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市面上影响比较大的讲述《论语》的书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有着让人惊叹的销量。1976年5月,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出版,到1988年已经再版18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引进大陆是1990年,并没有预想到海峡这边也会迅速欣起“南怀瑾热”。台湾老古文化出版总编辑、随南怀瑾30余年的刘雨虹女士回忆,同样是1990年秋天,她经人陪同到北京商务印书馆洽谈南怀瑾《孟子旁通》和《老子他说》两本书的出版时,曾遭婉拒,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对学术价值的犹疑,还有对其能否在大陆流传的顾虑,两本书后来改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现在没有任何出版社会对南怀瑾的书能否流传产生置疑,尽管它的学术价值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老子之谜     
老子是谁?《老子》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他的名字叫什么?他是哪里人氏?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关于老子是谁,本文列举了汪中、梁启超、罗根泽等人关于老聃不是老子的观点及其论据,并给予分析反驳,指出老子就是《史记》所肯定的老聃,亦即为秦汉儒家所承认的孔丘曾向其问礼的老聃。关于《老子》书的成书时间以及作者问题,本文列举了《老子》书成于战围中期说、荀子、韩非之间说以及秦汉说各种观点,同样予以反驳,指出《老子》中一些观点曾被《论语》、《庄子》、颜斶所引用,肯定早于孔子,本文认为老聃是宋国老氏之后,相在涡河之北,当属宋,他是宋国相人,与学术界通行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老聃生于庚寅年,小名老虎,宋陈一带称老虎为狸儿,听起来即成“李耳”。  相似文献   

3.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会通《论语》并推论孔、老同源于《归藏》之《易》。宋翔凤之群经互证与焦循等人将《论语》《孟子》与《周易》互证有所类似,但独特的《论语》与《老子》互证则走得更远,故《论语说义》虽有穿凿附会之嫌却也体现了《论语》文本的开放性以及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文今译是古籍整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解放后陆续出版了不少的古代经典著作的全译本和选译本,象《论语》、《左传》、《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等均有今译本。从事古文今译工作的同志,功劳是大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在有些译文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常见者约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译文的准确性问题,衍译和  相似文献   

5.
译者按:阿瑟·戴维·韦利(Arthur David Waley 1889—1966.6.27.)系现代 英国著名翻译家及东方学专家,他对中国和日本文学、历史、绘画、哲学、思想史 等都有研究,他翻译的日本著名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颇能表达原文的趣味, 得到日本学人的称赞。他的关于中国哲学及文学的译著有《170首中国诗歌》、 《中国绘画研究概况》、《诗经》、《长春真人西游记》、《易经》、《老子道德 经》、《论语》、《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白居易的生平》等,并全文翻译《西 游记》。这篇引言是韦利专为1939年.1940年伦敦约翰·莱恩出版社及纽约G. P.普特南父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英文节译本所作(此译本美国纽约卡普里科  相似文献   

6.
世俗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南怀瑾现象”之我见徐洪兴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自九十年代初被引进大陆后,很快便风靡了起来,而且,其风靡的程度居然今出版界也为之瞠目.且不说象《论语别栽》《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历史上的智谋》这些通俗易懂的书异常畅销,...  相似文献   

7.
从《老子他说》一书的编校质量说起赵纪兰,潘德恒(太原机械学院学报)近些时来,不时有批评书籍、期刊差错的文章发表,对此我们也深有感触。前些日子,有幸看到一本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题为《老子他说》(ISBN7-80036-570-Q/G137)的书。根据...  相似文献   

8.
老子,这位先秦时期的一代圣哲,我们对其并不陌生,但所知道的,大多是他的不朽之作《道德经》,而对他的生平事迹,却知之甚少。这是因为关于他的历史记载本来就少,连记载篇幅较长的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也不过200多字的简短记述,其他典籍如《论语》、《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礼记》、《左传》等,只有关于老子的只言片语的记述。有关老子事迹的书,不但古代少,近代、当代也微乎其微。今天,李亚东同志历数载寒暑,经几多艰辛,费大量心血,写成一部洋洋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老子》,让人读后在心目中形成一个活生生的、有…  相似文献   

