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在80、90后的家长中,这句话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知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的确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有增强的趋势,各种类型的家庭教育讲座也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9,(12)
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被称作"80后",这一代的城市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家中这一颗独苗能幸福成长,父母、祖父母们为他们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事情,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如今已长大成人的"80后"却表现出很多心理问题,同时  相似文献   

3.
是通过劳动去改造80后的"小畜生",还是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的"小畜生",这是个问题推门而入黄鸣办公室的时候,这个"老畜生"正在电脑前写博客,这是他当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一年前我说,我们两个"小畜生"来采访你这个"老畜生"吧?黄鸣不怒反乐,会意地一笑。"老畜生"和"小畜生"就分老、小坐下,围桌而言。我们敢对一个家产几十亿的老板大呼"老畜生",绝不是因为我们是他家亲戚。即使是亲戚,骂他"老畜生",不是也把自己绕上了?我的智商还没有到这种骂人不讨好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杨丽媪 《华人时刊》2006,(10):54-58
富豪,曾经给人的概念是应该和中年人、起码是而立之年者联系起来的;而“80后”,给人的印象是“垮掉的一代”,嬉皮文化的代表;然而,互联网却让二者联系到了一起。在短短三四年内,“80后”们依靠互联网,迅速完成原始积累,成为中国富豪群中最年轻的群体,证明了千古名训:自古英雄出少年。  相似文献   

5.
正"我叫周丽雯,目前就读于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5电子商务3+2班。我出生于2000年3月,是一名00后,即将年满18周岁,期待步入成年。"最美中职生进入2018年,历史性的转折年到来了,第一批00后年满18周岁,已经步入成年。而周丽雯则是这首批"00后"大军中的其中一员。"其实我下个月才满18周岁。"周丽雯说,"我可不能把自己说老了!"事实上,生活中的周丽雯是个特别乐观开朗的一个人。她身上有着多数00后都具有的特点: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早熟懂事、更早地触碰科技,并且对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6.
李方 《北京纪事》2016,(1):91-93
企业们有充分的理由巴结90后,因为90后已经是产品的主要用户.但是作为个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巴结90后.我们没巴结过80后,也没巴结过70后,20年前我还在报纸上刊登过一封读者来信,标题是《坚决不跟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当时引起很大争议,而现在70后都觉得自己老了. 我女儿是00后,有一天她跟我分享John Denver的歌,我都很奇怪,女儿怎么知道John Denver的.我推荐女儿听周杰伦的《双截棍》,于是有一阵子女儿成天也哼哼哈嘿.当然女儿有些歌我是不懂的,像英雄联盟LOL的主题歌《阿玛利亚撸啊撸》,但是我也很快喜欢上了,"蛮王又开大"、"武器大师一个打俩".刚才回家,女儿正在听Capenters的《Top of the world》和罗大佑的《童年》,我坐下来跟她一起唱.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生活中刺激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我们越发难以忍受无聊。前不久,美国的研究学者发表了一项"针对无聊经历最全面的实证研究",解开了"人为什么会无聊"的谜题:他们总结道,人在做无聊的事情时才会感到无聊。这是个看起来无聊但实际没那么无聊的结论——因为它推翻了老师和家长们最爱说的一句训诫——"没有无聊的事情,只有无聊的人。"(引用G.K.切特斯顿的话就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趣的事物,只可能存在无趣的人。")心理学家曾倾向于认为,无聊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无聊倾向性"(boredom proneness)这种个人特质引发的。但是,无聊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8.
正"精力旺盛、快速洞察线上传播规划的优劣、办公桌时而似个杂货铺"说的就是她,而不是那个他。Premiere star的"咏叹调wendy",初见如是现在,我们对她的"冰火两重天",她知,我们知。她虽没有男人的海拔,却有一般男子都没有的胆量与信念,她就这么来了,带着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与胆识,在黄浦江的一个地儿,带着一群80后、90后,带着一群蓝眼睛与黑眼睛的人,以她独有的速度忙碌起来了。Wendy有一颗国际化公关的心,她希望自己能传播的品牌,充满着更多的思维碰撞,为品牌时刻准备更多的无限可能。不管你是来自意大利、英国,还是法国、美国,Premiere star总有一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总是深恶痛绝,极尽污蔑攻击之能事.教育界出现的一种怪论,说工农兵学员是什么"粗瓷茶碗雕不成细花",就是其中一例.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只不过是从孔老二的古纸堆里拣来的破烂而已.《论语》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老二在课堂上起劲地给弟子们讲"经"论"道"时,一个名叫宰予的学生睡了觉.这一举动冒犯了孔老二的"尊严",他借口宰予"昼寝",破口大骂他"朽木不可雕也"."朽木"、"粗瓷茶碗"之类,无疑是不能用作雕刻的材料的.以此来比喻学生不堪造就,没有培养前途.  相似文献   

