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樊公武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正> (一)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是一个待开发的港口城市,交通不便,人多地少。建国以来,国家投资少,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多数农民生活仍然十分贫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温州地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杨洪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清末光、宣之际,有所谓“台谏三霖”,即赵启霖,江春霖、赵炳麟。三人以弹劾庆亲王奕劻而显名一时。其中江春霖仗义直声,更博时人嘉誉。清末,亲贵当权,军机处及海陆军、财政、外交等要津,俱由亲贵盘踞。“诸王贝勒皆少年寡学,遍树党援,排斥异己,勾通阉寺,广行贿赂。”这些皇亲贵族把中国社会这个大炸药包急剧加热。他们自以为只要集权在手中,就可控制时局。其结果却恰 相似文献
10.
11.
温州模式是温州人民率先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富民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温州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民本经济,温州人民是温州模式的创造力,市场经济是温州模式的推动力,温州人精神是温州模式的内驱力,富民强市是温州模式的持续力.温州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本性、区际性、创新性、发展性等特征,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均有很大启示价值,揭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怎样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及其怎样通过市场化、民营化、国际化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富民强市之路. 相似文献
12.
温州模式是温州人的伟大创造,温州人在生存与发展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继承永嘉学派事功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温州化,弘扬温州人精神,逐步形成了温州模式的哲学基础。温州实践、温州人的商业哲学和温州人的本质是温州模式的三个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曾芬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108-113
人们认识和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抽象归纳到一定理论高度即为模式。我国长三角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其影响巨大、典型独特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领先全国经济发展。两种模式起步阶段差别很大,实践中却各有发展和创新,目前两种模式已分别演变发展为"新苏南模式"和"新温州模式",呈现出趋同现象,即均开始由曾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模式演变为当今资源节约、技术替代、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两种模式发展演变的轨迹充分表明江苏、浙江两省正在实践中开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转型。 相似文献
14.
揭仕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4-65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因素。“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现从文化这一层面着手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施端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2):31-35
温州就业问题解决的内在机制在于就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社会的动态就业能力,为就业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市场化培训机制的建立,促使温州市场就业制度的形成,从制度上保证了就业的增长;就业观念的转变则是市场就业制度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余建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78-81
作为“温州模式”的标志及现今苏南地区大力发展的个体私营企业,其实质是家族企业。家族主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要素,是如今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并受到人们普遍青睐的重要条件之一。家族企业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实现向现代化公司的转变,就必须克服家族主义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实现对家族主义的超越,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做到“船大好冲浪”。 相似文献
17.
朱江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27-29
温州模式进入转型时期,在经过一定的经济累积后,文化问题逐渐凸显。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杂在温州社会各个方面,由于缺乏对温州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机制,温州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和某种程度的"断裂",致使温州社会出现了功利主义思想异化、消费主义盛行、经济发展需求与文化供给空缺以及温州各社会阶层固化。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革温州传统文化体制,重塑温州文化,提升文化能力,改变文化封闭的面貌,并培育温州人的公民精神,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和谐的统一,促进温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 相似文献
20.
当历史车轮来到1985年,对温州的改革开放来说,最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就是“温州模式”的横空出世。这年5月1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张也平所写的专稿《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了题为《温州的启示》的评论员文章,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专稿当时是这样描述“温州模式”的——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已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已为人们所公认。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地发展道路,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