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2岁的蒋老太,由于丈夫早逝,自己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按说现在是安度晚年、享天伦的时候了,没承想,与儿子儿媳同住的她生活得并不愉快。蒋老太与儿媳总是闹矛盾,这  相似文献   

2.
刘晓祯 《社区》2009,(12):56-56
王老太是赵家胡同一号楼的居民,她已经70多岁了,腿脚不好,儿女又不在身边,于是便雇了一个小保姆小于来照料她的生活。小于到她家已经6个月了,按说她们也该互相适应了,可是王老太总是一出门就向别人抱怨小于的不好,说小于不关心她,欺负她,看她老了就忽悠她,还光拿钱不干活,凡此种种。邻居的大爷、大妈们都挺同情王老太,觉得她那么大岁数还碰上个不怎么样的保姆,真是太不幸了,有些老邻居还劝她换个保姆。可是每到这时,王老太又会推说,先凑合着吧,再有人劝她,她就不吱声了。  相似文献   

3.
周金柱  韩阳 《社区》2012,(16):50-51
百岁老人拄着拐杖找到老邻居“控诉”:你快去找社区来看看我,儿子、儿媳对我不好i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六旬儿子、儿媳却满腹委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陈蓉 《社区》2010,(3):60-61
2008年的春天,我丈夫公司里他最信任的那个副总携巨款逃走了,公司垮掉了。清理完所有的债务之后,我们悄悄搬到了市郊一处简陋的出租屋,并且把儿子转到了附近的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5.
菊韵香 《社区》2009,(20):29-29
30岁的他是安徽省长丰县土山乡的一个木匠。7年前的6月8日那天,日落时分,他正在做晚饭,忽然听到院外面有人扯着嗓子喊:“有人落水了,快去救命呀!”有人落水?他顿时心头一震。8岁的儿子小凯放了学就喜欢在池塘边玩耍。他不敢再想下去,拔腿就往池塘边跑。他看到水面上有几个小脑袋沉沉浮浮,最远处那个竟是自己的儿子!他来不及脱衣服,一头扎进三米多深的水里。突然,  相似文献   

6.
萍聚 《山西老年》2013,(6):27-28
父母不在保姆就是娘故事还得从59年前说起——当年24岁的许曼云身怀六甲,听说院里一位邻居想辞掉保姆,就直接上门协商,让那个叫高玉清的女子来自己家做保姆,当时高玉清的丈夫去世,孩子也夭折了,她便爽快地留了下来,从此,她在刘家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刘家的命运与她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永华 《社区》2002,(14):44-44
有位退休干部的一双儿女都在国外,只剩下老两口在家。年纪大了,儿女多次动员他们到国外去,他们说住不惯,还是在本乡本土的好,周围都是过去的同事朋友,彼此有个照应。有一天,老两口同时病倒了,四邻闻声,立即赶来,七手八脚,把他们送进医院,有的陪床,有的看望,感动得老人直掉眼泪,说:“儿子女儿远在天边都指望不上,多亏了好邻居!”这让人们深切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孙道荣 《社区》2011,(35):22-22
儿子让他来城里住几天。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工作,结了婚.现在.总算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都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这个当爹的,基本上没帮上什么忙。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生活”来对它进行理解的现象学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世界”来理解它的社会学模式。两种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也不是泾渭分明而相互排斥。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家族相似性”: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所必须涉及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从意识哲学和认识论的科学批判立场来引进生活世界的概念,哈贝马斯则进入到社会哲学与批判哲学的视野来阐述生活世界观,同样地,许茨和赫勒从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来论述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特点与其转入现代社会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成家。他没有工作,每天都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做他的根雕。母亲的退休金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她便天天去捡破烂,稍有空闲,便去城外刨树根,扛回来给儿子用。人们对她很不理解,三十多岁的男人,你养着他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帮他不务正业呢?  相似文献   

12.
家的奥秘     
赖小欢 《今日南国》2009,(14):23-23
住我家对门的女邻居30多岁,丈夫是一家银行的职员,她在家做“全职太太”。但由于性格急躁,喜欢大声嚷叫,她与家人的关系往往很僵。  相似文献   

13.
黄桂菊的家在湖北随州大洪山崔家湾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境贫寒。她本来有3个儿女,两个女儿先后不幸夭折,只留下儿子金胜强。  相似文献   

14.
米锦秋 《老友》2011,(12):41-41
我与第一个丈夫是于1964年(我大学毕业2年后)结婚的。1968年,他在“文革”中不幸被迫害致死,当时我们的儿子才3岁。  相似文献   

15.
陈忠实 《社区》2013,(29):5-5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作为一个单个的人,必然要了解这个世界。不仅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也应该了解整个世界。在今天,了解世界的途径可能有很多,但读书,依然是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母爱的温度     
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好几公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的反对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相似文献   

17.
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儿子、儿媳常常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家里没人时,她还不唠叨,单单我们下班回来,她才唠叨。”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世界是一个被许多西方哲学家论及的范畴。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生活世界有不同的称谓,对生活世界也存在着积极或消极的迥然不同的价值态度,在将这一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时,存在着将生活世界概念等同于日常生活的误读。因此本文首先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生活世界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生活世界的两个层次———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接着作者简单地回顾了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生活世界存在多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实体出现后,教育开始扬弃日常生活的感性直观,呈现出与生活世界割裂的趋向。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为现代教育找回生活世界意义的基础,教育变革才有可能成为实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刘晓祯  赵晨滨 《社区》2009,(30):55-56
案例:王老太太今年70多岁,因为患骨癌截了肢,瘫痪在床已经10年,一直依靠儿子儿媳照顾生活起居,对此王老太太很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儿子的累赘。最近王老太的儿媳和儿子因为照顾老人闹了些矛盾,老人知道后就更内疚了。这些日子,家人发现老人吃药时,把药拿在手里,边吃边说:“不想再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如我赶紧死了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应超越“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教育研究站在本质主义立场,运用还原主义思维方式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世界的建构,以绝对的先验原则、客观的真理和至善的道德王国等理想否定现实生活世界的合理性,忽视了教育中的情感、终极关怀、人性等重要内容,导致教育研究与生活世界产生了根本的割裂和对立。着眼于生活世界的教育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的世界,展示的是直观的、非课题性的天人合一的世界,遵循的是生成性思维,在对教育的“生命叙事”中构架起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揭示生活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