智障对社会化过程、结构智障和执行智障对外显化过程以及文化智障对组合化过程的制约作用不明显,但组织整体学习智障对组织知识转化过程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管理内涵出发,阐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些特征,旨在通过对现行企业组织结构及类型的分析,依据知识管理的特点,应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设计出适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本文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融人综合的先进理念和思想,提出了知识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学习-网络组织结构模式,体现了知识管理对组织结构变革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有复杂知识网络研究大多只关注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忽视网络中关系强度的作用.文中采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在分别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的复杂知识网络中,研究在5种变化策略下,动态关系强度对知识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策略改变主体间的关系强度,所得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速度衡量)和知识分布的均衡性(用网络知识分布方差衡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而且当关系强度变动概率取特定值时,复杂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表现出高流速、高平均知识水平和低知识分布方差的涌现特征.论文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该涌现特性的机理,指出网络关系强度分布的指数衰减,对均衡状态下知识流动涌现特性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具有社会关系结构的经济系统及通讯网络系统等许多现实的系统中,人们经常关注节点集在系统中的重要性问题.在分析如何有效反映网络中节点集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节点赋权网络,利用节点集删除的研究方法,建立节点集重要性的综合测度数学模型;然后,借助于图的距离矩阵的计算方法设计该模型的算法;最后,给出该方法在知识共享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组织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及学习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主要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方式存在,隐性知识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隐性知识为组织个体所拥有,这种私有性的特征使其在组织内部的扩散需要通过组织个体之间的交互才能完成.组织网络连接强度对扩散具有影响,可利用具有边权重的组织网络研究隐性知识的扩散行为.在分析隐性知识和相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建立组织网络上的知识扩散模型.根据认识论的观点,提出个体3种知识学习策略,结合知识扩散模型进行计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关系和知识差别的知识学习策略最有效,不考虑连接强度下的各种策略都具有较快的知识学习速率,并且连接强度对组织内隐性知识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方伟  刘轩政  孙秀霞 《管理学报》2012,9(12):1819-1825
从项目集成管理的核心问题项目知识集成出发,在系统界定项目知识分解结构的基础上,利用项目知识网络和利益相关者知识网络理论构建知识集成模型和识别知识集成的方法、路径,并以此为基础系统探讨项目知识集成中知识螺旋演进的动态规律,为项目管理活动提供持续调整和重构路径,实现跨阶段、多领域知识快速集成的方法与手段,进而提高动态条件下的沟通效率,为项目知识系统的构建提供要素识别的理论依据,促进企业知识系统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和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给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金融市场呈现复杂多变、交叉融合的特征,传统的金融市场和监管理论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风险管理需要。本文从金融网络视角,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引入信用惩罚函数和操作风险函数,考虑到加强社交网络关系可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建立了由资金供给者、互联网金融中介、传统金融中介、资金需求者四种类型金融参与组成的、集成资金流动网络和社交关系网络的金融市场超网络模型,进行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建立包括净收益最大化、社交网络关系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将约束条件放松为单边约束,研究包括上述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最后通过算例的MATLAB仿真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与否社交网络关系水平,金融市场的均衡状态不同;社交网络关系水平对互联网金融中介和传统金融中介具有影响作用;为提高市场稳定性和有效性,降低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中介需要合作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莉  曹杰 《中国管理科学》2012,20(6):141-148
针对应急网络中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各主体、以及灾害风险演变与应急资源调配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以资源调配量和灾害风险度为网络流、包含"出救点、分发中心、受灾点"的三层超网络结构,并将其转化成等价结构进行定量建模。通过分析模型的应急优化目标和对受灾点的资源救助行为,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推导出模型最优求解定理。设计算例进行数值求解和仿真分析,说明了各应急主体(间)的能力限制、各应急主体(间)的灾害风险度等关键参数对资源调配决策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个由多个供应商、多个制造商和多个市场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中产品的最优定价与产量决策问题。供应链系统中的各方通过一个碳交易中心组成一个碳交易市场。基于供应链子网及碳交易子网构建了一个超网络模型。假定供应商为高排放型,是碳交易市场上的买家,制造商为低排放型,是卖家,探讨了超网络中各决策者达到均衡时企业的最优产品定价及产量决策。基于n维实数空间,对变分不等式目标函数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最优解的充要条件给予了详细的证明。基于修正投影算法通过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了有、无碳交易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参与方及系统的整体绩效,得出了一些管理学上的见解及对政府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及其传播是形成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学习者、传播者和免疫者三类传播主体,且考虑遗忘机制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SIR复杂网络模型;其次,对模型进行稳态分析,从而计算出隐性知识在企业传播开来的传播率阈值λc,当隐性知识传播率λ>λc时,考察的隐性知识能够在企业内部传播开来,否则考察的隐性知识将在企业内部逐渐消失;最后,应用Matlab对模型参数进行仿真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传播受到遗忘因素和网络结构的影响,在网络结构确定的情况下,遗忘率越大,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传播越缓慢,甚至逐渐消失。