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麻辣烫、鸭血粉丝、馄饨、面条、烤串等小吃摊点。在这些摊位上,摊主大都是把做熟的小吃直接放进套了薄薄白色塑料袋的碗  相似文献   

2.
金鉴 《北京纪事》2010,(9):102-102
收藏界讲究“缘分”。十年前的五一长假,我闲来无事,逛古玩市场。在一摊位前伫足,见一小塑料袋内装有一物。摊主告知是一块墨。好奇心驱使着我将塑料袋打开,一块大墨映人眼帘,拿在手中欣赏。“晋唐心印”四字描金,已被尘封所掩饰,字的轮廓依然清晰,墨名底下,为一巨型印章,是乾隆皇帝的印章(八徵耄念之宝)。  相似文献   

3.
一个馒头     
下了晚自习,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凛冽的寒风吹着,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我的家幸好不远,走得快,5分钟就可以到家。到了我们家的巷子,看见卖小吃的摊主——一位40多岁的男人正在收摊。打开蒸笼,里面还有两个没卖完的馒头。这时从我身边路过一个老人,衣衫不整,穿得破破烂烂的,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道道皱纹。他慢慢地走向了那个卖馒头的摊主,立在他前面,缓慢地伸出了他的那双干枯得像竹笋尖一样的手说:“好心人,给我一点东西吃吧。”那位摊主说:“糟老头,快给我滚远点。”老人说:“菩萨,给我点东西吃吧!只要一个馒头就够了,我已经一天都没吃…  相似文献   

4.
镜糕与甑糕     
雪里梅 《社区》2014,(36):52-53
镜糕是陕西西安的一种传统小吃食品。说它是小吃,不如说是零食。镜糕选用品质上乘的糯米粉装入一个小小的木制蒸笼之内,撒上一些红豆或绿豆作为辅料,之后再在炉子之上蒸制而成。蒸熟后色泽白嫩,小如镜,也圆如镜,厚不盈指,故而得名“镜糕”。这种零食随流动三轮车而走,机动灵活,现蒸现卖,很便宜。摊主用“Y”型的竹签扎入镜糕之中,蘸上自家特制的白糖、芝麻、  相似文献   

5.
佚名 《今日南国》2007,(16):79-80
境界一:"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填饱肚子。其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地找地方。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各式快餐店,一盘炒肉,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矣。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不爽。  相似文献   

6.
石顺江 《老友》2013,(10):32-32
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附近有一家菜市场,经常在这里卖菜的摊主都熟悉一个女孩的身影。每到中午的时候,女孩路过这里,看到别人扔掉的白菜叶或者干瘪、烂掉的黄瓜、萝卜,她会顺手捡起来,塞进准备好的塑料袋里,然后脚步匆匆地奔回家。原来,家里躺在床上的父亲在等着她。回家后,女孩匆忙利索地给父亲换掉被褥,然后把凉开水倒进一  相似文献   

7.
郭盖 《北京纪事》2010,(3):76-77
八方食汇的北京,何止是百味俱全,反倒是北京本土的小吃,竟是淹没在这大干食界当中了。前些时日,去村东15里外的高丽营赶个晚集,意外地发现在北街尽里面一个极不起眼的去处,开了一个小小的烧饼铺子。两个人在转不开身的铺子里边打烧饼,门口支摊档卖烧饼。摊主是60上下的老夫妇俩,  相似文献   

8.
刘景鹏 《社区》2012,(17):60-60
沿着小城南大路建设银行旁边的巷子进去.迎面就是一家经营牛肉粉扣的小吃摊子。兼卖猪肉丸粉条和茶叶蛋。摊主是个胖胖的中年女人,她的牛肉粉扣做工精到,粉扣是藕粉,嚼起来滑韧脆溜,牛肉韧劲十足,加上熬制的老汤,因此味道极好。  相似文献   

9.
黄鳝游过来     
中午,我到菜市买菜,看见一条大黄鳝。摊主告诉我说“:这是一条野生黄鳝,肉质很鲜美呢。”听他这样说,我马上掏钱买下这条黄鳝,以及一些煲黄鳝粥的配料。回到家,一阵忙碌之后,黄鳝粥煲好了。早已饥饿的我,一碗黄鳝粥下肚,果然味道很好。吃饱后,我坐在沙发上休息,恍惚中,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今日南国》2006,(5):55-55
境界一“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  相似文献   