10.
作为汉语世界里的一种话语生产,东南亚华文文学难免受到汉语母体文学(古典或现代)的影响.从历史的层面说,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初期阶段基本上是以"侨民文学"的形式发展起来.过去东南亚华文文学曾经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是尚未具有主体性的侨民文学,因此中国性的展现是非常自然的.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以致东南亚华文文学始终无法抛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论九十年代报告文学的批判退位>提出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90年代报告文学不但未"批判退位",而且走向了深化、成熟与自觉第一,问题报告文学不但未成为"明日黄花",而且已向纵深发展为重要品类;作家们不但未"自动放弃批判",而且坚持了精神操守;第二,90年代报告文学并非"趋向甜蜜化",而是适当调整和正确处理了歌颂与批判等关系;即使是没有"深刻批判内涵"的"颂歌",也与"战歌"相互补充;第三,"泛批判"报告文学不但未导致批判"钝化",而且促进了批判"深化";"特指"批判与"泛指"批判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后,产生"退位"说的原因是未全面、深入从整体上把握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实现以德树人、教学育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管理与大学生健康发展密切联系,其已成高校的主要工作。2018年9月,出生于人工智能时代的"00后"走进大学校园,他们有着区别于"80后、90后"的特征,高校应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成因,通过对"00后"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提供多层次展示平台、运用网络挖掘"00后"大学生需求、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价值观引导等途径,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年轻态志愿成时尚"我在做志愿者、义工",当你身边有人这么说时,我肯定你的第一反应是"不错啊!"时下,热心公益=有对生活的追求=有与众不同的经历=有自己的活动圈子和朋友=有善良、博爱、热情等品质。"70后"、"80后",甚至"90后",都在争取拥有志愿者这个让人引以为傲的身份。做志愿者、做义工已经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身份。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学原理中有个基本的"需求定律",它是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时,需求就会下降。"比如一种酒价格上涨了,购买的人自然就会减少。但也有例外,经济学家们将有悖于这一定律的现象称之为"吉芬现象",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5.
新名词     
《新天地》2011,(5):19
"草莓族",用来形容"80后"的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  相似文献   

16.
读了《民国那些人》,重现北大老校长、老教授以及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身影,再一次触摸、感觉那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北大的以及整个中国知识界的学术传统、精神传统,再一次倾听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声音",以便于我们更清醒、更真实地面对我们自己和今天北大与中国知识界的现实。没有生命承担的学术,谈不上真正的学术!有承担的学者、教授、知识分子,就自有一种精神,就是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民国那些人"是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是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的一代知识分子,体现在这一代身上的"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北大精神,所要倾听的北大真声音。今天的北大人,不仅有继承北大精神的责任,还有克服北大的历史积弊,成为既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的更为健全的新一代北大人的使命:这都是"后死者"应有的历史承担。  相似文献   

17.
龙向阳  郑建成 《国际论坛》2011,(6):47-51,78,79
政治发展理论本身就是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种外部因素。而亨廷顿不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强调"政治稳定",还是在80、90年代呼吁"政治民主",这些主张基本上都是当时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一种反映,在非洲地区的具体表现就是美国调整对非洲的政策和向非洲国家输出民主。因此,"政治稳定"与"政治民主"究竟哪个才是"好东西",这主要不在于亨廷顿的政治思想是否发生了变化,关键是当时美国的对外政策需要哪个。这不仅是我们在研究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在应用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实践时更应该谨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彭书会 《社区》2012,(7):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编者缀语     
印象中,国内学界对西方哲学中be动词的翻译的讨论是从1993年王太庆先生发表在《学人》第四辑中的文章"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开始的。在这篇文章中,王太庆先生重提了数十年前陈康先生的观点,认为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应当专注地将其翻译成"是",这有助于我们对西方哲学的深入理解。确实,在我看来,讨论对西方哲学中的be动词的更为准确的翻译,这本身就代表着对西方哲学理解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在那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Y时代更多的指向80后,他们YOUNG(年轻),凡事喜欢问WHY(为什么),而这些人正在成为职场的主力军。80后在带给我们清新之气的同时,也在对职场传统规则进行挑战,50后这样描述80后——80后是喝着牛奶,上着互联网,听着MP3长大的一代。80后自己说——8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叫奴隶,80年以后出生的人才叫人。8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管理人应该如何面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嘉宾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