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围城”现象,国企人才对三资企业表现出极高的流动热情,而三资企业人才又渴望重新回到国企。如,一位王先生原先在国企工作,几年前辞职下海,到南方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作,薪水拿得比以前高了,但是工作压力也大,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没有星期天,人  相似文献   

2.
罗瑞荣 《人才瞭望》2006,(10):23-24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不断增多。正常的人才流动有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利益: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地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对人才个人而言,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实现人尽其用:对社会而言,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我国特殊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人才流动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方面的“绊脚石”,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损害了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3.
日本索尼公司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各部门的”求入广告”职员可以自由而且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公司原则上每隔两年便让职员调换一次工作恃别是对于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职员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变动,而是主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这种新颖的人员管理制度为索尼公司广大朝气蓬勃的年轻职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索尼公司内部招聘制度的产生说起来还有一个小故事一天晚上。董事长盛田昭夫按惯例走进了职工餐厅与职员们一起吃饭、聊天。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以此培养职员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们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家两制”悄然兴起 “一家两制”是人才流动体制带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主要是指夫妻双方)一个人“下海”,另一个人则坚守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种新的家庭就业模式。 阿华的“下海”则是另一番景象,眼看着昔日的同学一个个又是当经理,又是当处长,妻子整天到晚揶揄他是个“窝囊废”。阿华在机关里再也坐不住了,七尺男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9年前,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在他的感召下,王献昌、马芳武、崔军红等一大批在海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千人计划”专家纷纷加入进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留学归国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就是说,我国派出的留学生有八成以上回国效力了.出国留学人数与留学归国人数的“剪刀差”已经发生逆转,中国正迎来人才流动的顺差时代.  相似文献   

6.
笔者翻阅旧报纸偶而发现,香港在廉政建设方面总是”小题大做”。比如:社会福利署署长从香港乘头等舱飞机绕道伦敦前往以色列开会,被媒体揭露为”假公济私”:金融管理局副总裁用公车绕道送儿子上学,遭市民举报,指责为”公车私用”:广播局局长在恒生银行总行只作公事或慈善用途的宴会厅设宴庆祝银婚.被质疑”行使特权”;母亲从加拿大回来,民政事务  相似文献   

7.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保密”,人才流动的新课题熊宝华,孙玉甲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现象,符合我国正在形成和逐步健全的市场经济的规律。目前,我国人才正在高速地流动,从机关流向企业、从国营流向合资、从公有流向私有,而特别突出的是高科技、高教育层次的人才从科技单位、...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知识在企业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谁在人才上获得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那么,如何在人才方面取得优势呢?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作为现代领导者,如何用慧眼识别人才、挑选人才;如何用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健康成长;如何用感情赢得人才、留住人才,这些都对现代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人们使用“庸才”概念的概率很高,特别是一些领导者,往往先人为主地在心目中将自己的属下分为“人才”和“庸才”两大类.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使一些本来有所作为的所谓“庸才”在默默无闻中被断送了大好前程。 《经野子内幕》中有个“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故事:西邻家有五个儿子,一个质朴,一个聪明,另外三个一瞎、一驼、一跛。按常理,这种庸人、废人济济的家庭,日子一定不好过。但由于西邻因人制宜,扬长避短,让质朴的务农、聪明的经商、失明的按摩、背驼的搓绳、脚跛的纺  相似文献   

10.
人才流动纵横谈刘建国人才,一般是指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具有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劳动,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人才流动则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本人意愿,利用社会调节和市场调节机制.自主联系单位,在...  相似文献   

11.
郭成全 《人才瞭望》2009,(10):64-64
人才流动.顾名思义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是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价值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人才流动,通俗地讲,跨越单位的叫“跳槽”.单位内部的叫“轮岗”或“岗位交流”.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流动以其空前活跃的态势跨入了新世纪。“入世”在即,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汇来描述迎面而来的形势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预示着未来的人才流动将出现三大趋势:频率加快;回归增多;理念提升。 频率加快,是指流动人员增多,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断,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经济结构大调整,将带来人才结构大变化。人才在产业间的分布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倾斜。随着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撤出,人才在各个行业间的分布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二)“入世”冲击将使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3.
“智力”是什么?智力就是人的一种能力。具体讲就是理解力、学习力、创造力。其中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靠引进从外部注入,只能靠自己“养成”。智力更是买不来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促其养成、促其提高。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人才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伴生物,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知识经济的到来,将给人才流动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而对巨大的时代变革,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流动调控机制已迫在眉睫。 一、知识经济下人才流动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较量上,这给人才流动带来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科技人才的流动更趋失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环境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地抗衡发达国家对…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之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交通工具的飞跃发展,人口流动的范围就已经从地区性发展成为全球性。如果说,人口流动是一种国际间普遍存在的交往现象,那么伴随着人口流动的人才交流,也是一种同步发展的国际现象,而且是一种与日俱增的国际现象,随着国际间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机构改革如何走出“怪圈”任丰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机构改革如同演义一部历史剧。政府又一次向自身举起了手术刀。没有人希望再回到从前,让过去告诉未来———再回到从前,剖析恶性循环的原因纵观历次机构改革,应该说初衷都是好的,从当时看,指导思想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走出“合理”流动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 《人才开发》2001,(2):31-31
多年来,一直强调人才要合理流动,或叫正向流动,比如从城市流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为合理流动,反之为逆向流动或叫人才倒流,皆谓不合理。更有甚者,夫妻城乡分居,城里一方也要流向农村一方,否则就不合理;解决两地分居,硬要按学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朱某,男,58岁,高中文化,系某市广播电视局正科级干部。1993年3月经广播电视局领导同意,其被市建设局聘为建材机械开发总公司经理。1995年6月建材机械开发总公司撤销,建设局随即将朱某解聘。本人要求回原单位上班,原单位以其在外单位工作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20.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才工作决定中指出: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决定”一语击中时弊,为今后的人才流动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人才流动的瓶颈很多,既有观念性障碍也有体制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