11.
窗外是自由市场。原先,这市场在马路北头,卖小吃熟食的,蔬菜瓜果的、乃至于最新老鼠药的应有尽有。吆喝之声时起彼伏,吵闹之声不绝于耳。这般的自由市场位于身边,四周居民却大大不自由了,由是摩擦时有发生。一日,两边住户如同过泼水节一样,大盆小桶忽然一齐往楼下泼水,浇得下面的人抱头鼠窜。楼下摊主大怒,责骂楼上为何不讲公德,楼上之人笑曰:“美化生活,我给我家阳台上的花浇水碍你何事?市上规定不许占道经营你们还有理了!”一时,楼上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13,(16):1-1
笔者近日对三件事情一直难以释怀。一件事是有一路人向一报摊摊主询问西单地铁站在哪,该摊主头也不抬就说不知道。由于这个报摊就在我们办公楼下,笔者印象中这位摊主在这儿摆摊至少有十年了,报摊离西单地铁站也就300来米远,怎么就不知道西单地铁站在哪儿呢?如果这位路人买她一张报纸,也许她就会告诉人家了?  相似文献   

13.
周毅 《今日南国》2006,(1):14-14
都市的夜,繁华喧闹。挑灯夜读颇感疲惫的我来到夜市排档的一角,坐定后点上一碗小吃,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突然,邻桌飘来悠扬的琴声。抬头望去,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正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很快,他来到我的桌前:“先生,点一首歌吧。您觉得还行,就给5元;感觉不行,就给3元,不给也行!”  相似文献   

14.
早年间的老北京小吃那叫一个美味.就拿芝麻酱面茶来说,京城大多是回民师傅经营.有句老话:"京城回民两把刀,一把卖牛羊肉,一把卖各种小吃和切糕."他们制作的面茶经过精心熬制,稀稠均匀,选料精不糊底.我最爱看师傅用筷子挑洒稀芝麻酱的手艺.芝麻酱味飘香、横竖规矩不乱,布满全碗而碗边不脏,看得人眼花缭乱,真乃绝技也!特配的芝麻酱的芳香,均匀的芝麻仁像天上的繁星,真舍不得搅乱这杰作.  相似文献   

15.
诗中茶味     
一次邀文友去茶楼品茗,只见店堂内悬一条幅,上面录有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千余年前的古诗,出现在现代闹市,同时尚广告比肩,很有  相似文献   

16.
假雪碧     
曲小艺 《新少年》2014,(9):20-20
我平时最爱喝雪碧了。有一次,我一口气喝下三碗雪碧,不一会儿我该“放水”了。回来的时候,看见又有一碗雪碧放在了桌上,雪碧那么好喝,我怎么忍得住呢?于是我端起碗来就咕咚一大口,太辣了!我喷了一地,连雪碧都是假的,没天理呀!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碗酒。这个尴尬的事儿我只好藏在了心里。  相似文献   

17.
想吃玉米粥     
小时候,我家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七口人住的是几间昏暗的茅草房,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不能动弹。见我面色蜡黄,母亲用一只青瓷花碗,盛了半碗玉米粥送到我的床前。可我却对那只青瓷花碗看都不看,做梦一样不停呢喃:"米饭,我要吃大米饭!"那个饥饿年代,哪能天天总有大米饭呢?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是奢侈了。记得有一次,为吃半碗油炒饭,我还挨过父亲的打。那晚,母亲从生产队放夜工刚到家,父亲将仅有的半碗油炒饭递到母亲面前。  相似文献   

18.
辞典巨无霸     
元尚 《北京纪事》2010,(5):95-96
2003年的时候,我在一个书摊上撞见一部巨大的辞典——《韦氏英文大辞典》,第一次问价,摊主沈“一千。”其实这价格已经很便宜了,眼下该书第三版都卖这个价了,何况我撞见的是第二版。但我没理他,过了一个星期,再去看,书还在,又问了一次价。  相似文献   

19.
漂流了一下午,浑身疲乏,在溪边找了家小摊,先填饱肚子再说。摊主是一位跛足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影子 《北京纪事》2018,(3):86-88
卤煮,这个地道的北京传统小吃,没有几个人是不爱的吧,连我这个小北漂几天不来一碗都觉得馋得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卤煮火烧的招牌,吃了这么多家,感觉都大同小异,但是“异”在哪,也说不出个一二来.毕竟我不是从小在这里生活,正宗的是个什么味儿也没有真正的了解.但对我来讲,感受这份老北京的情怀比品尝味道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