9.
《六朝论语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是宋钢教授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扩展增补而成,作者重新界说了论语学的概念,全面揭示了论语学的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六朝论语学诸家学说,准确描述了六朝论语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史尤其是论语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的两大哲人。文章从《论语》和《老子》入手,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教学观、道德观两个方面的比较,总结了孔子和老子的相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老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有力补充: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黄式三(1789-1862),字微香,浙江定海紫微人,晚清著名学者.《论语后案》是他的代表作,在晚清、民国期间影响甚大,其实事求是、不主汉宋的学术贡献获得李慈铭、章太炎、程树德等人高度评价.该书共有叙记五种,其中清道光二十四年活字印本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弁言》"一种,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刻本有"黄式三《论语管窥叙》"、"黄式颖《论语后案叙》"、"黄式三《论语后案自叙》"、"黄以周《后记》"四种.据此五种叙记,可大略认识《论语后案》的版本源流、思想特质等问题,故试予以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甲本;另一种在卷前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乙本.帛书《老子》甲本连同卷后古佚书由文物出版社于一九七四年按原大影印出版,同时附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释文.  相似文献   

13.
本体论思维方法是在王弼哲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方法。在《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中,王弼有意地运用这一学术方法,来重新思考人类内在自然本性与外在情感的关系,提出了“性其情”学说;进而,他以此为前提,倡言“圣人有情”说;使圣人从神的枷锁中摆脱出来,以活生生的人的姿态展示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4.
解放后出版的《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论语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的作者为了“尽脱旧说,别创新义”(《新探》自序),对《论语》一书作了许多很离奇的解释。其中之一是,据该书作者说,《论语》中的“民”是专指奴隶,“教”字不是令人所理解的教育,而是以“民”为对象的专用词,“教”字只与戎兵攻战之事相联,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史上,《老子》是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1993年末,在荆门郭店出土了楚简本《老子》,给中国哲学、思想等相关学术界及国际汉学界带来了巨大震动。迄今为止.以郭店竹书《老子》为对象作专门的校注,或以其作为重要的校注对象的,据我们所知,已有20余本(种)之多。新近出版的由丁四新教授撰写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成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16.
苏轼有三部学术专著,即《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易传》、《书传》流传至今,《论语说》却亡佚了。 《论语说》作于谪居黄州之时。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云:“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於《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以意作《论语说》五卷。……《易传》文多,未有力装写,独致《论语说》五卷。公退闲暇,一为读之,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东坡集》卷二十九)书作于元丰五年  相似文献   

17.
老子乃“周守藏室之史”,其史职特征奠定了《老子》写作的基础。在先秦众多的实用类文体中,箴句式整饬,声调和谐,是极具训诫性、经验性等特征的权威性文体,《老子》八十一章具有箴言体特征。从形式上说,《老子》箴言以四言、三言为主,多用韵语,借礼乐、《诗》乐之“势”,以庄重凝练之语自重其道;从内容上说,老子经常引用、借用已有的箴言,又大量自作箴言,包括以道之名作箴言、以圣人之名作箴言、以侯王之名作箴言、以“上者”口吻作箴言等四种形式。《老子》箴言体的表达形式,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老子思想的传播力,使《老子》在后世成为道家、道教的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截止2007年,世界70多个国家已建立"孔子学院"156所,发展势头极猛,原因何在?首先,中国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巨大的魅力。400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论语》传入欧洲,孔子就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名列第五。美国人尊奉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而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等中国国学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可斌 《金陵瞭望》2008,(16):70-71
在中国的文化艺术界.有一位特别的老人.很难Ⅲ一句话来描述他在学界的身份.有人说.他是楚辞专家.凶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与郭沫若等人一起进行屈原诗歌的研究并出版了著名的《屈原集》;也有人说他是红学专家.因为他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出版了许多重要的文章:他还是书法家.他的字体独树一帜.每个字都可以卖到高价。他就是今年已经98岁高龄的文怀沙。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与儒道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作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研究的一位,从19世纪80年代起经常研读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人的著作,亲自翻译《道德经》并写了评论孔子、老子的文章。在20年当中所撰写和编辑的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理论的著作有近十种。他承认所受到的影响,从孔子来的是“很大”,从老子来的则是“巨大”。他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有从儒、道学说中汲取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