为了提高隐性知识传播效果,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干预培训,降低遗忘机制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组织知识获取模型框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分析了组织知识获取的过程和Multi-Agent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组织知识获取模型框架,并且还给出了该模型中实现知识获取的关键技术及知识集结方法。依据提出的模型框架,可以容易的实现从个体知识中获取组织知识,有利于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给出模型框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知识系统柔性战略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形式化的模型,利用马尔可夫链过程描述企业知识状态的转移,通过对不同知识战 略变化的净现值比较,得出知识战略的优劣. 从柔性的时间维度与范围维度研究企业在3 类不 同知识状态下,所采用的知识状态变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mplementary humanresource pract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development of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firm. In general, such a theory might beadvanc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complementary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s components of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humanresource practice combinations contribute as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organise knowledgecre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omplex socialrelation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y and howinnovation strategies and activity systems ofdifferent firm types relate to combinations of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We address this gapb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types andknowledge strategies pursued on the application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a multisectoralsample of 684 manufacturing and 1,200non-manufacturing firms. We find that theadoption of practices applied differ with the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strategies andwith firm types. In addition, after controllingfor these differences, we find thatcomplementarity effects among practices arepresent in varying degrees. The implications ofour findings include that there are fewerrestrictions to combinations of coordinationmechanisms than widely assumed.  相似文献   

18.
Drawing upon a knowledge-based view of the supply chain,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the supplier's standpoint.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model is tested using survey data from a sample of 218 Canadian manufacture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change of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upplier and a customer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upplier's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s expected, tacit knowledge exchange appears to have a stronger impact on performance than explicit knowledge exchang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and inter-firm trust for the exchange of both types of knowledge. Although many stud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supply chain have been published to date, no empirical study has specifically examined the simultaneous effect of both types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9.
对网络舆论的监测与管理,事关网络社会安全,体现管理者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因此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建立社交子网、环境子网、心理子网和观点子网构成的舆论超网络模型来刻画网络舆论特征,使用超链路预测方法为引导对象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领袖引导模型对舆论超网络进行干预与引导,并进行模型仿真以探讨该模型的影响机制及模型参数变化对引导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领袖引导模型进行舆论引导与干预,不仅可以量化引导策略,更可以通过超网络内各元素的变化及连动机制,得到引导策略的作用与反馈规律,为引导网络舆论提供全新的定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关系及IT对二者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郭迟 《管理学报》2009,6(5):678-683
基于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理论,将组织学习过程的4I模型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进行整合与扩展,探讨了组织学习的个体、团队及组织3个层次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2类知识形式的对应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过程与隐性-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过程的动态匹配关系.与以往研究中将知识转移、共享与扩散作为一个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所不同的是,认为知识转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是包含知识创新的持续学习过程,而IT将促进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结合.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以展示IT对企业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